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数学是概念、定理(或公式)构建的逻辑大厦,如何熟练地掌握众多的数学知识(定理、定义、公式)并能运用自如地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有的同学将数学定理、公式编成歌诀反复吟诵,以达到熟记的目的。其实我们只要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随时都能独立推导出来,仿佛自己发明的一样,这样就无需死记硬背数学公式,使自己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同时在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加强高中与大学导数知识的衔接,让学生体验导数公式的推导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下文给出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导数公式具体的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3.
乘法公式是初中代数的重点知识.要学习好乘法公式,就要努力做到“七必须”.一、必须弄清公式的来龙去脉弄清公式的来龙去脉,是学好公式的关键所在.例如平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应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弄清数学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是定理、公式教学过程的关键.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猜想、抽象、概括、归纳、类比等发现和探究过程,鼓励学生探索其他可能的解答思路.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公式,才能真正理解,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5.
考试内容(1)正弦定理、余弦定理;(2)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考试要求:(1)掌握正弦定理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2)掌握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  相似文献   

6.
数学公式是学生解题的“拐杖”.因此,我们在教学公式推导时,必须重视其过程,以使学生掌握公式的来龙去脉,从而理解公式、运用公式.在公式推导的教学中,必须注意五忌:  相似文献   

7.
数学公式和定理揭示了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形式符号化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是学生数学认知水平发展的重要学习载体.要学好数学,必须对公式和定理有十分正确透彻的理解,也就是说,深刻理解并准确掌握数学公式是学好数学的第一关,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记住公式和套用公式,而应该弄清公式的来龙去脉及公式的多角度研究,更好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思维能力.一、明确适用范围.注意成立条件任何一个数学公式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的,所以在学习公式时大家一定要对公式  相似文献   

8.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内容,其题型灵活多变,解题途经、解题方法也较多,下面介绍几种解题技巧。1常规解题技巧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共有s、vt、v0、a、t五个物理量。由其基本公式(1)加速度定义式:a=vt-v0t;(2)速度公式:vt=v0 at;(3)位移公式:s=v0t 12at2;(4)常用推导公式:速度——位移公式:2as=v2t-v20。可知,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三个量,就可求出另外两个量。因此,在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目时,一定要寻找(或转化)出题目中的三个已知量。例如,从静止开始运动,表明初速度为零;紧急刹车表明末速度可能为零。两物体相遇而不相碰,表明…  相似文献   

9.
在解析几何中,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大家熟知的。现行初中课本中就有这一内容:各种课本及杂志刊物上对这个公式有不同证法。但大都是孤立地证明这个公式。其实下面三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1)由已知点到已知直线引垂线的垂足坐标;(2)已知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3)求已知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这三个问题中,只有第二个问题有公式可用。其余两个问题用通常的方法计算较繁。本文的目的在于沟通这三者的关系,简明地得出易于记忆的公式,再举例说明其应用。一、公式推导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地位与作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学生在初步掌握代数方法研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后,进一步要求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也是整个教材中唯一一次对点与直线位置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这一节的内容也为后面学习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作准备。2.教学目标:(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及公式的应用;(2)领悟蕴涵于公式推导中的数学思想及简化运算的基本策略,并在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探究的精神,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  相似文献   

11.
<正>学习基本不等式时,不但要弄清定理、推论的推导过程,更重要的是要紧抓住"一正、二定、三取等"去解题,使用时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在运用基本不等时应有"三忌":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中有这样著名的尤拉(Enler)公式 el。COS X + ISltlX. elX-COS X-ISllX由此二式可以椎出 e’+e XOS X=… 2 _XI_-IX S!11X=7..m--. 21这两个公式也称为尤拉(Enler)公式。大家知道,尤拉公式有多方面的应用。本文所讨论的是在三角和定积分方面的应 用,从中我们推导出了一些重要的三角公式和组合公式。另外,利用尤拉公式来计算某 些定积分的值,使这些复杂的定积分的计算变得非常简单。 一、几个三角公式的证明 我们运用尤拉公式和牛顿二项式定理,并借助于组合的性质,推导出了以下一些三 角公式。 定理1.”如果n是自然数,那么,…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高阶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具有形如e~(αX)Z型解的充要条件——定理1,由定理1导出的定理2和定理3及其推论与特例,提供了简捷有效的方法;最后,利用Leibniz(布莱尼兹)公式推导出几类特殊的变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公式,并给出了通解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弄通S=πr~2的来龙去脉,我采用幻灯投影,通过具体形象、指导学生动手动脑,推导出S=πr~2计算公式,把抽象的数学公式S=πr~2具体化。具体作法如下: 一、复习有关知识。在推导S=πr~2之前,必须认真复习下面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出示第1组灯片)。  相似文献   

15.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高中解析几何课本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精彩的公式之一 ,它的推导思路多样 ,方法灵活 .据笔者不完全的资料收集已有十余种以上 ,有几何方法 ,也有代数方法 ,但不是任何一种数学推导方法都能做为教学设计的推导方法 .如代数方法中的用拉格朗日恒等式、柯西不等式、复数等推导方法 ,几何方法中用直线与圆相切的知识推导 ,这些方法都不适合教学设计 .能够选做教学设计的推导方法应满足三个最基本要求 :( 1)求法的发现要符合学生思路 ;( 2 )公式推导的知识要适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 3)从数学角度看 ,思路自然 ,方法、运算简…  相似文献   

16.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中学生解数学题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多数学生只满足于做出解答,不善于抓住关键,寻求简便方法;(2)学生对定理、公式、法则等,不能灵活运用;(3)缺乏训练,口算、心算、笔算不能并用。以下就本  相似文献   

17.
朱炳禄 《云南教育》2008,(12):32-3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公式要让学生弄清推导过程,这是学生学好公式的关键。但学生弄清了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不是就理解了公式并能正确应用呢?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中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其中公式、法则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搞好数学公式、法则的教学,对于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归纳如下: 一、充分揭示公式、法则的产生过程,掌握其来龙去脉,让学生加深对某些本质特征的理解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从何而来?为了使学生掌握来龙去脉,可从几个实例中,让学生发现规律,提出公式。这样有  相似文献   

19.
加法定理(角的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在三角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三角学的一个基本公式。为了深刻地了解加法定理和由它导出的三角公式,必须对定理的一般性(即对任意角成立)有足够的认识。在常见的加法定理的证明方法中,其一般性证明或者推导太长,或者要借助对高中学生来说暂时尚未学过的知识。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它仅仅用到平面上两点P(x_1,y_1)、Q(x_2,y_2)间的距离 d=((x_2-x_1)~2+(y_2-y_1)~2)~(1/2)这一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20.
现行统编教材,关于“扇形面积”的安排是:扇形的意义——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为了使学生弄清弄懂扇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来龙去脉,若按下列程序教学,效果则较好:由分数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