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遵义因红军长征而名垂青史.遵义的山山水水因遍布红军足迹而独具灵气,遵义更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西部开发而成就彰显。如何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现红军长征的光辉史迹与遵义人民的精神面貌?2006年,正值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为更好地配合全市系列纪念活动,《遵义日报》沿当年红军长征进入黔北地区的历史足迹,以记史为主线,结合写人、写事和沿途各地的经济社会变化,推出系列报道,并在日报头版醒目设置“红色遵义·长征接力”专题栏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新闻窗》2006,(1):F0002-F0002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贵州省委宣传部组织省内主流媒体.于2005年12月18日启动了大型采访报道——《沿着红军的足迹——穿行多彩贵州》贵州日报、贵州电台、贵州电视台的记者.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进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采访。  相似文献   

3.
今年十月是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长征题材自然成了新闻媒介关注的热点.在众多关于长征题材的视线中,当年红军长征所经过省份的电视台如何拍出新意,创出精品?今年初,就成了这十一个省、自治区电视台新闻部重点考虑的课题.终于在贵州电视台的发起下,全国十一家电视台决定联手拍摄专题片《今日长征路》,重点反映红军长征途径地区的新面貌、新风尚,形式为3—5分钟的新闻专题,由各省、区台分头采访,十月份在各省《新闻联播》中联手推出.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家电视台的优势,拍出精品.同时,通过重走长征路,让我们的年轻记者接受一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4.
北京晨报策划、组织、实施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历时4个多月,10多名记者、编辑参加报道,除了在北京的采访外,还先后走访了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6个红军长征走过的省市,采访了十几位健在的红军老战士、诸多红军亲属以及长征研究的专家学者.最终,以"见证传奇"为主题,分别以"还愿、英雄、等待、影响、揭秘、传承"6个为分主题,从10月12日至20日,共12个整版,推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读者总体的评价是:内容鲜活,故事感人,幕后新闻多,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5.
通讯员园地     
5名学员巡访长征战场本刊讯迮玮报道:由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5名毕业学员组成的“长征战场巡访”小分队,顺利结束了为期40天的实习采访活动,于6月15日返回南京。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2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配合当前部队的战斗精神教育开展,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和成都军区《战旗报》社共同组织发起了这次“长征战场巡访”活动。小分队成员采访行程万余里,途经贵阳、遵义、仁怀、习水、赤水、会理、冕宁、石棉、泸定等红色名城,亲历红军长征期间重大会议召开地点和重大战役发生地进行寻访报道,采写了一系列宣扬红军战斗精神,反映部…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的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领导派我从江西瑞金出发,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采访,十个多月后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记得在接受任务离开北京的时候,严冬刚过,乍暖还寒。回到北京时,又是滴水成冰的季节了。沿途经过的十几个省、自治区的壮丽河山和民情风俗,对我来讲无不感到新颖,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期间,我除了沿着中央红军经过的地区,采访那里的今昔变化,还访问了红二、红四方面军及红25军长征经过的部分地区,行程20000多公里,历尽万苦千辛。但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总会勾起千般思绪,对我个人来说,这的确是我一生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  相似文献   

7.
孔辉  王宗枝 《兰台世界》2016,(19):19-22
对长征文献资料的内涵、特点、分类进行了解读,阐释了红军长征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意义。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探讨了红军长征文献资料收集整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有一个名字让我魂牵梦绕,这就是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别红军领导人夏曦;有一个地方使我心向往之,这就是夏曦牺牲地贵州毕节七星关。  相似文献   

9.
北京晨报策划、组织、实施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报道.历时4个多月.10多名记者、编辑参加报道,除了在北京的采访外.还先后走访了江西、福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6个红军长征走过的省市.采访了十几位健在的红军老战士、诸多红军亲属以及长征研究的专家学者。最终.以“见证传奇”为主题,分别以“还愿、英雄、等待、影响、揭秘、传承”6个为分主题.从10月12日至20日.共12个整版.推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读者总体的评价是:内容鲜活。故事感人.幕后新闻多.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0.
哈思挺 《新闻窗》2006,(5):13-14
8月25日至9月1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北京市互联网新闻管理办公室联合主办了“2006北京网络媒体红色故土行——追寻长征足迹、穿行多彩贵州”大型采访活动,隆重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着力宣传伟大的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多侧面展示多彩贵州新形象。寄希望能通过互联网强化“多彩贵州”形象符号。  相似文献   

11.
探索重大历史题材报道新路策划实施"长征工程三年计划"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提议并策划了"长征工程三年计划"大型采访活动.长征采访组先后于2004年10月16日至2005年1月13日和2006年9月15日至10月30日,乘车沿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及红四与红一、红二方面军会师路线采访.  相似文献   

12.
报纸:宁报集团记者启程“接力长征”本刊讯4月15日下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3名记者离开宁波,踏上了“接力长征”大型采访活动的征程。作为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参加该活动的首批记者,他们将在4月16日至5月4日的约二十天里,驱车从江西瑞金出发,途经湘、鄂、云三省至贵州遵义,完成“接力长征”第一阶段的采访任务。  相似文献   

13.
遵义曙光,娄山雄关,乌蒙磅礴。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我又一次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足迹,从遵义来到了毛儿盖草地——5年前,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El子里,我们民间一行12人曾经徒步万里,从井冈山、长汀、瑞金,一直走到了甘肃会宁,走到了陕北吴起。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省委宣传部组织省内主流媒体.联合推出大型主题报道《沿着红军的足迹——穿行多彩贵州》。这是一项有着特殊意义的宣传战役,新闻单位精心筹划精心组织,较好地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采访任务。在此,我们约请贵州日报、贵州电台、贵州电视台的同志撰写文章.进行交流.推动这一大型主题宣持活动圆满完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一拍摄新闻人物,首先要研究新闻人物.这种研究,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了解新闻人物的过去.我在去年10月进行的《老红军寻访记》系列采访活动中,对要采访的老红军都进行了认真的了解:是那方面军的、长征中的作战以及受伤情况、任职,再从当红军之初到胜利会师都一一了解.等到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庆时,这些老红军个个都成了新闻人物,如《投身革命不动摇》的老红军张海坚定革命到底的决心,拍摄了他向下一代讲述那段难忘经历的和蔼可亲的神情.《唱支山歌忆当年》老红军战士郑寿才忆起长征时,就神采飞扬地唱起当年送红军的山歌.这与采访之前的了解分不开.二是要了解新闻人物的喜怒哀乐.我去年在《老红军寻访记》的采访中,了解到老将军孔庆德对当今的腐败风深恶痛绝,他向人们讲起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就痛击今天的不良风气,并一再强调我们的人民还没有富裕,全国还有上千万的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于是《老将军心系人民》的新闻人物现场肖像产生了,孔将军心系人民的神情真实地显露在读者的面前.三是要了解新闻人物眼前进行的活动内容,打有把握之战.如获1996年全国新闻摄影新闻人物现场肖像铜奖的《吴天祥在防汛第一线》,作者张宁、叶志卫对这位人民公仆,都非常的了解,在防汛现场,他们终于成功抓拍了吴天祥在防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06,(20):F0002-F0002
自8月29日,大众报业集团“重走长征路”大型集体采访活动开始。在为期1个多月的采访中,集团6位记者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对长征中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点进行了实地采访,感受当年红军长征波澜壮阔的场景,发回了大量报道。  相似文献   

17.
长江笔下的红军长征,第六个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两次写了红军长征的全过程。中央红军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多里的长征,究竟是怎样走过来的呢?这是广大读者关心的问题。要写长征的全过程,不直接采访红军,特别是红军中枢的领导人,几乎是不可能的。长江作为国民党区报纸的记者,1935年还没有采访红  相似文献   

18.
于斌 《湖北档案》2006,(10):15-20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我们纪念长征的胜利,找寻红军的足迹,在湖北这块血染的土地上,向英勇卓绝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9.
陈铎的眼泪     
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中央电视台播映了系列纪录片《长征:英雄的诗》。长征红军将士们英勇献身、克服千难万险的精神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陈铎在第四集《母亲万岁》中采访时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的场面,也使我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陈铎是中央电视台老的节目主持人。他在《话说长江》、《再说长江》等节目中的沉稳淳朴的风格和语调,给我的印象是一位长者和学者。而这一次我却看到了他满腔激情的一面。 那是陈铎采访李中权老将军的时刻。李中权一家都参加了红军。他的母亲经过两次翻越雪山后身体已  相似文献   

20.
彭博 《河北广播》2006,(6):30-31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七十周年。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这二伟大史实,追记红军故事,宣传长征精神,从今年8月开始,河北电台新闻频道陆续派出十名记者,兵分五路,历时两个月,累计行程上万里,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从红都瑞金到古城遵义,从湘江两岸到赤水河畔.从泸定铁索桥到茫茫大草地。从甘肃会宁到陕北吴起……记者们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不畏路途艰险,跋山涉水,冒暴雨、躲塌方、战酷暑、斗蚊虫,并克服水土不服、饮食不惯等等困难。以长征精神采访长征,满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采访了当年的老红军、红军长征的见证人;采访了时长征深有研究的军史专家、党史专家,于今年10月11日开始,在每天早八点的《燕赵论坛》节目中。推出了十集系列专题节目《辉煌的历程》,以历史的笔触、丰富的表现手法、翔实的史料,真实再现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长征故事。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什么是长征精神。节目播出以后,受到了听评专家和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在采访长征、报道长征的同时,各位记者的心灵一次次地被震撼,他们感动的泪水和艰辛地汗水,一同洒在了英雄鲜血染红的热土上。采访归来,意犹未尽。他们又纷纷拿起笔,把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以表迭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