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继康 《大观周刊》2011,(52):234-234
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另一种语言表述方式。而古典音乐以其高深的意境、经典的语言、和谐的美感影响着现代音乐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之花中最灿烂的一朵。中国古典音乐蕴舍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阴阳之间的刚柔并济、修身养性的从善之美等.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上下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丰富而厚重的民族文化。其中,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陶冶国人情操、承载历史、相辅礼仪,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中国的民族音乐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乐器类、声乐类、曲艺类、戏曲音乐这几类,而《鼓瑟吹笙中国乐器寻珍》一书则带领广大读者走进传统乐器的大家庭。《鼓瑟吹笙中国乐器寻珍》一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年出版(作者白雪)。白雪是一名音乐制作人和音乐活动策划人,即兴钢琴弹唱、编曲导师,  相似文献   

3.
陶瓷乐器作为我国传统乐器的一种,源远流长。本文从陶瓷的文化特征、音乐特色等几个方面就我国陶瓷乐器的自然美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电视文艺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文化地位.可能在全世界.中华民族是最青睐电视文艺、最青睐电视剧的.迄今为止,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电视剧像中国的电视剧这般繁荣,也没有哪个国家的电视文艺晚会像中国的电视文艺晚会这样受众广泛.电视文艺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视传媒,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各个门类结缘所产生的新生的文艺形式,其特点是繁花似锦.中国的文学艺术传统,本身门类就很多.电视与戏曲结缘有电视戏曲,与音乐结缘有电视音乐,与小品结缘有电视小品……电视文艺晚会,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其不仅仅是西方音乐文化的重要典范,更是人类艺术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发明和创举.作为西方音乐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乐器,钢琴在传人中国之后,又经过不断的沿承和发展,在现代音乐发展的历程上树立了不朽的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6.
民族传统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神韵及审美习惯.通过学校音乐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继承、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对于维护国家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晓菁 《兰台世界》2014,(11):102-103
本文从史前音乐乐器以及音乐史料等进行研究,对中国史前的音乐文化以及乐器发展等进行了全面探索。另外,本文还对中国史前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以及音乐文化等发展的方式以及特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不仅是国家文化教育中的一种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牵系到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的可持续性发展又涉及到高校音乐教育的定位和目标.因此,高校音乐教育改革需要明确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注重教改实施,加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音乐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它记录着各族人民的音乐创造才能,反映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中国音乐的发展史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文化有着突出的贡献.据史料记载,夏代就有许多的少数民族至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代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部门和官吏,汉代,中原地区和边疆"四夷"交流频繁,探险家张骞从西域带回乐曲《摩诃兜勒》丰富了当时的乐坛.同时,汉代乐种鼓吹的产生与少数民族音乐有密切的关联.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音乐文化大融合的时期,当时流行在中原的少数民族音乐,主要有鲜卑乐、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高昌乐等.这一时期的少数民族诗歌,如《敕勒歌》、《琅琊王歌辞》等,都是中国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当时宫廷音乐中盛行的"十部乐"大都是少数民族音乐,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各民族对音乐的贡献分不开.宋代时期的辽、金、西、夏、喀拉汗等王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如出生在喀拉汗国的突厥族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兼演奏家艾布·乃斯尔·法拉比创作了"拉克"、"乌夏克"、"乌扎勒"三套木卡姆,他还用拉丁文翻译了大量的音乐理论著作,把东方音乐介绍到欧洲.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史前音乐乐器以及音乐史料等进行研究,对中国史前的音乐文化以及乐器发展等进行了全面探索。另外,本文还对中国史前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以及音乐文化等发展的方式以及特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音乐历史悠久,伴随其实践而产生的乐学理论极其丰富.同时也反映了音乐文化发展状况的资料,包括乐器、乐律、乐曲、声乐、演奏、音乐理论以及与音乐相关的诗歌、舞蹈、戏剧等.音乐文化经常伴随着下列活动而进行交流往来,即有关国家的人民的接触交往、商业活动、人民的迁移流动、政府间的政治和外交活动、宗教的传播等.这份珍宝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型原创文化类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将一股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清新之风吹人寻常百姓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内容之美 首先,《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性文化类节目的走红意味着观众对低碳艺术的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所谓低碳文化艺术,就是一类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思想和彰显本真人性、闪烁着永恒的人性光辉的文本.①纵观当下的电视节目,收视较火的如《奔跑吧》《极限挑战》多是明星的表演作秀.此外,就是一些超出常人知识范围,颇有猎奇之嫌的文化竞赛节目.说《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是优秀的低碳艺术作品,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最富魅力最具影响力最能让民众感同身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中国人精深的生活智慧、博大的哲思情操、浪漫的美学气质皆在其中,这些传承已久的古典精华是能够治愈现代都市人浮躁心灵的一剂良方,它让低碳美的习习清风在民众间畅行.  相似文献   

12.
古老而文明的中华民族孕育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它为影视剧艺术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丰厚滋养.本文结合一些优秀的影视剧创作实践及文本,主要从"精神价值"、"故事资源"、"文化符号"三方面探讨了影视剧艺术创作开掘、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多种情形.  相似文献   

13.
王玉 《大观周刊》2011,(38):43-43
新民乐是New Age(新世纪音乐)里的分支,是当代器乐演奏的一个重要趋势。它的特点是把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乐风、  相似文献   

14.
路华喜 《大观周刊》2012,(52):256-256
中国民族弓弦乐器是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一支最重要的生力军,它主要由:二胡、板胡、高胡、中胡、京胡……等。它们都各有不同风格特点与演奏技法,有的人把几种不同的乐器演奏成了相同的感觉和手法,而真正的演奏家,则能抓住每件乐器的细节不同,演奏出符合真正乐器特点的音乐。正像艺人们常说的:一个胡琴一个劲。这就需要真正掌握每件乐器的特点与风格。  相似文献   

15.
音乐产业由数字音乐、实体唱片、音乐演出、乐器音响、图书出版等若干子行业组成,其良性状态应是以“创意”为核心驱动力,以发展经济为基本目标,以传承文化为使命的新型产业模式.这种产业模式不仅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生成可观的社会效益,并将在中国当下的社会、经济、文化转型中发挥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从审美文化、娱乐文化、地域文化、青年亚文化、文化软实力等几方面入手,论述音乐产业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一、湘西古代乐器铜编钟的起源古代乐器中,编钟是属于金部。编钟被称作古乐器中的国宝,在《隋书·音乐志》中有记载,称编钟":各应律吕,大小以次,编而悬之。"青铜时代是编钟最为盛行的时期。在古代,编钟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代表了权力与地位,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礼器。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起,我和我的学生们开始了以古琴为核心的寻找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路程.从第一步开始,我们触碰到的就不是单纯的传统音乐文化和传统音乐精神,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样的文化面前,以几乎全盘西化的逻辑思维、运用科技理性量化分析的方式很难通达其中.于是,一个关于“高文化活性传播模式”的探索开始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传统音乐历史悠久,伴随其实践而产生的乐学理论极其丰富。同时也反映了音乐文化发展状况的资料,包括乐器、乐律、乐曲、声乐、演奏、音乐理论以及与音乐相关的诗歌、舞蹈、戏剧等。音乐文化经常伴随着下列活动而进行交流往来,即有关国家的人民的接触交往、商业活动、人民的迁移流动、政府间的政治和外交活动、宗教的传播等。这份珍宝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大力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音乐,尤其是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民乐,可望发挥独特而深远的作用,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坚持民族音乐自身的特性,传播具有包容性和时代性的民乐文化;运用国外受众熟悉的方式进行整合传播,强调意境、情景和氛围的营造;运用现代科技强化效果等,是中国民乐"走出去"的要义.  相似文献   

20.
“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华人共同的心声。在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中华民族日益走向繁荣的今天,诞生了这部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的用英汉两种文字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力作《中国传统文化通览》(AnOutlineofthe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杨敏等教授带着一种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组织英文、中文、地理、历史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并力邀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作为该书的学术顾问,历时五年,六易其稿,终于使之得以面世。《中国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