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笔者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主题为“音乐倾向”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所设的10个调查栏目中,“我最喜欢音乐老师”和“我很喜欢上音乐课”率只占14.7%;“我最崇拜偶像歌星”,“我最爱唱流行歌曲”率却占到了82.1;“我很喜欢教材中的歌曲”率只有20.6%.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他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一些歌星和及其所唱的歌曲,而对音乐课上教师所讲解、教唱的乐曲和歌曲则反应冷淡.从一名音乐教师的角度来深刻反思这种现象,发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课程表上,你要问我最喜欢哪门课,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音乐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音乐老师很"特别". 在我们的印象中,音乐老师都是长得好看、穿着漂亮的年轻女老师,而我们上第一节音乐课时却来了个男老师,长得又高又大.我感到很特别,同时一下子对音乐课失望了.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日在所任教初二年级中抽样调查年级五分之一的学生,问卷结果显示:在音乐、体育、文学和美术及电脑等项目中,表示"最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两成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欧美及港台的流行歌曲并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歌星,而对高雅音乐喜欢的却只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多年,对小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学生反映,他们不爱唱课本中的歌曲,认为课本中的歌曲老套,不好听,而喜欢当今流行的诸如周杰伦、羽泉组合等歌星演唱的歌曲。在网上也曾看到一篇调查文章,看到一个个学生都那么讨厌音乐课,对音乐课是想爱不能爱,看到他们那么幼小天真的的心灵里充满了对音乐课的无奈……  相似文献   

5.
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对于儿童来说,音乐情感与形式几乎都能诱发其天然的审美冲击与兴趣,但是有的教师却在音乐教学中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上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弹琴、教唱,学生学唱、练唱,老师讲、学生听。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就变成了一些孩子的“自玩儿”课。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能使儿童在充分的体验中既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呢?一、师生情感交融,让爱温暖孩子的心我们是教师,是为…  相似文献   

6.
张蓓莉 《教师》2010,(30):37-39
音乐老师在很多学生眼里是副科老师,音乐课存很多老师的眼里也是一门“玩儿的课”,没什么讲的,而真正要把音乐课“玩转”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特别喜欢音乐。我感到音乐中包含着许多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美好的东西。因此,我常常沉醉在音乐之中。我觉得:我这样是幸福的,但这幸福还不能使我满足。我认为:当学生遇上我,能够被我的课所吸引,这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7.
杨丽玲 《班主任》2023,(1):46-48
<正>“小鑫从音乐教室回来后边哭边发飙,把桌子都给踢翻了。”学生们一窝蜂地跑来汇报。原来,音乐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们最喜欢听谁的歌,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喊出自己喜欢的歌星名字,其中就有鹿×。于是,老师接着问:“你们觉得鹿×帅吗?”不知谁说了句“鹿×就是一个变态”,结果惹恼了小鑫,因为他是鹿×的“超粉”。  相似文献   

8.
陆蓓蓓 《成才之路》2010,(35):27-28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但从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来看,许多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真正喜欢音乐课的人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很多人因考试压力而有所放弃,逐步丧失对青乐课的兴趣,其本质并不是对音乐不喜欢;二是音乐课中没有他们喜欢的音乐、喜欢的学习方式、喜欢的音乐老师。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程标准》谈到: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只为了上课而上课,使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每节课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音乐课成为了一些学生的“自习课”和“睡觉课”。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呢?  相似文献   

10.
张颖 《新疆教育》2012,(23):181-181
愉快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老师讲授,乐意去接受新知识,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小学音乐课存在的种种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如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教材内容在艺术性方面与思想性方面有一定的深度;还有的把音乐课看成“小三门”之一,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认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不把音乐课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看待,仅仅把音乐课当成繁忙课程中间的休息和放松。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基础的审美观和发掘他们对音乐的潜能呢?本文拟从愉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吕华英 《考试周刊》2010,(22):227-227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在教学上走人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每节课如此,千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便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2.
高中音乐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没有任何优越感,上好音乐课就很不容易了,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原因,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教学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课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弹唱,学生学唱。每节课如此,干篇一律。久而久之,学生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不再与老师积极配合,音乐课也就成为了一些学生的“休闲课”和“玩儿课”。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在音乐教学中又如何能让学生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对此,我略有想法。  相似文献   

13.
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音乐教师,笔者经常听到的一些话是:“音乐课是杂科、豆芽课,我不爱上音乐课,我五音不全,我不喜欢跳舞,老师要我参加跳舞,我爸不让参加,怕影响学习,音乐课反正不考,我不感兴趣。”而这些,必将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因此,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新课程标准实行下,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进行改变提高。那么怎样让学生们在音乐课中尽情感受音乐课给他们带来的愉悦,怎样让学生们爱上音乐课,便是我们每个音乐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到底想不想上音乐课,他们想上什么样的音乐课?在一次音乐课上,我作了一个尝试:"同学们你们心中的音乐课、音乐老师是什么样的?请把自己的看法写下来!""我心目中的音乐课的课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同学们快快乐乐的!""我心目中的音乐课是多姿多彩的,同学们可以尽情地展示才艺""我心目中的音乐教师是和蔼的,我心目中的音乐老师是有爱心的,我心目中的音乐老师是善解人意的."  相似文献   

16.
今天,聆听了五年级的一堂音乐课——学唱“凤阳花鼓”。上课伊始,老师就以倾注强烈情感的“范唱”将学生带入以往民不聊生的安徽凤阳;临近下课,老师又在师生互唱的过程中,以声情并茂的“范唱”诠释了新时代“凤阳花鼓”的内涵,激起了学生对今日美好凤阳的无限向往。我清楚地记得,自小学开始,我就喜欢上音乐课,尤其爱听且极其佩服音乐老师的“范唱”。记忆中,音乐老师每教唱一首新歌,“范唱”是必不可少的。自从录音机以及后来的音像视品普及以来,“范唱”被悄然打入了“冷宫”,退居“二线”了。上音乐课,老师只要按动一下键盘或轻点鼠标,动…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们上音乐课啦,老师还教了乐理知识呢!”承德市双滦区中营子小学学生于泽鹏放学后一进家门,就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妈听后感到很奇怪:中营子小学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规模小、教师少,多年来根本没有专职音乐教师。音乐课往往由其他教师代课。甚至被改成自习课,而教习乐理知识,就更是不可能的事了。经追问,妈妈才得知学校里来了新老师专门教音乐课。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在读一些音乐刊物时,发现很多文章都在感慨:学生喜爱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些学生有指高中、初中,甚至小学生的,并附有了大量的、充分的统计数据。这样看到了数篇,心中难免有些疑虑,难道真是如此吗?于是趁这次下小学学习的机会,自拟了两个问题:1郾喜欢音乐课吗;2郾你是否满意现在的音乐课。答案很快出来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第一,请老师不要老是唱课本上的歌;第二,我们喜欢《动画音乐》及流行音乐;第三,留点时间给我们自由表演。由此看来,我们的学生是喜欢音乐的,但有些不满于现有的音乐课,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渴望了解社…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变了过去音乐课以体系化的学科知识为教学中心的基本理念,注重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体验,通过音乐的审美过程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音乐课明确而坚定的目标。音乐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学生的音乐创造。同时还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加强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性尝试,进行多元文化的民族音乐教学。通过尝试几种新的音乐教学模式:篇章式歌唱教学课、“歌星”演绎式歌唱课、主持人式欣赏课、音乐剧式综合课等。使我们的学生们在音乐课堂上真正能够走进音乐之中,真正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宋海燕 《成才之路》2012,(11):16-17
正每当我上课的时候,还没有走到班级门前,已经有同学迎上来了,并高兴地告诉大家:"音乐老师来了!""我最喜欢上音乐课了!"……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当听到这种稚嫩而又热情的声音时,我就会打心眼里充满自豪。学生喜欢我的课,源于我平时的努力,是我给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成功,让他们有了自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能不能及时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