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升学为志愿求得更高学历的青年开辟了发展之路,为高等职教输送了生员。它有利于满足中等职校部分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推迟就业时间和维护社会稳定”,对口升学对中职具有有效的拉动作用,但由于我国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在教育发展中还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职业教育体系等原因,导致“对日升学”开始变形变质,使中职可能发展为“应试教育”的又一模式。中职“应试教育”的现象和倾向以及不良影响表现在:1、在组织“对口升学”教学中,不是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而是根据升学需要随意压缩或…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升学为志愿求得更高学历的青年开辟了发展之路,为高等职教输送了生源.它有利于满足中等职校部分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推迟就业时间和维护社会稳定”,对口升学对中等职教具有有效的拉动作用,因此,也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但由于我国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在教育发展中还  相似文献   

3.
论点摘编     
对“对口升学”后中等职校何去何从,职教理论界有三种认识和看法:一是“应试教育论”,二是“着重就业论”,三是“同时兼顾论”。持“应试教育论”者认为,实行“对口招生”后,中等职校应该像普通高中那样,实行“应试教育”。其结论是把中职教育当高中教育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应再是没有升学压力的教育,而应是以升学为最终驱动力的富有竞争性的“应试教育”。持“着重就业论”者的观点恰恰相反。认为“应试教育”在中职教育中根本行不通。中职教育应该真正瞄准市场,坚定不移地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上下功夫,在“着重就业”上下功夫。持“同时兼…  相似文献   

4.
一、职教理论界对“对口升学”后中等职校发展的看法 总的来说,对“对口升学”后中等职校何去何从,职教理论界有三种认识和看法:一是“应试教育论”,二是“着重就业论”,三是“同时兼顾论”。 持“应试教育论”者认为,实行“对口招生”后,中等职校应该像普通高中那样,实行“应试教育”。有论者曾撰文指出,“目前中职培养目标,往往都还停留在传统的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上,较多的追求即时顶岗和动手能力,而较少把学生的升学要  相似文献   

5.
杜成果:今年,国家大幅度地扩大高校招生计划,使本来就“发烧”的“普高热”更加升温,而报考中等职校的考生人数则急剧下降。中等职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各出奇招,其中在“对口升学”上做文章,便是比较有效的一招。有的中职校甚至放弃实习教学,削减专业课时数,办起了“2年高中课程、1年专业课程”的所谓“2+1”实验班,实为“对口”应考班。诚然,国家在今年的高考扩招计划中拨出了10万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各省也相应地增加了对口升学的人数,这无疑给中职毕业生注入了一剂兴奋剂,也为我们中等职教增添了活力。但是,…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对口升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口升学为更多的职校学生提供了一条光明的出路,它不仅可以缓解中等职校的就业压力,完善中等职校师资的结构,同时也向高等职业教育输送了大量的有用人才。一、对口升学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之一:盲目追求升学率,忽视培养人才。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在教学中不是根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口升学制度的实施,各有关高校纷纷向职校生敞开了大门。许多职业中学在专业建设、教学组织、课程安排上都紧紧围绕对口升学进行,大有重蹈“应试教育”复辙的意味,此种现象值得人们警醒。第一,关于对口招生中的操作技能考核问题。对口升学中实行操作技能考核制度,即职校毕业生必须首先参加职业技能考核。作为职业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职业技能考核应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加强作用。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职业技能考核却对职业学校教学向“应试教育”转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在对日升学操作技能考试中,只…  相似文献   

8.
周如俊 《职教论坛》2003,(12):32-33
从2003年开始,江苏对口高考招生大部分专业将试行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考试的办法,即实行“3+X+1”考试科目设置方案:“3”即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文化课;“X”即专业基础知识综合,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规定的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专业知识,并在命题中增加综合知识题型;“1”即一门专业综合技能过关考试。这样的对口高考“3+X+1”模式必将成为对口升学的一种科学考试模式,它是职校素质教育走向深入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新一轮对口高考改革的方向,这有利于克服目前中等职校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倾向,保证职校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中职教育的对口升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新建中职学校的师资问题,但对农村职业教育却是无意插柳柳成荫,使农村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90年代为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对口升学力度进一步扩大,但一直维持了以专科为主的基本格局,即使这样,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短暂的繁荣。然而,随着我国适龄人口高峰的过去,在普通高中资源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推进等因素作用下,对口升学的价值很快就降低了。由于对对口升学的依赖,中职教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既没有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锻炼一批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当对口升学难以支撑时,转型发展显得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衔接方式,主要采用“对口升学”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对于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大力实施“对口招生”等人才培养模式,促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衔接,使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1.
陈菊 《当代教育论坛》2005,(11):140-141
一、职校女生的基本现状随着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的兴起,相当一部分学校瞄准了对口升学大做文章,因考设课,使国家的这一举措又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的阵地,职业教育的重心产生了偏移,职校中成绩稍好的学生又挤上了另一种“高考”的独木桥,为求升学率,学校和教师给予了更多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部署,针对目前高职从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的两种不同看法,从高、中职校招生现状及其原因入手,从理论和国外职业教育可借鉴的经验两方面,论述高职从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有利于中职校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高、中职教育的衔接,有利于保证职业大学的生源并办出特色,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对口升学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了提高自己的机会,但在对口升学辅导过程中,学校以及学生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摆在很多学校与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多渠道办学成了中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形势下,出现了对口升学班。所谓对口升学班就是招收中考成绩较高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后参加高考,考试科目除外语、语文、数学外,还有一张专业综合试卷。会计专业的综合试卷是由基础会计、统计基础知识、经济法基础知识三门课程构成,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350分。这三门课的分值比例分别是43.4%、  相似文献   

15.
对口升学考试是职业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承担着为高等学校选拔优秀职教人才、指导中职学校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教育方针和政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对口升学考试试题的质量,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高校选拔人才、引导中职学校教学至关重要.由往年河北省对口升学数学试题的分析,可发现针对性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以提升对口升...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要介绍了对口升学的概况,探讨了对口招生中高校层次不平衡、中职学校过分重视对口升学以及技能考试模式存有的致命漏洞,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读中职升学难”这个问题曾经困扰着不少有升学意愿的中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但从今年开始,这个难题已被破解。3月5日,省教育厅在佛山市顺德区召开中高职对口招生试点工作会议,研究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和三二分段中高职连读试点工作的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部分中职学校或高职院校中的部分中职专业转型为以就业和升学为人才培养目标。与之相应,中职语文课程在承担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又肩负起对口升学的重任。重视中职语文课程,改革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才能使"双重任务"下的中职语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秘书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也在改变,为了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对口升学的选拔性,湖南省组织了2010年中职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的修订,作者本人将根据自己参与的工作,分析修订的思路,解读新大纲要求,望能为参加对口升学的考生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覃柳红 《广西教育》2023,(14):22-24
本文阐述中职财经类物流专业就业与对口升学的内涵,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物流专业为例,通过调查分析得知中职财经类物流专业教学现状,从加强“三创”改革、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能力考核与评价、注重校企合作等四个方面,论述中职财经类物流专业就业与对口升学“双轨”并进的教学模式,旨在推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