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营销是随着微博兴起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它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以粉丝为潜在营销对象,通过不断更新微博或者发布大家感兴趣的话题达到营销目的。而微博营销的兴起产生了一种新型人才,那就是熟悉微博传播规律、擅长运营微博的人才,简称微人才。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介的语境下,微博凭借其独特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方式,为传统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注入了新的元素。微博具有很大的营销价值,其兴起开启了整合营销传播的新时代。借助微博实现企业盈利是网络传播的新课题。运用微博可以实现网络数据库精准营销,是一种名人效应的运用和互动话题营销,是一种更好地基于消费者的整合营销传播。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传统媒体纷纷涌入微博平台进行内容经营。对于定位在全国市场的卫星频道,微博强大的传播潜力使其成为卫视产品推介和品牌传播的上佳渠道。当下卫视微博要提高内容发布的策略性,打造微博的个性,注重话题传播和事件营销,以此获得微博影响力和卫视品牌传播力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4.
金佳  张蕊 《新闻世界》2013,(8):144-145
微博时代的到来,使受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更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近期发生的“复旦投毒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新浪微博迅速形成“微话题”板块,在事件不断的进展中我们看到微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通过复旦投毒案探讨微博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微博的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正式上线。PC端专题浏览量接近2亿,微博话题阅读量达3.4亿,营造了浓厚的网上思想舆论氛围。2018年11月,“十九大·理论新视野”网络专题获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网上理论传播事业大有可为。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网上传播“生力军”,创新报道形式,让理论传播更加通俗化、生动化,入脑入心,是各重点理论网站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企业微博营销效果之实证研究——以腾讯微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无疑是近年来网络传播最热门的话题,众多的企业把微博作为新的营销宣传渠道.然而微博营销究竟效果如何,什么样的微博内容最能满足企业的营销目的,目前还缺乏有力的理论和实证数据支持.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以腾讯QQ企业微博为分析对象,探讨什么样的文本组合最能起到改变受众态度的效果.结果发现广告类信息的态度改变效果不明显,反倒是非广告类的信息能够有效改变受众对企业微博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对企业品牌的态度.这对企业微博营销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各路商家悄然打响微博营销之战.要想在微博营销之战中取得胜利,正确的策略是关键.本文从微博营销的内容及频率、结构、创新这三大方面入手,以“凡客诚品”旗下“VANCL粉丝团”为例,解读正确的微博营销策略,旨在为微博营销提供良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互联网快时尚品牌中,凡客诚品是业内外公认的在互联网营销领域最成功的企业之一,2008年当之无愧地入选《时代周报》十大时代营销案例。从2010年风靡互联网的"凡客体"到2011年的微博"挺住体",凡客不断推出具有创新精神的网络营销策划。但相对于此前的新媒体营销传播,这次的微博营销无疑更具有创新性。本文以凡客的微博营销为例,进而分析"微时代"下的广告营销传播,以期给微博这一新平台的营销带来新的方向和选择。  相似文献   

9.
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随着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APP)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以“微”“小”为特征的“微时代”(Micro Era)到来,基于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平台的微内容(microcontent)成为受众在碎片化时间接收信息的主体。微媒体平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加快了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微信、微博和抖音平台的疫情信息传播体现出了更明显、更灵活的时效,性,体现出全天候、全介质、全覆盖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何淼  王秋菊 《青年记者》2017,(30):50-51
微博内容的多点发布、节点嵌套式传播和循环跟帖是微博舆论产生巨大影响的基础,微博舆情的产生离不开网状链式及循环嵌套的节点式传播机制.微博舆情的扩散过程是舆情信息快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正如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中提出的流行理论所述:“流行的传播无疑是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共同作用的结果.”①大数据视域下的微博舆情研判是微博舆情疏导策略制定的基础,本文从微博舆情的信息源、传播过程、受众三方面分析微博舆情研判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毛笔通知书走红网络这一现象为研究对象,从传播主体、受众、传播技巧、传播时机四个方面,对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得出该微博走红网络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概括出微博走红的重要原因还包括微博传播信息的内容是否真正是人们所需要,进而总结出微博领域“微内容为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李畅 《新闻界》2012,(8):47-49,67
“三亚宰客门”微博事件引发舆论风暴,表明政府形象传播不可忽视“微力量”.本文以政府形象的微博传播要点为切入口,从机制建设、观念更新与模式创新三方面提出了政府形象微博传播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浪微博为样本,从话题属性和扩散主体等多个角度分析影响热点话题扩散的因素,并且从初级传播和次级传播两个层次分析其扩散过程和规律,得出微博热点话题扩散模式具有病毒式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14.
2011年4月2日晚9点,邓飞在新浪微博号召网友为"免费午餐"捐款,24小时之内募集4.6万元。这是"免费午餐"第一次在微博上公开募款。"免费午餐"活动一直通过微博公布活动情况和项目进展。"免费午餐"把微博作为传播主阵地,在内容发布、信息扩散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传播机制。内容生产机制:微内容快速发布和获取微博上的内容限制在140个字以内,信息的即时发布和获取功能,让"免费  相似文献   

15.
对创新扩散的路径研究是创新扩散理论的一个分支。本研究以人际传播渠道中的亲子网络为扩散路径,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对大学生与其父母的微博认知采纳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口变量、创新变量对微博的认知和采纳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大学生群体与父母群体在微博的认知程度上兼具差异性和联系性;扩散是以亲子网络的人际扩散为主,辅以媒体渠道的扩散;双方对微博的使用及亲子关系互相产生影响,但以大学生群体对父母群体的影响为主;同时,亲子网络的扩散存在失效甚至负影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徐倩 《声屏世界》2011,(7):57-58
微博横空出世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席卷了中国亿万用户。一时间,大家都忙着“织围脖”,微博娱乐、微博新闻、微博打拐……在微博热的时代中,电视媒体应该充分利用微博完善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技巧.将微博作为电视新闻媒体的营销和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博传播表现出愈来愈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不少大中城市,“微人才”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人才,媒体也开始注重“微人才”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创造性地总结出了媒介微人才能力需求,即“四C”能力,从传播学、媒介人力资源学等角度探析微人才的能力对媒介营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兰英 《新闻世界》2013,(10):268-269
2O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对微博清晰的盈利模式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微博作为一个新兴媒介,被过分消费甚至恶意炒作,让微博营销表现出“未盛先衰”之况。本文从微博营销传播入手,探讨其运作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采用微博营销有利于打造开放互动的微编辑平台,构建“碎片化”和“浅阅读”的微出版模式,有助于实施品牌塑造与市场化推广战略.针对学术期刊微博营销中面临的微博粉丝少、人气不旺、微博营销不专业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学术期刊微博营销的对策,包括建立学术期刊微博矩阵和微博营销平台、加强学术期刊微博关系管理、行为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相似文献   

20.
曹茶香 《青年记者》2016,(24):58-59
“两微一端”新闻,是指在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写作并传播的新闻,目前已成为自媒体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各类传统媒体改革转型的必然尝试.“两微一端”工具化特性越来越明显,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充分了解这一媒体特性的基础上,创新新闻写作方式方法,寻找内容、技术和媒介特性三者最佳融合点,发挥“两微一端”新闻的最大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