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今年1月5号,我国"神舟"四号飞船成功着陆,对于这一举世瞩目的事件,我们的记者有幸采写到许多有价值的幕后新闻。在本期"记者亲历"中,我们集中选发了3篇文章,《"神舟"飞天记》是专讲发射的,而《茫茫雪野追神舟》是专讲回收经过的,在《"神舟"飞船发射报道背后的新闻》中,记者披露了"神舟"4次发射过程中的鲜为人知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今年1月5号,我国"神舟"四号飞船成功着陆,对于这一举世瞩目的事件,我们的记者有幸采写到许多有价值的幕后新闻。在本期"记者亲历"中,我们集中选发了3篇文章,《"神舟"飞天记》是专讲发射的,而《茫茫雪野追神舟》是专讲回收经过的,在《"神舟"飞船发射报道背后的新闻》中,记者披露了"神舟"4次发射过程中的鲜为人知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范炬炜 《军事记者》2002,(5):10-10,9
2002年4月1 日,“神舟”三号飞船顺利返回地面。作为《解放军报》的一名记者,我再次在现场目击了我国太空试验飞船的发射过程,又激动了一回。想起我有幸3次参加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三号飞船发射的报道,还真留下一些有趣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各位听众,晚上好!欢迎收听《今日热线》。今天是1999年11月22日,星期一。这两天,我想很多人都在关注着这样一条新闻:中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首航获得成功! 11月20日,也就是前天的凌晨6点30分,“神舟”飞船在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11月至今,我国“神舟”飞船三年四次翱翔太空,充分展示了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喜人势头。“神舟”飞天,举国欢腾,举世瞩目。围绕“神舟”飞船历次发射,国内外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国内媒体争先恐后,相继展开新闻报道战役。本文作者作为解放军报记者,在现场目击了“神舟”飞船3次发射的壮观瞬间,采写了大量亲历式报道。本文记叙了作者在采写“神舟”飞船发射报道过程中的难忘经历,其中对采访如何事先精心策划,报道时如何将规定内容做好做足,将自选内容突出特色等体会,都讲得具体、实在,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宣告中国航天员的33天太空任务圆满成功。当天的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在神舟十一号返回的特别直播中,用"二丫""十一郎"两个微博身份回顾了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从发射、对接到即将返回的过程。较早前的10月19日,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对接当天,央视《新闻直播间》也对这两个微博号进行了长达3分43秒的报道。而@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这两个账号,自  相似文献   

7.
2002年岁末,中国最激动人心的消息是"神舟"四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12月30日凌晨,喜讯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出,人们从电视上看到,空旷的戈壁滩上,火箭载着飞船腾空而起.  相似文献   

8.
公元 2001年 1月 1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太空。   此次发射的“神舟二号”尽管没有载人,但飞船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的技术状态基本一致,是载人飞船应用系统第一次全系统执行在轨飞行试验任务,并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发射时,“长征二号 F”喷出强烈火焰,向上攀升,我不停地按动快门。火光映红了整个夜空,箭体吐着火舌,穿云破雾,直上云霄。我追着火光拍摄,直至火光消失在茫茫天际。这时,时针指向北京时间 1月 10…  相似文献   

9.
柏达 《航空档案》2005,(6):F021
预计于今年9至10月间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10.
张雷 《军事记者》2001,(3):42-42
公元2001年1月1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太空。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1月20日清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发射场。茫茫夜色中,数十只聚光灯把100多米高的发射架照得晶莹剔透,洁白的火箭和飞船静静挺立在发射架旁,宛若一尊高贵的女神像。此时是北京时间5时50分,由于这里与北京有近两个小时的时差,实际上应是深夜3点多。再过40分钟,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就要升空了。 这时,我开始想念几位同样不眠的同事。为了全面、准确、及时地报道这次发射的全过程,新华社派遣了解放军分社的7名记者,分别定位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现场、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南大西洋远望三号航天测量船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飞船预定着陆地区。新华社因此成为惟一一家  相似文献   

12.
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升空,成功进行我同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到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完成航天员太空行走任务凯旋,历时9年.  相似文献   

13.
张晓祺  孙阳  张雷 《军事记者》2013,(7):F0002-F0002,I0001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将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航天员顺利送上太空。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等分别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飞船发射实况。经过15天的太空出征,神舟十号圆满完成各项空  相似文献   

14.
解放日报。1999年11月20日晚8时。和往常一样,夜班编辑开始编发当日新闻稿件。但是,今天又和往日不同。一两天前已经有消息传来:中国第一艘航天飞船近日升空。今天是否赶得上发新闻呢? 下午刚从北京回到上海的总编辑赵凯走进编辑部,揭开了谜底:今日凌晨,我国已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预计飞船ZI日凌晨3时40分左右降落在内蒙古某地。 编辑大厅沸腾了。大家兴奋地谈论着:如果飞船成功返回,我们一定要争取把这条大新闻抢出来。 然而,新华社没有按惯例播发重大新闻的预告消息。致电人民日报,他们也…  相似文献   

15.
乔天富 《军事记者》2005,(12):18-18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实现多人多天的太空之旅,使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举世瞩目,举国欢欣鼓舞。我作为解放军报的摄影记,采访了任务首区的发射全程。回顾短短几天的采访经历,从职业的角度讲,有两点体会令我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2月20日,“神舟”号飞船从酒泉升空,第二天在内蒙古安全着陆,第三天广东电台推出了这一席丰盛的新闻“大餐”。此前两天,人们已从媒体接受了一连串信息,对神舟号有了不少了解,但  相似文献   

17.
“神舟六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是具有特殊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也是中央电视台今年以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报道任务之一。从10月12日飞船发射到lO月17日飞船返回,6天时间里,CCTV—1和CCTV—新闻并机直播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遨游环宇的全过程,第一时间向观众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大突破;CCTV—4、CCTV—9也对“神六”飞天作了全方位的直播。 “神舟六号”直播期间,这4个频道的总体收视份额达16.11%,比上一周提高了5个百分点,较“神州五号”直播期间的收视份额(14.02%)提高2.09个百分点。而在10月12日发射当天,中央电视台十五个频道的总体收视份额达到43.31%,仅次于今年2月8日除夕的收视份额(44.31%)。 直播:开创多个历史新纪录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月5日19时16分,6天零18小时前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的“神舟”四号飞船,绕地球飞行108圈,完成预定空间科学技术试验任务后,在内蒙古中部准确着陆。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作为新华社唯一一名获准进入回收现场采访的记者,我记录报道了这次回收的全过程;在一线发回的图片和文稿,被海内外媒体连续三天广泛采用。 今天,不惜版面刊载“神舟”四号  相似文献   

19.
杨连元 《新闻三昧》2003,(11):12-13
10月15日、16日两天,我有幸进驻了北京航天城,参加了“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的相关报道。一般而言,干新闻的,撞上了重大的新闻事件,任务完成得不错.总得侃侃自己怎么“不容易”云云。但是,这里我想介绍的,却是其他媒体的一些记者采访时引起我的诸多新感触、新发现,即先  相似文献   

20.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天,举世瞩目。浙江在线新闻网站,作为国内少数几家参与现场报道、并唯一有记者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地方网站,在此次报道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成效显著。在"神七"发射的采访报道中,浙江在线派出两名特派记者,行程万里,深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后10天,共发回图片63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