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称美是美学范畴的一种美的形式,它是一种匀称、和谐、均衡之美。《红楼梦》诗词的对称美,不仅仅指它的“形式”表现的对称之美,而且指它的生活内容、思想内涵、哲学思维、艺术追求所体现出来的美质。具体表现在字词的对称美、诗句的对称美、段落的对称美、音律的对称美、思想内容的对称美、哲学思辩的对称美等。  相似文献   

2.
论说文中的理论和文学作品的形象美、意境美一样都是现实美的反映。但形象美、意境美是现实美在感情上的把握,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而理论美则是现实美在理论上的观照,使读者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心悦诚服,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美。它的艺术魅力是一种冷静的思索。使读者在经过一番情的激励之后,静思其中之理,并悟出理想之道。在教材中这种闪烁着理论美的议论名篇是不计其数的。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它从一种具体的表现归纳出自由主义,然后找其根源,分析其危害,反对的理由是充足的无可辩驳的。显示真理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记叙文的语言华丽含情固然是一种美,那说明文的准确、周密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呢?环肥燕瘦,自有美趣。说说明文枯燥,语言上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吧!但是,我认为,说明文的不枯燥恰恰也在此,因为这里有一种科学的美、逻辑的美、理性的美。再结合说明的内容,我们会发现,说明文“物、理”自有动人之处,只有抓住了说明文本身最大的特点做文章,才能挖掘出说明文最大的美趣来。  相似文献   

4.
工艺美术是生活与美学的结合,是物的美化,美化的物。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和精神需求。它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生活美与装饰美、物质与精神、功能与形式相统一的美。它在限制中求自由,是一种不自由性与自由性的辩证统一美。  相似文献   

5.
生命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美,从细胞到个体,从个体到类群,从类群到整个生物圈,无一不体现着各种各样的美--对称美、韵律美、色彩美、线条美;兽性的美、理性的美;斗争的美、和谐的美;甚至是生存之美、死亡之美。可以说,在生物知识的海洋里,所有的一切简直是美不胜收。而生物课上的美育,就是要让学生在摄取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去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命是美好的,从而产生对生命的热爱。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一种关,是一种大美,包括“美政”.亦即政权建设的美一社会和谐的美.是指祥和、美满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反映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诸如互相关心、爱护、团结、友谊.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美。和谐的美,不仪是感性的美,而且是理性的美:是一种参与、融入的美:  相似文献   

7.
如果把墨香飘溢的中学语文教材比喻为一座风景优美的大山的话,教师应当是一名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跋涉攀登,留连忘返。我们既可以让学生感受教材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几大类型的美,又可以让学生享受教材中的优美、壮美、悲剧美等美感形态,还可以让学生享受语言、结构等形式美和形象、意境等内容美。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挖掘美的因素,让学生把握美、追求美、创造美呢?一、在诵读中把握美美本身具有抽象性,但审美对象却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可以感知的。因为,作为审美对象的语文课其内容是显性的。比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中的…  相似文献   

8.
数学的美是一种化美,有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奇异美等,在数学课中进行美的教育,是培养广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必须有数学美的意识,在教学中,用心进行设计,提示数学美的特征,唤起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其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9.
周瑛 《考试周刊》2009,(24):43-44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日出是美的,苍穹是美的,弯月也是美的;阳春白雪是美的,下里巴人也是美的;西方身材高挑、浓眉大眼的美人是美的,东方古典、雅致的美人也是美的。让学生通过美术课体会到存在于生活当中的美,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家人、热爱生命。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美的踪影     
祝佳慧 《新读写》2008,(10):37-38
世上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小作者把自己喻为一架相机,从自然、生活、内心等方面,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地描述了眼中之美、心中之美,可见,小作者是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的。  相似文献   

11.
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美的塑造者。音乐教师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美,一是内在的美。本文就高校音乐教师美的内涵及培养进行初步探讨,以其引起音乐教师对美的重视,并加强自身美的修养。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育与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科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那么,什么是数学美呢?克莱因说过:“数学是一门心智的艺术与灵魂的音乐,数学的美就是和谐、简单、明确以及秩序。”罗素也说过:“公证而论,数学不仅拥有真理,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没有绘画与音乐的那种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家才能显示的那种完满的境地。”数学的美主要体现在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统一美…  相似文献   

13.
中学物理是一门集科学、智慧、文化于一体的自然学科.而科学的核心是求“真”,智慧的本真是向“善”,文化的内涵是臻“美”.中学物理的教学过程,隐含着和谐统一的科学美、内涵深刻的智慧美、外延丰富的文化美.追求真、善、美,挖掘科学美、感悟智慧美、品味文化美,应成为中学物理美育教学的主旋律.更是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走...  相似文献   

14.
让美融入英语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育,即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通过对普遍存在的自然美的感受、社会生活美的实践和艺术美的鉴赏,培养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和在生活中体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进行审美教育,是每一门学科的教育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揭示美,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力求让学生感知美。那么,如何发掘英语教学中的美学内涵?如何在英语课中实施审美教育,把美带入课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欣赏美、表现美、追求美是人的需要,怎么引导学生对美的需要向健康方向发展?怎么使学生对美的需要得到满足呢?我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体育教学是一种蕴含着健与美的教育过程。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之中,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感召力是巨大的,体育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教态美、语言美、示范美、组织美、场地器材的布置美等方面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亮 《教育艺术》2004,(1):52-54
美,因人而异,每人都有自己欣赏的美。人生美,是一种生活目标,是一种奋斗方向。追求人生美,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明古国。在其浩如烟海的文化传承和教化育人中,文言文起着重要作用。文言文是在古代汉语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简洁、典雅的书面语体,文言文又有其独具特色的古朴之美——文美、韵美、意美、境美和时代塑造的含蓄、幽深的内涵。因此,文言文素养是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18.
教师劳动美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劳动美浅析●曲铁华张晓静劳动是美的,教师劳动也是美的。美存在于自然、社会、人格和艺术的广泛领域,教师劳动美蕴含着社会美、人格美、科学美和艺术美。本文试图剖析教师在整个教育劳动中所表现的社会美、人格美和艺术美。一教师劳动是如何体现美的呢?这首先得从...  相似文献   

19.
本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物质冲动和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的产物,要同时实现这两种冲动的理想美是不存在的。生活中存在经验美,经验美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溶解美,具有松弛作用;一种是振奋美,具有振奋作用。旅游是一种游戏审美,通过旅游可以调解人的物质冲动和理性冲动达到平衡。人在旅游审美过程中,有三种境界,即情趣、意境和艺韵。  相似文献   

20.
在美丽的江苏省姜堰中学,有另一种美丽在打动着师生们。她,就是该校校报《姜中风采》。从她油墨的芳香里,从她灵动的宇里行间,流溢出的是姜中人教育的美,教学的美,心灵的美,艺术的美,和谐的美,淳朴的美,成长的美……轻盈、简约而生动的《姜中风采》,是深厚、凝重而丰富的姜中文化的美丽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