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1985年,徐召勋教授为安徽大学的图书馆学专业和出版发行专业开设《书评学概论》课程,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次。之后,他把讲稿的一部分整理成书,题名《书评和书评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十年来,徐召勋教授大力提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书评学,并身体力行,《书评学概论》就是他创造性地进行研究的成果。这部专著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论述了书评学的基本理论,构筑了书评学理论大厦的基本框架,绘制了书评学这个新兴学科的总体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我国出版界的一位资深编审和高等学校的两位讲授书评课程的学者先后出版了他们的书评理论著述,那就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徐柏容编审著的《书评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北京大学孟昭晋教授编著的《书评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和安徽大学徐召勋教授主编的《书评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其特点是作者们都力图用章节式版块来构建书评学科的理论体系,进而全面探讨书评历史和发展、书评理论和方法、书评写作和工作的学问,甚至有志于奠立整个“书评学”的学科地位。这些著述的作者们各以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书评实践,殊途同归,共同思考着书评的学术问题,自觉地为当代中国的书评事业添砖加瓦,其精神是可嘉的,成果则是极其可喜的。 分析这三部书的书名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三书书名分别由“书评”、“学”和“概论”这三个词排列组合而成,以致于稍一不慎即  相似文献   

3.
正在新中国图书评论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图书评论家。1988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筹备会上,"大家公认萧乾、李锐、周振甫、舒芜、戴文葆、吴道弘、沈昌文、徐召勋为书评专家,从此,结束了在我国找不到、推荐不出书评专家的历史"。1这几位书评专家中,萧乾、周振甫、舒芜、戴文葆已相继去世。健在的几位仍关心出版工作,并积极进行有关图书评论的写作。其中吴道弘在图书评论这块园地一直辛勤耕耘,他有关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受到出版界广泛好评、关注,对后人有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4.
图书评论学是研究书评现象和书评活动规律的科学。或者说它是研究书评活动的历史、现状、书评现象的本质联系,书评工作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以及书评工作的原则、方法的科学。狭义的书评学,专指书评理论,即理论书评学。广义的书评学,指与文、史、哲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科学。它包括理论书评学(书评学概论、比较书评学等),应用书评学(对书评实践和业务的研究)和历史书评学(中外书评事业史、书评家人物史  相似文献   

5.
建设专业书评系统提高图书利用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馆藏资源的大量增加,大学生在借阅活动中迫切需要专业类图书的推荐和评论意见作为参考,高校图书馆应建立一套资源多样化、内容层次化、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的立体化书评系统,在收集媒体及专家书评的同时,重点鼓励教师和学生读者参与书评活动,既加强互动又使书评更具有参考价值,促进"评"、"阅"循环,提高馆藏图书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伍杰 《出版科学》2002,(3):23-27
20年来,中国书评事业经历了复苏、发展和初见繁荣三个阶段,从有评无论发展到形成独立的书评学。1985年是重要的转折点,此后各级领导更加重视书评,队伍和阵地逐渐扩大,书评数量增多,书评和读书活动相互结合,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王炎龙  黎娟 《编辑之友》2011,(11):20-23
"书评"是书评学领域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概念,它是书评理论研究的基石,是一切书评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是关系到书评事业的发展方向、途径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但迄今为止,书评界、出版界、新闻界、图书馆界等对书评的内涵和外延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为各  相似文献   

8.
书评的功能显而易见,是书的"鉴定书",是读者的"导航之镜",是指导阅读,进行阅读辅导的好方法.在信息和知识爆炸时代书评更显得重要,特别是电子出版物、网络作品、多种载体出版物剧增,纷杂散乱,良莠难辨,书评工作更要加强.充分利用社会书评资料,培养自己的书评家,建立书评阵地,都是图书馆搞好书评工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唯一的专门研究图书发行学的杂志——《图书发行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从1986年创刊至今,已有十年了。这个刊物是徐召勋教授创办并亲自主编的。十年来,刊物在上级领导、联办单位和广大图书发行工作者的关怀、支持下,越办越好。现已出版三十多期。《研  相似文献   

10.
吴道弘编审的随笔<书旅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中,有<我的<书评例话>>一文,其中解释<书评例话>一书的取名缘由道:"是因为书中'例话'部分是一组系列文章,内容比较系统,叙述也较简明,有例有论,就以它代表本书了."  相似文献   

11.
学术图书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资源,由于其书评要求高、难度大,由读者撰写的学术图书书评数量少且缺乏足够的推荐理由和对图书馆有价值的内容评价,较难为其他读者提供信息向导。以重庆大学图书馆自建书评中心的学术图书书评为代表,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书评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与"豆瓣书评"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针对学术图书的"结构化书评",并讨论了其组成的必要构件和结构化方式,以期在降低读者撰写学术图书书评难度的同时,提高这类书评信息导向的效率,促进图书馆更好地挖掘和推广馆藏中有价值的学术图书。  相似文献   

12.
徐雁与书评     
徐雁笔名“秋禾”,现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是一位与书结缘极深,在二十年来的书评阵地上比较活跃的书评家。  相似文献   

13.
伍杰,1930年生,湖南常德人。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局长、《中国图书评论》杂志主编。现为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山路崎岖》、中篇小说《金色的种子》,散文集《点翠集》、《芦苇集》、《溪流》、《花为媒》、《追寻》等。论文随笔著作有《作嫁琐议》、《我的书评观与书评》、《严复书评》、《精神阅读》等;主编有《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小传》、《中国古代编辑家小传》、《中国出版社概论》、《全国书评索引》、《中国百年书评选》、《中国书评精选评析》、《书评三十家》等。自2003年8月起,在《中国图书评论》杂志上发表“书评家与书评”研究系列论文至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文科统编教材的《书评概论》,经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系孟昭晋教授多年的悉心编撰,如今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上市.当我展示着作者题赠给我这位责任编辑的签名本和萧乾先生多年前签赠我的《书评面面观》(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一书,一种学术的兴废继绝之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5.
一编辑出版学的发展概论20世纪80年代,随着编辑学研究的迅速崛起,各高等学府的出版教育也得到了发展。1985年,编辑学专业开始在北大、清华、南开试办,取得了根本性的成就,那时编辑学专业与图书发行学专业同时并存。到目前为止,有40多个高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背景下,构建"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能够进一步提升图书馆学课程德育价值,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方法/过程] 采用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获取"图书馆学概论"课程中蕴含思政内容的数据资料,借助NVivo12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提炼"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对初步研究结果进行两次专家访谈,基于专家意见构建"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结果/结论] "图书馆学概论"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品德修养、专业精神、个人发展4个一级元素,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等15个二级元素,以及道路认同、理论认同等35个三级元素。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字佩弦,扬州人,1898—1948年)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在其文坛学界的同辈中,素以书卷气见称。他写下的那些有关如何读书、书店淘书的随笔和书评书话作品,披露着其内心深处凝重的书文化情结,构成了其笔墨中颇为显著的一个特色。 笔者年来在南京大学教授“书评学”课程的过程中还发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钱亚新(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在图书馆学教育方面的贡献钱先生非常热心培养图书馆学人才。早在1930年,他就在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任教,讲授《索引和索引学》等课程。1941年,到湖南兰田国立师范学院讲授《图书馆学概论》。1946年,被聘为苏州国立社教学院图博系教授后,与汪长炳先生一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出版的北京大学孟昭晋教授的《书评概论》一书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全书结构完整,既是一本论述书评理论的专著,也是一本理想的教材。全书除正文7章外,还有《中外书评作品选读》、《课程教学法献议》两个附录和“参考征引书目”,更值一提的是作者还编了一个此书的“人名/主题索引”,不仅便于读者查检,而且也为其他教材、学术著作的出版开了先河,因为“索引少”是中国大陆书籍出版的通病。 该书之结构特点,首先是它提供的《中外书评作品选读》省去了查找原文作品的时间,可以使读者更好地领会正文中的分析文字;其次是《课程教学法献议》使“书评”课的讲授易于为人们按受、掌握:再其次是书后所附之“索引”,免去了读者查找标注之苦,例如笔者在研究作者与  相似文献   

20.
晚年的萧乾先生在对来访的北京大学师生回忆起当年他组织书评队伍的旧事时评价说:“李健吾是一位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书评家。”北京大学教授书评学的孟昭晋先生也在《书评家萧乾:八十五岁生日之贺》一文中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