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讲话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指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大学生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的道德素质,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因此,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自律问题进行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青年学生的成人成材关乎国家的未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高校是引导青年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战场,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政治心理产生了复杂且深刻的影响,对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要应对新的挑战,有必要创新思政教育方式,在宣传、组织、平台等方面与时代结合,抢占网络思政教育的高地,引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入手,探究了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提高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爱国运动 ,它所产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曾对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无论从政治层面或思想文化层面分析 ,五四爱国精神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具有重大的思想意义和精神价值。在当前国际风云变幻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 ,爱国主义仍然是推动中华民族进步、决定祖国前途命运的最重要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特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由于当代大学生不同生活背景、时代特点,在爱国主义、个人价值取向上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从而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虽是短瞬之间,但五四精神仍然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用五四精神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引导他们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民主观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变革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更好的担负起振兴国家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责任担当意识强弱,不仅关乎个人的健康成长成才,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本文阐述了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必要性,探析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一种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是国家意识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毛泽东爱国主义的时代性内容,阐述新世纪新形势下,它对当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的基础作用,希望他们能够感同身受祖国的沧桑坦坷,民族的艰辛危难,彻悟国家之于民族的意义,勇于承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着丰富的内涵,加之新时代大学生呈现出新的特点,使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尤为重要。文章从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出发,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分析了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国家观念,明确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有关爱国主义的误解和偏差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继而通过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达到爱国主义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大学生是国家宝贵人才资源,其思想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于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达。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担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他们处于正确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通过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的基础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青年学生,不断培育大学生的公共意识,从而满足高校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的动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源泉。当代大学生作为民族发展的希望,只有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根据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及实际需要,把握民族精神的发展内涵,才能够让当代大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更好地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工程。高校辅导员应走进学生的心灵,关心爱护、理解信任、交流沟通、注重实效,以高度责任感,深入细致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高校辅导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国家的发展大计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培养大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责无旁贷,尤其应当将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予以对待,优化辅导员队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大学生爱国教育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爱国主义教育要与时俱进,本文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爱国教育存在值得改进的地方。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五个方面加强进行。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进而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履行好"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自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总体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亟待提升。高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在质量提升的主渠道、载体、动力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途径,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优秀人群,他们的品德素质高低,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将直接影响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代大学生强调自我价值和个体意识,注重个人奋斗,追求民主平等,思想道德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德育工作者应增强学生自我塑造的欲望,鼓励学生在一定道德标准指引下发展自己的个性,同时采取德育和智育互相渗透的办法,让学生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社会道德准則和行为规范的影响,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前途命运。由于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状况、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与时代发展不符、转型出现困难等问题。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与培养目标有所脱节、全方位全过程落实不够、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有待加强等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思想、价值、信仰等教育功能,转变“工具化”“理想化”“神秘化”的认识观念,注重人文关怀、道德品质、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