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选择,是实现大重庆城乡统筹布局中重要一环。针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开发优势及定位分析,本文探讨该地区农村旅游产业规划、旅游产业布局及旅游产业链的完善与对策问题,这对于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集内在市场推动和外在政府引导于一体的"政府诱导型"金融,将加速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笔者探讨了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作用,提出了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创新模式,分析了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现状,并提出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建设和完善担保体系、加快发展县域保险、加强产业支撑能力等促进政府诱导型金融支持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政策建议,以期对解决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重庆作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在全面致力于实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其重点是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而关键在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渝东南是重庆市唯一的民族自治地区,关系到重庆市"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和民族地区振兴,这离不开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综合改革,迫切需要充分关注该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立足城乡教育统筹的宏观背景和视角,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在专业人格、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政策保障和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研究揭示了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诸多现实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讨论,对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和城乡教育统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四县",地处渝、湘、鄂、黔隆起的褶皱带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方式传统,经济十分落后。挖掘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目标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状况。结果表明,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职业认同表现为: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具有外在工具性,但对自身生命价值的认识缺乏;教师对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高度认识与周围环境中人们的低度评价构成矛盾;对自身角色的较高期待与较低现实体认形成冲突。较高的离职意向与较低的工作满意感和幸福感,表明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职业认同度不高。  相似文献   

6.
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加速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业加速发展的时机渐趋成熟。在对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及条件进行客观分析基础上,就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定位进行探讨,进而指出旅游业加速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民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独特,土家族、苗族的民族化具有优势,但目前旅游开发的力度并不大,旅游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不当,吸引力不强。通过对渝东南地区旅游业的SWOT的分析,其旅游功能定位应为“生态、民族民俗风情化旅游区”,必须加强对渝东南旅游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法制建设不仅有利于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贯彻落实,也是促进渝东南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经过多年的发展,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法制保障有了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但是与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相比较,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法制保障尚存在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宜从加强新农村社区建设立法、守法、执法等方面有重点、分阶段地推进该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法制保障工作,确保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丧葬文化非常浓郁,包括族人团聚、哭丧等六个程序,文章通过对丧葬六个程序与宗教孝道文化的简单论述,得出了渝东南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始终与中国孝道文化密不可分,是共鸣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重庆武陵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是重庆发展武陵山区经济高地和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带的重要战略之一,其开发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重庆武陵民族文化旅游走廊的开发应该实施多项组合开发策略,培养龙头,创建品牌,突出特色,才能又快又好地发展其民族地区旅游事业。  相似文献   

11.
赵华龙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2):70-74,110
选取27项经济发展主要经济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德州市12个县市的经济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名,同时对形成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隐喻无处不在。本文以莱考夫阐述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一些经济语篇中最常用的隐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本研究发现经济语篇中的隐喻源于人体经验,抽象的经济概念是通过来源于物理世界的具体概念得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学的一些分支如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图论等进入经济学,出现了数理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控制论等新分支,这些新分支通常统称为数量经济学,应用数量经济学方法研究客观经济现象的关键就是要把所考察的对象描述成能够用数学方法来解答的数学经济模型,本文介绍了数学的一些分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与方法,对广西北海市经济自1997年以来的增长与发展,增长源泉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促进北海市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随着广西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不断充实和丰富,网球运动以其独特魅力,成为现代广西人所追求的新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本文将从社会经济环境、基础条件因素和管理条件三个层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1988—2009年海南投资率、消费率、净出口率相关数据,把海南投资率、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海南经济增长主要靠消费、投资两轮驱动,净出口在海南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明显,经济特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并未体现;投资、消费没有对海南经济增长形成长期稳定的拉动作用;当消费率高于投资率时,海南经济增长,而当消费率低于投资率时,海南经济增长不明显直至下降;海南经济增长动力呈现出弱工业下的消费主导型增长、间歇性的投资冲击型增长和乏力的外向型增长模式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前经济犯罪的界定和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从一定时期的经济关系和国家经济政策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当前经济犯罪可知经济犯罪主要指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其外延在一步步缩小,财产犯罪和职务犯罪逐步与经济犯罪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8.
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重庆市40个区县2003年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得到各区县4个主要因子的得分,然后用聚类分析法将40个区县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通过比较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研究重庆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黄淳  于泽  李彬 《教学与研究》2005,4(4):54-59
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主要分析了确定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但是,经济环境的一般特征具有不确定性,对不确定性的分析直接关系到经济学对经济现象本质的认识。此时,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理论奠定了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更为一般的个体行为基础。对风险偏好以及概率的分析是不确定性条件下选择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本文试图说明风险偏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从风险偏好的角度说明不确定条件下选择理论的现代发展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Tapia  Javier 《The Urban Review》2000,32(1):25-44
Recen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learning and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Mexican-American students are influenced by the interplay of economic, cultural, linguistic, and educational factors. In this work, a household analysis is used to illustrate how students' school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re influenced by household members' activities at home, in the community, and in the schools. The study reports that a household analysis help us understand the relative weight of these factors in shaping students' school performance, and that it also accounts for differential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any Mexican-American community. This household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level of family stability an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of poor communities are the strongest 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s'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