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问题始终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难题。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日本在战后围绕二者关系的处理所展开的课程改革更显曲折。本文即以专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及围绕二者的关系所进行的课程设置和组织建制为基本线索对战后日本大学的课程改革进行梳理。以期对我们的课程改革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美、英、澳三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动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正在经历范式的更替,并围绕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学科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这三类教师教育的主要课程类型迅速展开和推进,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动向方面呈现一些共性的特点,包括普通教育课程更具通识性和广博性,专业学科课程更具实践性和实用性,教育学科课程更具融合性和完整性。三国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适应了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世界性教师教育改革的潮流,体现了较高的教师教育课程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3.
江苏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职业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新一轮江苏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将围绕构建与高中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相衔接、与各类资格证书教育等非学历教育相融合、与普通教育课程相沟通的职业教育课程新体系的总体目标,处理好各方面关系,以确保课程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4.
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大学中的关系问题是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问题。文章拟从哈佛大学课程设置的变迁来探讨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立与融合。  相似文献   

5.
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由普通教育课程、执教学科课程和教育学科课程三部分组成。在三者中要突出教育学科课程的设置。普通教育课程应辐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领域,并强调其完整性、连贯性和成热性;执教学科课程应覆盖小学各门学科,同时重点突出1~3门学科,核心是语文和数学;教育学科课程应设置教育基本理论课程、各科教学法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见习、实习),对后二者尤其应当重视。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我国几所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课程方案与一些发达国家本科水平小学师资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及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国小学教师的要求 ,从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关系、综合课程的加强、活动类课程的设置与完善及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和教育见习的制度保障等四方面对我国小学教育专业 (本科 )课程结构进行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7.
略论二战后日本大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与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保 2 1世纪国际竞争力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适应社会高速发展需要 ,二战后至 2 0世纪末日本政府对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由最初的“二·二分段”模式发展为“四年一贯”课程教育模式 ,课程改革突出围绕教学连贯性和课程综合化、国际化、信息化、个性化等特点展开。  相似文献   

8.
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在教育目的上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如何融合二者并发挥各自最大的价值是研究的最终目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共同目的;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应并行发展互相融合。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普通教育,更要重视实践的效果和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质量低始终是美国普通教育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几乎所有的美国公民都对学校教育的质量感到担忧。为此,美国在战后曾对学校课程进行过多次改革,尤其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课程改革运动更加频繁,而且在改革的内容、范围等方面都体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大学文学院的课程改革进行个案研究,可以折射出我国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现行的课程模式所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即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需要。为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高师的课程改革必须先行。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该以培养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为目标,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健全教育管理机制两个方面来进行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建立在对国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实践展开比较分析,指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表现在:开展旨在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注重教师教育课程的前沿性、灵活性和实用性;注重模块式课程的开发和教育临床研究;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方法;注重质的评价和严格把关相结合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2.
在分别研究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改革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了中美两国大学课程改革的差异及特点,结合我国当前高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21世纪加强我国本科大学课程改革的具体建议,认为应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学生自主选课师生良性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促进我国的大学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文部科学省为适应社会经济变革、以学生"生存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改革以及培养教育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在各大学设立了教师教育研究生院。其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两部分,即确定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由必修课程、学科领域的选修课程及学校现场的教育实习构成的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其借鉴意义在于,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应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应强化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回顾了美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博弈,指出每次博弈的结果都会产生出新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今专业课程在各类大学中占优势.文章还分析了美国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分配,探讨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一致性及其实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积极推动、配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课程专业委员会特主办第四次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反思和评价”。与会代表主要研讨五项议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反思;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反思;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分析与课程管理的反思。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师范专业需根据教育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以培植、提升。应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指导思想,打造“通识课程模块+学科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的模块化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以形成提升师范生为师素质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学科、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就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困境提出了"四个结合"和"两个转变"的解决途径: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相结合;科学目标与人文目标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相结合;从重视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转变;从精英教育向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分化转变。  相似文献   

18.
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即学术研究关注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提供背景素材;理论工作者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并参与支持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进行深度反思。统观这一过程,可见理论研究成果经历了一个从"学术理念"到"治国策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研究从高层理论设计、标准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专业支持、理论基础研究、评价标准制定、问题研究与反思等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支持,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成效,也为课程改革培养了理论工作者与研究型的实践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美国通识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变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以来,美国通识教育理念经历了从服务于专业学习到服务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再到服务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此相应,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也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明显变革。美国通识教育的理念与课程设置的变迁,对我国高校实行专业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解决现实问题及追求职业性的需要,其内容涉及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普通文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如何更充分地体现"普通性",而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如何凸显职业性。改革实施中,尤其要加强开发技术的研究,促进区域间的合作,采取逐步推进的课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