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小说艺术源远流长。自魏晋六朝的志怪、志人小说 ,经唐传奇、宋话本 ,乃至明清小说 ,逐步完善、丰富自身的表现技巧。其中 ,唐传奇时代 ,使小说成形 ;而明清时代 ,特别是《红楼梦》的出现 ,使中国小说艺术达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峰。  相似文献   

2.
自魏晋,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志怪作家加工、创作,变形母题丰富多彩,成为构建许多故事情节不可或缺的母题。变形母题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神话故事,特别是图腾化身和神体变形神话,是志怪小说变形母题的滥觞,其既确立了变形的结构模式和情节范例,又提供了变形观念上的依据。本文拟从神话视角讨论志怪小说变形母题的源流。  相似文献   

3.
王雨燕 《保山师专学报》2002,21(1):23-24,33
魏晋志怪小说与唐代传奇前后相继 ,魏晋的鬼神志怪孕育了唐传奇。但志怪只是小说的萌芽状态 ,而传奇已是成熟的小说。虽然它们产生的背景不同、反映的内容各异 ,但都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小说虽然浩如烟海 ,源远流长 ,但由于先秦诸子及士大夫们对小说的鄙夷、排斥 ,认为它是小道 ,不能与诗文同登文学大雅之堂 ,使小说处于边缘的地位 ,影响了我国古代小说观念和小说审美观念的形成。小说观念以六朝为界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是神话和历史传说 ,内容由神到半神到古英雄 ,这时的小说都带有神话色彩 ;魏晋时期 ,由于神仙之说盛行 ,汉末又大畅巫风 ,加以印度佛教传入我国 ,到处“张皇鬼神 ,称道灵异”,再加上社会的动荡、战乱的频繁 ,志怪小说应运而生。晋朝由于士族名士崇尚“清谈”,有意玩弄风度、风流自赏 ,于是就出现…  相似文献   

5.
王雨燕 《保山师专学报》2002,21(1):24-24,33
魏晋志怪小说与唐代传奇前后相继,魏晋的鬼神志怪孕育了唐传奇。但志坚只是小说的萌芽状态,而传奇已是成熟的小说。虽然它们产生的背景不同、反映的内容各异,但都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魏晋志怪小说的兴盛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但长期以来,文学史对此研究一直不够,笔者试图在前人基础上,对魏晋志怪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加以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求教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7.
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所志之怪大体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然之怪、死生之怪和神鬼之怪,其创作前提是“人鬼乃皆实有”。对“怪”的描述,有原始人类的工具崇拜心理,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但更多体现的是六朝人雍容宽厚的审美趣味和对个体生命的珍视。  相似文献   

8.
郑海凤 《学语文》2014,(6):49-50
魏晋志怪小说以丰富多彩的神仙鬼怪以及神奇的传说异闻开中国小说之先河,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开端,影响深远。而《搜神记》作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以其众多的蛇类形象为我们展示了魏晋人对于时事、世态和人情的观念和对于生命、道德和伦理的深刻思考。《搜神记》中关于蛇形象的故事共有三十篇,其中蛇形象以本相出现的故事较多,以幻象出现的仅有五篇,但每篇都为后世小说中蛇形象描写开创了范式,具有典型意义。《搜神记》中的蛇形象描写具有丰富的时代特色,根据出现的频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阐释。  相似文献   

9.
"志怪"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这里首次出现了"志怪"一词,但不是指一种文体,更不是小说概念,只不过后世把记录怪异内容的小说称为志怪,志怪小说便由此而来。志怪小说形成的标志是《汲冢琐语》和《山海经》的出现,但其真正的源头大  相似文献   

10.
现在论及魏晋六朝小说时,一般笼统地指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从这些小说和魏晋六朝人对这些小说的相关论述出发,得出其时的小说观念相比汉代的小说观念也显得落后。这并不符合魏晋六朝的实际。魏晋六朝的小说观念,在沿袭了汉代小说观念的同时,相比汉代小说而言又有很大的进步,表现在魏晋六朝人对小说娱乐功能和虚构手法的事实肯定,以及与之相应的魏晋六朝小说中历史叙事向小说叙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中的动物描写继承了先秦时期动物描写的神化书写——动物神话和动物图腾,以及两汉时期的动物描写的仙化书写——异化神化。魏晋志怪小说中的动物描写呈现出独特的特质:不仅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更加繁丰,而且其形象也发生了变化;动物描写介于人、仙之间,阴、阳之间,书写更加鬼化。这种描写不仅是当时"万物有灵"文化的反映,也是魏晋士子任化虚空的集体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种以白话为基本特征的小说大量产生。宋前小说如魏晋南北朝之志怪小说,唐之传奇小说多用言,亦且较多掌握在人手中,至宋代,以志怪为主体的言小说创作日益消失,而所谓“市人小说”却迅速发展起来,排斥俚鄙的学传统不能成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这一现象的产生应归结于两宋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特别是瓦舍勾栏的出现,直接为“市人小说”的大批出现提出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杨青 《文教资料》2014,(29):45-46
《纪闻》是唐代一部从志怪向传奇过渡的小说集,其中许多志怪故事已经明显不同于魏晋志怪小说,它们不再像魏晋时期志怪小说十分重视教化作用,反而具有较强的讽刺意味,小说文学趣味也有所增强。与魏晋志怪小说相比,《纪闻》体现了唐代志怪小说一些新特点:淡化教化色彩;传递讽刺意味;凸显现实内容;注重文学趣味。  相似文献   

14.
唐灿同学:上一封信与你谈了现代小说的阅读,这封信里再说说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问题。中国古典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读一点中国古典小说,对了解我国古典文学发展的情况,并从而了解一些中国古代社会概貌,以及提高分析、欣赏能力,都有帮助。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不少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当时虽然还没有“小说”这文学样式,但这些神话等的内容与形势已为后来小说的发展作了准备。到了魏晋六朝,出现了一些笔记小说,有志怪、志人两种: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到了唐代出现了“传奇”。唐人传奇用华美而简练的语言,以完整的结构,叙述了曲折离奇的  相似文献   

15.
志怪小说是古典小说的一种。志怪,就是记录怪异的事情,主要在两汉魏晋时期流行。志怪小说受到两汉魏晋时期盛行的道教神仙方术以及佛教流行的社会风气影响,表达了当时民众对强权政治的反抗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量秦汉简牍的出土,为研究文学史提供了新的契机。放马滩秦简中有关志怪故事的记载,把志怪小说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小说”,具有与西方小说大异其趣的民族特色。从形式方面看宋元之前的小说,其基本特色是小而杂,宋元以来的小说,又呈现出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两在系统并存、共进、互润的物特色。从内容方法看,则体现出明确、自觉的劝善惩恶意识和志怪炫博的美学趣味。小说作的邓惩意识主要源于儒家教化思想对社会的渗透;志怪炫博淖说厌量产生的原因。除了人们共有的好奇求异心理之外,还与我国古 代小说概念外延之宽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全人型”阶段的蛇故事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再现,反映原始图腾崇拜在民间信仰中的流传过程,揭示早期志怪小说与民间信仰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说起我国小说,总会想起悠悠古源头上的瑰丽神话,它们以深刻隽永的思想性和大胆奇异的虚拟性而经久不衰。魏晋南北朝时期,荒诞怪异、曲折离奇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更引人注目。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始于内容上现实性很强,艺术上结构、情节、语言、  相似文献   

19.
志怪小说是六朝小说的代表作品,似乎已成定论。但这仅是现代小说观念指导下的选择,六朝人将志怪小说归入史部,其小说观念显然与之不同。志怪小说历史地位的变化凸现了两种不同小说观念的矛盾,面对如此现状,六朝小说研究应该摆脱现代小说观念的影响,尊重六朝人的小说观念,突出六朝小说研究的民族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早先并没有魔幻小说之名,人们称这类小说"志怪"或"神魔",但无论志怪还是神魔,超于现实的想象总是其主要构成因子,因此完全可以归于魔幻之列。如果你以为中国最早的魔幻小说是成书于东晋的《搜神记》,那就大错特错了。早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人们就在汲郡的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了一批竹简古书,其中之一的《穆天子传》,融历史传记和神话于一炉,据考证,成书当在战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