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平静波  郭征 《传媒》2018,(15):26-27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经过七年的发展,从最初的通讯工具,现已成为连接人、服务、商务的平台.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目前微信公众号数量已超1000万,日群发超70万条消息.腾讯《2016年微信影响力报告》显示,微信月活跃账号数达8.46亿,直逼9亿大关.超过九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关注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中,订阅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占比47.8%,说明对于用户来说,微信公众号是其日常微信浏览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左向蕾  申威 《青年记者》2017,(18):88-89
高校微信公众号的迅速发展 当今社会,微信作为新型的交际互动平台,以其传播的互动性、便捷性和时效性得到了青年大学生的广泛青睐.据对在校大学生的统计,现在平均每天打开并使用微信数量超过10次以上的用户高达55.2%,而80%的用户通过微信平台关注了公众账号,由此可以看出,在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用微信已经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①而青年大学生也成为了微信的一大使用群体.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不断升级,信息传播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其中,微信平台的兴起与发展比较引人注目,而微信公众号又凭借微信平台的熟人社交优势,以其传播速度快、信息到达率高、服务定位精准、用户交互性强等特点,迅速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新闻传播媒介之一。在此趋势下,成都市档案馆于2016年12月4日正式开通"成都档案"官方微信公众号。  相似文献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①如何运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已经成为各个机构的“必修课”.根据腾讯《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微信已经覆盖200多个国家、20多种语言,月活跃用户达到5.49亿.并且,微信用户呈年轻化分布,平均年龄在26岁,86.2%的用户在18 ~ 36岁,绝大部分微信用户来自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和事业单位员工.②微信用户已经成为网络群体中的一个大户,而作为微信用户重要来源的高校,纷纷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校园信息,与师生、公众建立良好互动,传播校园文化,提升社会影响力.“985工程”高校(以下简称“'985’高校”)作为国内高校的“领头羊”,对其微信公众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王彗玲 《青年记者》2016,(29):60-61
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 目前,继开办网站、微博之后,微信公众平台又成为传统媒体新的竞技场,一些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如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的微信公众号.《2014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显示,影响力较大的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开通率已达90%,也就是说传统媒体目前已意识到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性,且大部分已开通运营.虽说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具有数量优势,但粉丝数量超过10万、单篇文章阅读量过万、在微信平台有影响力的大号还不多,像央视新闻、壹读、FM91.8这类的优质账号还比较缺乏.①  相似文献   

6.
微信公众号的广告价值 1.微信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广告平台.截至2015年10月,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6.5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①此外,各类品牌的微信公众号注册数量也已超过800万.②广告主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实现和目标群体的全方位互动,微信公众号作为展示品牌与企业的有效途径,用于凸显商家品牌、产品与客户的亲和程度,增强用户黏性.  相似文献   

7.
微信作为新的社交媒体,目前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超级APP.而作为微信推出的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自2012年8月诞生以来,其发展之迅速、火爆令人吃惊.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相比2015年增长46.2%,预计在2017年将增长到1415万个.  相似文献   

8.
赵亿 《传媒》2014,(10)
正从2011年1月微信上线至今,短短3年,微信用户达到8亿人,每天有1.5亿人同时在线,活跃用户每天在微信上的时间超过2小时。海量的用户数据和高活跃度的用户信息让微信毫无争议地成了网络社交媒体时代的"无冕之王"。面对来势凶猛的新社交媒体,传统媒体纷纷试水微信公众号,截至目前,已有近百家纸媒认证了微信公众号,并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微信公众平台,借力微信推介自身品牌。《扬子晚报》作为中国发行量最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核心渠道.2016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4周年,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到8.06亿,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超过1000万个,每天用户访问次数超过30亿.①微信阅读成为移动端最主流的阅读方式,当前学界对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机制、运营策略和盈利模式等方面,对其定位策略和文本表达关注不够.本文以微信自媒体大号“咪蒙”为例,分析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内容、基本定位和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10.
微信公共平台自2012年8月上线以来,经历了4年的迅猛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各类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进行新闻发布、交流互动、品牌建设、营销推广的重要工具.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1000万个,并且以每天近2万的速度增加.截止2016年6月,微信每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49亿,近80%的微信用户关注了公众号.由于微信用户基数庞大,入驻免费,维护成本低,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品牌延伸和二次传播的机会,成为出版社积极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一直非常重视结合微信公众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本文通过总结当前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提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中的五个问题,并从加强宣传推广、组建运营团队、增强与用户的互动、加强个性化信息服务四个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董广安  李佳 《青年记者》2017,(30):47-49
微信公众号作为一个用户基数大、可供用户移动阅读而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平台,于2012年8月推出,到现在不断升级、改版和功能优化,已经成为集发送信息、传播消息、社会募捐、比赛投票、消遣娱乐、购物消费、留言互动功能为一体的重要场域. 2016年11月29日,研究机构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比2015年增长46.2%,预计在2017年将增长到1415万个.艾媒调查结果显示,52.3%的网民使用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各行业微信公众号不断增多,网民已将公众号内容作为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腾讯公布了2015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可以说,公众号是微信的主要服务之一,近80%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其中25.4%的用户关注了认证媒体,所以各类媒体都不得不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与利用。那么媒体怎样才能做好微信公众号呢?本文试着从对媒体公众号20强的分析中得出一点结论。1.微信公众号与纸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伟娜 《青年记者》2017,(11):26-27
近年来,作为抢占用户资源的利器,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展迅速,成为了当今影响力最大、活跃度最高、用户数量最多的微信公众号群体.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2016年6月21日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 6)》,截至2016年2月底,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超千万,其中泛媒体类公众号超过四分之一,仅报纸媒体微信公众号就多达近千个.当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媒体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了渠道社交化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同质化问题逐渐显现,且愈演愈烈,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省级党报纷纷实施媒体融合转型,开通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打造移动党报.省级党报微信公众号旨在提高省级党报对微信用户的影响力,从而确保党占领移动互联网阵地,掌握网络话语权.《江西日报》微信公众号在2013年5月上线,是全国第二个开通的省级党报微信公众号.根据党报的定位和微信的特性,江西日报社确立了《江西日报》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原则:提供权威独家的新闻资讯,构建有信有爱的互动平台,打造便民为民的民声通道.经过《江西日报》新媒体部四年的运营,公众号已经拥有近400万粉丝用户,影响力排在全国省级党报前列.  相似文献   

16.
孙淑娟 《青年记者》2016,(27):28-29
社会文化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播机制密切相关。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微信”这一社交工具,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8.06亿。微信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应用,改变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同时也丰富、发展了文化的传播渠道。其中,微信公众号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利用微信提供的视听功能,微信公众号向订阅用户发布各种文化资讯,再通过订阅者将信息分享到各类朋友圈,进而获得订阅数量的增长与影响力的加强。  相似文献   

17.
葛明驷 《青年记者》2016,(18):72-73
2015年是微信的爆发之年.微信能够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成了移动通信领域的超级APP,拥有内容、链接、服务、转化完整的产业链生态.而作为微信重要的自媒体应用,微信公众号除了拥有巨量的用户基数外,还具备独特的媒体属性:一对多、高到达率、高互动性、富媒体内容形式等,受到个人、媒体、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机构和团体的青睐.①据新媒体指数(http://www.gsdata.cn)官方统计,微信公众平台已经超过1000万个,且每天以1.5万个的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在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有影响力应用的背景下,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服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研究了图书馆微信账号订阅号的发布内容与扩展功能以及服务号的服务模块、基本功能和特色服务。认为目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存在数量少、信息单调、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应当在转变观念、多元化发布信息、拓展服务功能能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术期刊是一所大学的名片,办好学术期刊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学术期刊建设要适应供给侧改革,发挥好传播科研成果的平台作用,为科研创新提供保障.近两年微信的发展迅速,并在短时间内成为集通信、社交平台与营销平台于一体的移动产品.随着微信产品开发的不断升级,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微信支付、微信扫一扫等功能的上线,更是为公众号的产品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对于高校学术期刊而言,在数字化的大潮中,应该对微信公众号给予更多重视,为高校学术期刊拓展更广泛的读者群体,提高高校学术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凸显其学术与科普功能.  相似文献   

20.
苏晓暹 《今传媒》2016,(1):43-44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信息编辑方面趋于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内容层面,《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挥传统优势,坚持时政新闻的改写与整合,在党和国家领导人报道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同时注重信息服务,贴近微信用户需求.话语层面,《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信息文本篇幅短小精悍、语言平实、贴近新媒体用户,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上张弛有度.《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传统媒体进入移动互联网世界提供了较好的示范,在信息编辑方面有自己的特色,其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