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主体论     
针对文化产品缺少个性及“无错不成书”的现象,文章提出,应该确立并贯彻编辑主体论。编辑主体论坚持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发扬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编辑主体通过编辑活动,充当了文化设计师的角色;另一方面,编辑通过学术建树来证实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社会存在。确立并贯彻编辑主体论,在当前有着极为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媒介生态学理论视野中,媒介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在这个有机生命体的生长过程中,编辑是最具有活力的功能性的核心要素,而体制生态系统、行业生态系统和受众生态系统构成了媒介的具体生长环境,也就是媒介生态系统.在媒介生态系统信息传播链中,编辑属于信息生产者,是信息传播的发起人,编辑不仅“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数量、流量和流向,决定着传播内容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还决定着媒介生态的状况”①.任何异化的编辑行为,都将导致媒介生态失衡,而作为“社会公器”,媒介的任何生态失衡都会对人类的信息化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从媒介生态系统的视角考察编辑活动,有助于运用生态理念规范编辑流程,有助于发现编辑活动的规律,有助于保护媒介生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英国小说界被誉为不朽的经典作的《简爱》,以学形式记录了一位独立女性的生活画卷——负载着那一时代女性实现自我的饥渴愿望;描绘了这一过程中女性付出的拼搏和伴随的彷徨;展示了知识女性对自身的思考及“我属于我自己”的命题。从此,简爱便以熠熠闪光的“传统女性的叛逆”形象屹立在世界学史上而获得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艺术主体所养之“气”包括生理之气,心理之气,道德品质、精神人格之气,还包括艺术家创作前的精神状态。艺术主体所养之“气”的不同,转化为作品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养气”就是人对自我本能、自我生命的体察,从而以自我生命去体合宇宙生气流行的大生命节奏。从文艺创作和批评的角度看,艺术家“养气”就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他在力求把握和艺术地表现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5.
媒介生态,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关联互动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和谐的结构状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媒介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学报出现了生态失衡现象。为优化高校学报媒介生态环境,应实行特色办刊、开门办刊,引入竞争机制等,以寻求学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献惠 《报刊之友》2011,(7):137-139
目前的国际传播系统中,媒介帝国主义甚嚣尘上。面对媒介传播偏见的客观存在,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节目的大量涌入,受众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紧迫而严峻。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途径包括面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媒介自身的正确引导以及受众的自律与自我教育等,通过多种渠道的配合,共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献惠 《今传媒》2011,(7):137-139
目前的国际传播系统中,媒介帝国主义甚嚣尘上。面对媒介传播偏见的客观存在,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节目的大量涌入,受众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紧迫而严峻。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途径包括面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媒介自身的正确引导以及受众的自律与自我教育等,通过多种渠道的配合,共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时代,媒介逐渐掌握了对信息的控制权,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也日益加深。媒介的某些偏差和异化,都会不可避免地给受众和社会带来损失,引发人们对媒介生态失衡的思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媒介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载、传播、交流学术研究成果的重要媒介——高校学报,出现了生态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9.
李献惠 《新闻知识》2013,(7):34-35,43
面对复杂、失衡的文化生态环境,传媒人应该在传播先进文化和促进当代文化转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勇于担当文化使命:在众声喧哗中传达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在现代诠释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生态建设中传播审美文化,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0.
李献惠 《今传媒》2016,(5):129-130
本文在简述编辑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编辑活动产生的根源——编辑的气感.编辑在贲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文化使命感的指引下,对于新出现的事物或现象(包括文稿),未经严密的逻辑思考,而快速直接地认识到其内在本质或规律的现象,称为编辑的气感.编辑的气感是编辑在长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实践经验积累基础上的感悟和审美直觉.编辑的气感对编辑成果的质量及社会精神文化的成型与定向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