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期刊编辑活动是以选择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目标,以组织、选择、调控、传播、教化为己任,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实践活动,因而包含着一个编辑价值和编辑价值观问题。本文拟就如何理解和培养期刊编辑价值观(以下简称“编辑价值观”)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编辑价值观的实质与制约1.编辑价值观的实质及体现谈编辑价值观首先不能不了解什么是编辑价值。编辑价值是编辑主体与客体(文稿)相互作用的结果。确切地说,是编辑工作者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效益。它是由精神产品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所决定的。期刊编辑价值观就是一种以主体价值标准为尺度的评价性认识,换言之,就是编辑对文稿进行科学评价的观念体系。编辑的这种价值观念是特定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观凝定,是对编辑工作形成的价值关系的理性概括,也是编辑对个体经验和群体智慧的自觉总结。这就是编辑价值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出版物市场的状况,编辑工作以何为出发点,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也是需要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来共同寻找的。市场经济的建立,给出版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一方面,要把出版物推向市场,使出版物的生产过程实现正常运转和良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出版物精神产品的特殊属性,其文化功能和文化属性不能因经济规律而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工作作为传播人类文化,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精神产品的事业,面对目前的出版物市场,是不是应该努力寻找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结合点呢?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从旧的体制到新的体制,编辑工作也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但无论怎样,精神产品的生产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价值取向。编辑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使自己的产品是高质量,高品位和健康、有益的。伪劣的物质产品会坑害众多消费者,质量低劣、内容不健康的精神产品同样会给读者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极为不好的影响。这种负的社会效益是无法用经济价值来估量的。精神文明的建设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就决定了编辑工作应以出版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出版物为准则,在经济  相似文献   

3.
张斌 《青年记者》2012,(32):38-39
期刊编辑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出版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期刊编辑只有不断提升创新意识,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创新性编辑工作,才能更新编辑观念,开拓新选题,创造性地加工稿件,以刊物独特的个性吸引读者,从而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为社会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出版单位创造出整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概念和本质关于什么是创新有很多种解释,但目前较通用的关于创新的广义的概念是:"创新是指通过创造或引入新的技术、知识、观念或创意造出新的产品、服务、组织、制度等新事物并将之应用于社会以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等。"  相似文献   

4.
从产业意义上来讲,期刊是期刊出版者的产品;而在经济学视域下,产品则足劳动者生产劳动的价值体现,是生产经营者获取效益的终极目标.当今在对期刊发展的探索中,由于缺失产业经济学的审视,导致许多认识误区和错位.作为参与"精神文化产品"的加工、制作整个过程的编辑,他既是构建精神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这个"产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劳动者,或者说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5.
期刊形成过程事实上就是编辑工作者创造性价值的体现过程,编辑工作者通过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价值,推动期刊各项工作的顺利发展,形成质量高、价值高且有特色的期刊。期刊是大众媒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大读者的精神产品,其生存与长期发展离不开编辑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编辑是期刊出版的核心环节,说明编辑工作者主体实践活动在期刊出版中的重要性,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期刊编辑工作者是否具备创造性精神,是否能够发挥其创造性价值,是期刊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期刊编辑工作者创造性劳动是其在期刊编辑中预见性及创建性  相似文献   

6.
编辑工匠精神既是编辑业界的一个现实性问题,也是一个理论性命题.编辑工匠精神的本质是媒介产品的精品意识.编辑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好的编辑制度.通过编辑规范和制度来约束编辑行为,引导编辑价值取向,真正地打通编辑主体建设的旋转门,才能实现编辑主体建设的内外结合、有机统一和相得益彰.好的编辑生态文化是倡导编辑工匠精神的前提.只有建设真正以编辑主体为本位、以编辑质量为导向的编辑生态文化,编辑工匠精神才能成为编辑主体对精神价值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7.
科学研究的个体劳动成果能否成为社会的产品,进入社会文化的流通网络,实现价值,需要编辑对其进行必要的产品检验。这就是鉴别、审理工作。 从本质上讲,鉴审就是编辑对来稿(精神产品)的科学研究过程,也就是编辑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编辑思想对精神产品进行评价和选择的过程,同时也是代表社会需要对即将进入传播领域的精神产品的社会价值进行衡量、认定的过程。 那么,编辑对史学论文如何鉴审呢? 史学论文也是论文。它具有学术论文的共性,所以,鉴审一般学术论文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史学论文。例如要鉴审稿件的选题有没有学术上的创新价值,看它是否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或新的研究角度。要鉴审论点的价值。看是否提出了独到见解,也就是“发前人所未发,说前人所未说,立前人所未立,证前人所未证。”即使提不出新见解,也应对前人的某些观点有所发展,有所延伸,讲出些新的道理,使其更加完善严谨,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学界的既成定论提出质疑,通过商榷将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也体现了论点的新意,要鉴审材料的价值。看材料是否新鲜。是否充实,是事实的全部总和中的材料,还是不  相似文献   

8.
编辑导向是指编辑根据社会的需要,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文稿进行选择和优化,引导文化生产和消费,推动文化的发展,提高人们素质的过程。在当今数不胜数、良莠并存的信息大潮里,如何帮助读者辨别精华与糟粕,不断提高我们的民族素质,编辑的导向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从中介地位看编辑导向作用 作者作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读者作为精神产品的消费者,其关系也正如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一样,是一对又联系又对立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作者与读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读者文化需求的满足仰赖于作者的创作,作者的精神产品的价值又必须通过读者的文化消费,被读者接受而实现。另一方面,作者与读者又是矛盾对立的。作者的创作总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或专业专长,且常常是表达个人的感受和信念。读者却不是全盘接受作者的产品,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其所需,择其所好。因而作者的产品可能不符合读者的需要而被淘汰,同时读者需求不为作者所  相似文献   

9.
论审稿的意义和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书稿,一个刊物的编辑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是审稿。审稿是按照期刊的性质、方针、指导思想、任务、要求,决定文稿的优劣和取舍,是对即将投入社会传播过程的精神产品作质量上的把关。它是编辑水平的具体表现,也是对编辑素养、编辑道德的一种全面检验。本文拟就审稿的三个问题作些探讨。一、审稿是精神生产不可缺少的内在环节精神生产是一种由个体或若干个体结成的群体,通过脑力劳动进行的一种特有的劳动方式。这种劳动方式的主体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往往从个人的素养和个人所理解的社会需要出发,按照个人的理想、信念、爱好、特长、价值标准去搜集、选择、整理古今中  相似文献   

10.
作为市场营销因行业分类而产生的一个分支,期刊营销具有市场营销的重要特性一市场功利性,它需要通过销售期刊产品来获得利润,其价值取向是以利益为重的。但是,期刊作为媒介产品,又具有媒介的传播特性,需要考虑读者的精神需求,期刊营销就呈现出复合性的特点:既具有精神产品的价值性,又具有物质产品的商品性,一方面卖期刊,另一方面卖出版价值与精神文化;既需产品营销又需广告营销与品牌营销;既要关注传播效果又要关注经济获利;既要重市场效益又要重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价值取向问题是图书编辑工作者在编辑实践中无法避免、也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刘杲同志在今年2月召开的中国编辑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谈到:"编辑活动的基本要求,是对准备传播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加工.选择的价值取向不外两个方面:文化价值取向和商业价值取向.如何根据不同情况正确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这个问题一直使许多编辑人员感到困惑."编辑活动的价值取向问题,对出版社而言,是决定出版社生存状态和发展方向的首要问题;对编辑人员而言,是决定自己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定位、在图书市场角色定位、在出版社内部角色定位的决定因素.笔者对此体验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12.
科技期刊编辑的公正意识与出版公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司顺奇 《编辑学报》2011,23(5):393-394
通过对编辑出版过程中各种利益的揭示与分析,认为:编辑的价值取向和公正意识的建立是期刊质量建设的核心,是编辑出版公平环境建设的推手;确立编辑的主体意识和发挥编辑的专业精神,同时加强编辑的道德约束和编辑部的制度约束,有利于科技期刊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编辑出版环境中健康、持久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苏大军 《报刊之友》2011,(7):127-128
编辑的职业素质决定着出版业的发展,决定着期刊的质量,同样也决定着编辑本身的发展前途。编辑职业肩负着传播先进知识和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宣传正确、崇高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以及促进交流、影响的重任。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代社会对编辑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苏大军 《今传媒》2011,(7):127-128
编辑的职业素质决定着出版业的发展,决定着期刊的质量,同样也决定着编辑本身的发展前途。编辑职业肩负着传播先进知识和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承担着宣传正确、崇高的价值取向和理念以及促进交流、影响的重任。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代社会对编辑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从编辑是“无名英雄”而引申到对编辑社会作用、职责的研究,已经有了不少议论。现在有同志提出:《编辑是精神产品的质量检验员》,从某种意义上,编辑工作对创作工作的制约,对精神产品进行问世前的检验,是社会所赋予编辑的分工和职责。  相似文献   

16.
人类在创造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也创造了产品的审美价值。精神产品是满足人类精神生活需要的,编辑工作是人类精神生产领域的重要环节,显然更需观注自身的审美功能。所以,编辑在遵循编辑工作客观规律的同时,还必需充分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活动;而着重从统一点来考察编辑工作,研究编辑审美活动过程、编辑审美的心理特征、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编辑审美价值形态等,就构成了图书编辑美学的主要课题。编辑审美活动过程审美活动是人类从精神上感受和把握现实的一种特殊方式;编辑审美活动则表现于作为编辑主体的人对编辑客体进行美(丑)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变得更为便捷,大众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时代的进步,使得受众对报纸编辑的影响逐渐增大。受众实际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心态也在持续地变化,其思维方式与心理需求有了全新的特点。但是,报纸编辑目前的发展速度相比受众实际的价值取向与心态需求的改变还是非常缓慢的。对于以上难以同步的问题,报纸编辑要寻找更好的方式来解决,促进我国报纸行业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编辑意识、策划意识、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闯 《编辑学刊》2002,(3):39-42
编辑活动作为历史的产物,是人们意识到精神生产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尖锐矛盾时才产生的.我们知道,任何形式的精神生产都是一定社会形态之下的精神生产,它离不开社会制度与社会形态的制约,精神生产从本质而言是个性自由的,它在实践中有其主观随意性.但精神生产同时又必须是社会化的.精神产品只能来源于社会,并且必须为社会所认同,社会存在对精神产品具有质的规定性,这就是精神生产的个性自由与精神产品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编辑实践中最基本的矛盾,所有的编辑劳动都是围绕着这一矛盾的解决而进行的,所有的编辑理论也是围绕着解决这一矛盾的实践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期刊编辑的工作职责就是把稿件转化为出版物,即把作者个人的智慧成果转化为社会文化产品。这一工作是社会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期刊内容、品位如何与期刊编辑的责任意识紧密相关。期刊编辑责任意识强,其编辑稿件的思想境界艺术、理论水平、文字水平就必然高,也不会出现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反之,其所编辑稿件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期刊编辑应具备哪些责任意识呢?一、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是指期刊编辑编发稿件时要充分估计到自己所编发稿件的社会影响如何,是否会出现负面作用。如果文章发表后会给社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就应坚决不发。这就是期刊编辑应有的社会责任意识。因为,社会是每个人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离开社会,个人的发展将无从谈起。所以,期刊编辑编发稿件时必须对社会负责任,不能不考虑所编发稿件的社会后果。一味随心所欲地编发稿件,必然会产生负作用,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动乱。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如前几年个别杂志刊登有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文章时,由于编辑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对于所发稿件没有认真审查,出现了侮辱少数民族风俗的文字,从而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事件的出现,从根本上说就...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的编辑思想和教育思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叶圣陶的编辑精神体现了他对编辑社会价值的长期追求、对编辑职业价值的终身守护和对编辑职业的无限热爱。叶圣陶"为读者服务"的编辑思想要求编辑做有心人、做用心人、做知心人。新时期,学习叶圣陶编辑思想和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期刊编辑专业成长,要求教育期刊编辑首先要懂教育、要有熟谙和驾驭文字的能力、要严谨治学并不断促进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