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老人·老牛     
有人说,老人是老牛,老牛是老人。老人古铜色的脸上爬满了一道道又粗又深的鱼尾纹,两只粗糙的大手长满了老茧,让人仿佛看到了那千年古树。老牛有过很多崽,已经没有了多少冲劲,一双和善的大眼睛里写满了与老人度过的苍桑岁月。老人与老牛生活了三十多年,老人从来没有抽打过老牛,老牛感谢老人,老人喜欢老牛。那一年,天很荒、地很凉,老人依依地离开了老牛。那一天,没有牵着老牛去吃草,老牛不愿挪动一步,一直望着老人居住的地方。七天后的那个晚上,大雨过后。老牛看着地上那小溪流——那是老牛的眼泪汇成的。屋檐上滴下老牛的心流…  相似文献   

2.
在非洲的一片森林里,住着一位老人,老人一辈子以打猎为生。一天,老人照例扛着猎枪出门,走不多远,便看见不远处的一只野山羊,老人习惯性地举起猎枪,就在扣响扳机的一瞬间,野山羊跪下了,老人愕然,但子弹已经穿过了野山羊的胸膛。老人带着猎物回到住处,开始解剖,刀子划过野山羊的肚皮,老人惊呆了,原来野山羊的肚子里有着它的孩子。看着眼前的母子,老人无语,默默地掩埋了这母子俩,连同自己的猎枪。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的相约夕阳红栏目的“让好人一生平安”专题节目中看到了这样的报导:有一个姓刘的老人,生活并不是特别富裕,但他却用爱心资助了很多学生。消息传开后,数不清的贫困生写信给这位老人,希望他一定出资帮助他们上学,很多人都在信中说自己有多么的困难,还将县、村的困难证明一并寄来,以表明他们非常急需老人的资助。更有甚者,为向老人要钱就呆在老人家里拿不到钱就不走,就这样呆下去。节目录制的那一天,刘老人的位子是空着的,因为刘老人病了。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当老人病倒在床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曾受他资助的…  相似文献   

4.
岁月     
老人一动不动地坐在河边。河边有一段木头,这是一棵干枯了的树桩,老人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也像棵树桩。但老人绝不是一棵树桩,有孩子走到河边来,老人就活了,老人会开口跟孩子说:“小孩子莫到河边来,危险。”孩子看看老人,走了。经常有孩子到河边来,这些孩子都听过老人的声音:“小孩子莫到河边来,危险。”在老人的声音里,孩子会离开河边,走得远远的。一天一个孩子没走开。孩子走近了老人,孩子说:“爷爷,你怎么天天坐在这儿呀?”老人说:“爷爷老了。”孩子说:“老了就该到河边来吗?”老人点点头。孩子不屈不挠,孩子说:…  相似文献   

5.
老屋     
老屋真的很老了。即使在农村,也很少有这样的屋子留下来了。听村里人讲,许多年前,老屋中住着一位老人.老人和老屋一样苍老。黄昏,老人常常搬一张椅子,在门前坐下。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轨迹运行着,老人就一天天地苍老。老屋门前有棵很大很大的树,老人就常常看着那棵树发呆。余晖透过树叶照在老人脸上,老人的表情很复杂,似乎是无奈,又似乎是绝望。除了老屋,没有人知道老人在想什么。老人似乎期待着什么,又像是一天天地熬着她剩下的日子。[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对于《老人与海》,传统的分析大多数对老人的硬汉性格持肯定态度。而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老人桑地亚哥的潜意识中实际上存在着深深的自恋情结。如果说老人是一个胜利者的话,是因为老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捕到大鱼,并在其后与鲨鱼进行了殊死地搏斗。那么,在老人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是什么支撑老人取得胜利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应是性生命力。老人的成功是由于性生命力的转移。老人没有转移的对象,于是最终转移到了自身,产生自恋。  相似文献   

7.
3月3日下午,垡头二小七名小志愿者来到垡头托老所进行慰问。在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孩子们便忙活了起来:扫地、擦桌子、给老人捶背、陪老人聊天等。之后,七名小志愿者还为老人们表演了他们精心准备的小节日。一场简朴而用心的节目,老人们看得非常入神,一会儿鼓掌,一会儿说英语,一会儿接收礼物,真是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8.
稻草人     
他是一个名叫卡达的稻草人。卡达的生命是一位孤身老人赋予的。稻子收割了,老人便用草扎了一个稻草人。老人用一块旧抹布给稻草人做了一身衣服。虽然小但很精致的对襟小褂,虽然肥但合身的短裤。老人还用藤草给它镶上了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又用稻草做了顶帽子给他戴上。稻草人眨眨眼睛,从此有了生命。老人笑了,给他起名叫卡达,在那以后的日子里,卡达成了老人惟一的伴儿。春天,卡达被老人安置在田边,卡达醉了,为那世间最和谐的图画:只有天才有的蓝,只有麦田才有的绿,只有风才有的自由,只有乡村才有的闲适的恬静。在以后的日…  相似文献   

9.
当年轻恋人花前月下、海誓山盟时,独身老人也在追求自己的爱情。老年人婚恋由于要遭遇疾病、金钱、子女和传统观念的种种挑战,他们的爱情难度更大。有些老人能找到幸福,有的老人却品尝了爱的苦涩。  相似文献   

10.
丁勤 《老年教育》2006,(8):26-27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不是比谁对老人孝顺,反而比谁对老人不孝。(2)依赖心理。子女多了,子女之间有某种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地说:“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有些子女看到父母老了,病也多了,不能帮助自己做事,反而给自己带来许多经济、生活上的负担,进而嫌弃老人。  相似文献   

11.
兰云 《老年教育》2007,(9):28-29
我家是个大家庭,双方4位老人都会分时段与我们同住,都说与老人难相处,我们家却相处得十分融洽。在家时我对老人常说“十句话”,说得老人心里热乎乎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丁勤 《老年教育》2006,(10):28-28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子女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子女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产生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有些子女看到父母老了,病也多了,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反而还给自己带来许多经济、生活上的负担,进而嫌弃老人。  相似文献   

13.
路如蛛网,老人端坐蛛网中央。远远地,一个黑点在网上移动。渐渐地,近了,近了,老人看清,那是一个魁伟英俊、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年轻人着一身牛仔服,穿一双登山鞋,背一个旅行包,拄一根铁拐杖,正急急地向老人靠近。  相似文献   

14.
郑尧天同学提出的问题,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小镇的路口坐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孩子。一辆搬家的车停了下来,一个人走下车来问老人:“这个小镇怎么样?”老人问:“你来的地方怎么样?”那人回答:“那个地方糟透了!人们自私、尖刻、互相利用、不懂得帮助与尊重别人、没有同情心,我一天也不想在那里待下去了。”老人平静地回答:“这里和你们那里差不多。”又一辆搬家的车停了下来,一个人走下车来问老人:“这个小镇怎么样?”老人问:“你来的地方怎么样?”那人回答:“那个地方好极了!人们相亲相爱,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每天欢…  相似文献   

15.
魏琴 《辽宁教育》2007,(7):90-92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相似文献   

16.
《父母必读》2013,(2):128-129
我家是复式结构,厨房、客厅等主要活动区在一楼,伊宝在二楼的卧室里睡觉。我在家还好,要是家里只有老人的话,经常会听不到宝宝的哭声,伊宝可能要哭很久,这让我特别心疼。而且老人上楼、下楼活动也不方便,所以我就给宝宝买了辆可躺、可坐的两用婴儿推车,当然特别注重的就是推车的空间绝对宽敞和舒适。这样,只有老人在家时,就可以让伊宝躺在里面在一楼睡觉了。老人带宝宝出去晒太阳时推着也很方便。  相似文献   

17.
有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们有些麻烦。每天顽皮的孩子总要聚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威胁,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但都无济于事。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来劲,石头扔得更欢了。出于无奈,老人将孩子们召集起来,说:“我慢慢喜欢上了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为此我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扔石头的报酬。”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老人这一新奇的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孩子们一块钱。随后,老人试探着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财政上有些困难,每…  相似文献   

18.
陈明华  秦志强 《师道》2003,(4):29-29
有位老人与邻里的孩子们有些麻烦。每天顽皮的孩子总要聚到他这里,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过各种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威胁,打电话给孩子的父母,但都无济于事。相反,孩子们似乎更加来劲,石头扔得更欢了。出于无奈,老人将孩子们召集起来,说:“我慢慢喜欢上了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为此我愿意付给你们每天一块钱,作为扔石头的报酬。”孩子们欣然接受了老人这一新奇的提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也如约付给孩子们一块钱。随后,老人试探着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财政上有些困难,每天只能…  相似文献   

19.
眼前的杨方笙老人,矍铄、敏捷,一点都不显老态,可他已经是80岁的老人了,2004年心脏还动过大手术呢。  相似文献   

20.
陈援 《下一代》2011,(1):1-F0002
每年春节前,党中央都要在人民大会堂为革命老前辈召开团拜会。2009年团拜会上,一位高龄老人迈进主会场时,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迎上来向老人亲切问候,饱含深情地对老人说:“您是新中国革命的见证人,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祝您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