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今年1月5号,我国"神舟"四号飞船成功着陆,对于这一举世瞩目的事件,我们的记者有幸采写到许多有价值的幕后新闻。在本期"记者亲历"中,我们集中选发了3篇文章,《"神舟"飞天记》是专讲发射的,而《茫茫雪野追神舟》是专讲回收经过的,在《"神舟"飞船发射报道背后的新闻》中,记者披露了"神舟"4次发射过程中的鲜为人知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5号,我国"神舟"四号飞船成功着陆,对于这一举世瞩目的事件,我们的记者有幸采写到许多有价值的幕后新闻。在本期"记者亲历"中,我们集中选发了3篇文章,《"神舟"飞天记》是专讲发射的,而《茫茫雪野追神舟》是专讲回收经过的,在《"神舟"飞船发射报道背后的新闻》中,记者披露了"神舟"4次发射过程中的鲜为人知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正>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宣告中国航天员的33天太空任务圆满成功。当天的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在神舟十一号返回的特别直播中,用"二丫""十一郎"两个微博身份回顾了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从发射、对接到即将返回的过程。较早前的10月19日,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对接当天,央视《新闻直播间》也对这两个微博号进行了长达3分43秒的报道。而@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这两个账号,自  相似文献   

4.
范炬炜 《军事记者》2002,(5):10-10,9
2002年4月1 日,“神舟”三号飞船顺利返回地面。作为《解放军报》的一名记者,我再次在现场目击了我国太空试验飞船的发射过程,又激动了一回。想起我有幸3次参加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三号飞船发射的报道,还真留下一些有趣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各位听众,晚上好!欢迎收听《今日热线》。今天是1999年11月22日,星期一。这两天,我想很多人都在关注着这样一条新闻: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首航获得成功! 11月20日,也就是前天的凌晨6点30分,“神舟”飞船在  相似文献   

6.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天,举世瞩目。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作为国内少数几家参与现场报道、并唯一有记者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地方网站,在此次报道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成效显著。在"神七"发射的采访报道中,浙江在线派出两名特派记者,行程万里,深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后10天,共发回图片63幅,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某市召开科技方面的一个会议,邀请一位专家介绍我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情况.这位专家参与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工作全过程,报告内容颇受欢迎.在全国人民沉浸在"神舟5号"飞船圆满成功发射的喜庆气氛中的时候,举行这样的报告会,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人们科教兴国意识,其意义显而易见.在这位专家报告后,市政府领导通报了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应该说这两项内容都很好,二者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然而,当天晚上电视节目中,突出报道了市政府领导活动,末了捎带一句:会上还听取某专家的专题报告.第二天报纸上也如法炮制.我们看看,这条新闻如此厚此薄彼,哪里还有一点"三贴近"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升空,成功进行我同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到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航天员太空行走任务凯旋,历时9年.  相似文献   

9.
<正>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点火升空。其后,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交接。6天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东风着陆场。随着中国空间站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报道也呈现出高密度、常态化特点,不再是以往几年一见的重大新闻报道。接下来,我国还将发射巡天空间望远镜以及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等,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四号”飞船正在静候升空。如果没有特别的变故,“神舟四号”发射的时间将不会迟于2003年初。“神舟四号”有望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标志,因为它可能是中国在探索载人航天技术道路上的最后一次试验。 2002年,“神舟”是一个热门词汇。3月25日夜,“神舟三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送入了太空,这是继“神舟二号”以来中国发射的第二艘正样无人飞  相似文献   

11.
在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之际,中国宇航出版社借神六雄风,组织中国航天领域的权威人士,推出了一系列航天科普精品图书。《神舟六号再壮神威》航天科普挂图,以精彩图片和卡通人物的形式通俗地介绍了神六从升空到返回的全过程,生动展示了神六航天员的风采,并引领读者细看托举飞船的大力神——火箭,和航天员的太空卧室——飞船,帮助读者了解航天员在轨道舱里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神舟六号航天专家告诉你——100个航天秘密》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鲜活生动的图片,解答了关于载人航天的100个疑问,使人读来饶有兴趣。《中国航天员风采》以400多幅图片,…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顺利送入太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其中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家乡在山西运城。此次任务是继景海鹏执行2008年“神舟七号”、2012年“神舟九号”、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后,时隔7年,第4次飞上太空。景海鹏也因此成为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山西运城日报社作为景海鹏家乡的主流媒体,早在2008年9月26日,景海鹏首次“飞天”时,在《运城日报》就刊发了消息《大“鹏”展翅飞天运城为之骄傲》和特写《家乡人的祝福》《正是大鹏展翅时》等,  相似文献   

13.
“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是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也是中央电视台今年以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报道任务之一。从10月12日飞船发射到lO月17日飞船返回,6天时间里,CCTV—1和CCTV—新闻并机直播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环宇的全过程,第一时间向观众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CCTV—4、CCTV—9也对“神六”飞天作了全方位的直播。 “神舟六号”直播期间,这4个频道的总体收视份额达16.11%,比上一周提高了5个百分点,较“神州五号”直播期间的收视份额(14.02%)提高2.09个百分点。而在10月12日发射当天,中央电视台十五个频道的总体收视份额达到43.31%,仅次于今年2月8日除夕的收视份额(44.31%)。 直播:开创多个历史新纪录  相似文献   

14.
太空之吻     
11月1日5时58分07秒,中国“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在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13分53秒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发射任务圆满成功!至此,  相似文献   

15.
目前,华艺出版社用火箭般的速度出版《飞天梦圆》一书,在新闻出版业引起一阵轰动,不仅出版社“眼红”他们出书的速度,连报社都为之惊讶,小少报社络绎不绝转载他们书中的图片。华艺社是如何成功抓热点图书,其诀窍究竟在哪里?记者采访了华艺社副总编辑郑治清。 郑副总编辑说:“一个出版社怎么拿到好作品,是个很关键的问题,如《飞天梦圆》一书,就是由鲍立衔社长亲自带队抓此选题,他曾多次与中国载人航天新闻宣传领导小组商讨出版事宜,将此选题列为我们社的头等大事,全社齐心协力经过几个月辛勤劳动将书稿审定完毕于‘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夕,只待飞船成功返回,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完全着落,他走出飞船返回舱的照片传至北京,该书在10月17日中午就已‘走进’了北京市几家大书店,这种快速的做法是我们社前所未有的,该书之所以出炉快,一方面为了抢占市场,另一方面有总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也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神舟十号,搭载三名宇航员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历年来,神州系列飞船的发射一直是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事实上,作为体现一国综合实力的最为重要的指标,航天技术的进步和成就在世界各国都是新闻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也是科技类新闻报道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岁末,中国最激动人心的消息是"神舟"四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12月30日凌晨,喜讯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出,人们从电视上看到,空旷的戈壁滩上,火箭载着飞船腾空而起.  相似文献   

18.
自1999年11月至今,我国“神舟”飞船三年四次翱翔太空,充分展示了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势头。“神舟”飞天,举国欢腾,举世瞩目。围绕“神舟”飞船历次发射,国内外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国内媒体争先恐后,相继展开新闻报道战役。本文作者作为解放军报记者,在现场目击了“神舟”飞船3次发射的壮观瞬间,采写了大量亲历式报道。本文记叙了作者在采写“神舟”飞船发射报道过程中的难忘经历,其中对采访如何事先精心策划,报道时如何将规定内容做好做足,将自选内容突出特色等体会,都讲得具体、实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去年11月28日上午9时,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宣布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定于北京时间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首批航天员、神舟六号苏州籍航天员费俊龙将再次“问天”,并担任乘组指令长,在太空“出差”6个月,实现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  相似文献   

20.
神六撼天     
2005年10月11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和长征二号F型火箭综合体驶出技术厂房。在模拟训练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飞船返回舱内进行训练。秦宪安工作人员在认真保养用于跟踪、捕获飞船返回舱的大型光学跟踪记录仪。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这是技术人员在开舱取出舱内物品。太空图像。张领/摄查春明/摄10月12日,搜索人员正在为磁记录仪定位。当日上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火箭残骸中最重要的磁记录仪在内蒙古鄂托克旗找到。陆军航空兵某部多架直升飞机组成的空中搜救分队担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