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汉、英两语量词丰富,用法灵活,具很强的生命力。因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成因不同,量词的结构及其蕴含存在诸多差异。本文基于汉、英量词差异的认识,通过量词定名回顾和语用举例分析,提出采用适当且有效的方法英译不同语境中的汉语量词的建议,进而强调:进行汉、英量词的比较和翻译实践,才可能真正实现汉英两语及其文化的对等交流。  相似文献   

2.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委婉语从独特的角度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英汉委婉语有相似之处更有相异之处。通过对荚汉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和表现手法的对比分析来揭示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其委婉语反映的不同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3.
礼貌准则是人们衡量言语交际是否得当的一条重要准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比较英汉礼貌准则差异的基础上,分析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问候语、称呼语、谦语与敬语、委婉语四个方面礼貌用语的差异,并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实例,探讨英、汉礼貌用语的互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该文将名量词分为一般量词和准量词,计量性弱、修饰效果丰富为准量词的主要特征。在意向图示和映射理论理论的框架下,对现代汉英语中准量词抽象计量所表达的语义、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介绍,借此推动汉英语量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学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委婉语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言禁忌;另一类是表达上的意转性技巧.由于东西方文化及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委婉语在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频率是极高的.文章旨在用具体的实例说明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6.
E-C/C-E翻译中委婉语译法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本身和文化上的差异,有时委婉语的翻译很不容易。根据难易程度,委婉语的翻译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可直译的;半可直译的;完全不可直译的。对不同层次的委婉语,应该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本文从以上三个层次具体探讨了委婉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中西方逻辑思维模式差异在汉、英语言上的反映及其对翻译的影响。一方面,作从语篇的层面,论述了逻辑思维模式差异对汉英语篇的思路及结构的影响,指出汉语的语主要呈螺旋型结构,英语语篇呈线性结构并探讨了不同的语篇模式对翻译的影响,另一方面,作又进一步讨论了不同的语篇模式中使用的不同的衔接手段对翻译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8.
王凯 《海外英语》2013,(2X):132-133
习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和理解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译者需了解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并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才能准确再现源语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和风格。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禁忌既是各民族所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文章从发展的观点勾勒出英汉禁忌语的演进,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的对比.指出二者的不同,并肯定二者的趋同现象,以便于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避免交际失误,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汉维语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量词,由于两种语言中的量词数量及其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掌握汉语量词具有一定的难度,文章从汉语和维吾尔语中量词的种类、句法功能、是否重叠、重叠后语义的变化以及句法功能方面进行对比.比较两种语言量词的异同点,有助于理解并掌握汉维语量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汉英量名结构中均存在隐喻现象.研究发现,当涉及概念隐喻时,汉英量名结构之间存在较多共性;而当运用本体隐喻计量事物时,汉英在量词甄选上表现出较大差异.由此,在量名结构的英汉翻译中,译者应遵循一定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运用语言学理论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聚焦与关注,原因在于进行跨语言对比、分析的语言类型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探讨壮语与英语一些重要的数-分类词,可揭示与理顺壮语与英语之间存在的个性与共性,从深层次挖掘壮、英语之间的量词系统下所蕴藏的语义系统.  相似文献   

13.
聚焦于汉英表量结构中身体名量词与其所修饰的名词之间的关系本质,拟对身体名量词进行重新分类,以考察汉英身体名量词的共性和个性,并作出认知阐释.在对大量的汉英身体名词语料进行分析后,根据身体名量词与其所修饰的名词之间的关系本质,归纳出四大类身体名量词:摹状类、焦点突显类、容器图式类和丈量类,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其相应的映射类型:外形特征的映射、整体-部分图式的映射、容器图式的映射,距离的映射.其中前三者为汉英所共有,距离的映射为汉语所特有.英语中还存在一类特殊的外形特征映射——面积-数量的映射.具有空间义的身体名词与名词之间语义上的搭配主要是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的转换等认知方式得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中的颜色词丰富多彩,且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文化上差异较大,同一颜色词在这两种语言中所表达出的文化内涵有时相去甚远。因而颜色词成为跨文化交际的一个误点,也成为英汉互译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拟从英汉颜色词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入手,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颜色词翻译的影响,强调了在翻译中准确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性,并试图探究翻译英汉颜色词的技巧。  相似文献   

15.
英语和汉语在语态上有明显差别,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比汉语高得多.汉语虽然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较窄.由于两种语言语态上的不同之处,对于被动语态的英译汉就应特别予以注意.英语被动语态的句子,汉译时不一定都要译成被动句,要运用汉语中恰当的表现手法.本文从四个方面浅析了英语被动语态的译法: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判断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相似文献   

16.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他们的表达方式也不同,英语中有些必不可少的词语译成汉语会成为所谓的英式汉语,如果将其删除而不译,会使译文流畅明快,而且还能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英汉语中都有被动结构,但并非一一对应.一般来说,英语被动结构应用广泛,形式单一,而汉语正好相反.英译汉时,方法应灵活多样,译文才顺畅自然.  相似文献   

18.
词汇语义对比在英译汉中的体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译汉的一切翻译理论、方法和技巧都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上,本文仅从英汉词汇现象出发,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英汉语言词汇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翻译的影响,以便在学习和翻译中找到正确的方法,有助于外语学习、教学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英语长句一直是汉译的难点。文章在分析英汉语差异的基础之上,对傅东华译本《飘》的长句翻译进行微观考察,以期更好地揭示英汉语的本质差别,共同提高英译汉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