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教育就是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本不是什么,却被说成或看成什么了;教育本是什么,却又把它看成不是什么了。教育本是(精神)劳动、(精神)生产,却不被视为劳动生产。教育本是伟大的实践,却被说成是脱离实践的。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学、艺术、宗教相比,都是老资格,它与人的关系最密切,最亲近。唯有教育最有资格说教育就是教育。如果说人是万物的尺度,那么,最有资格跟着人说它是万物尺度的,是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楚廷 《教师》2013,(23):1-1
"教育就是教育",教育不是别的,教育就是我们教育自己。曾经,我们把教育说成是上层建筑,又曾经把教育说成是生产力。这就是把教育说成了别的东西了。把教育说成是工具,服务的工具,为经济服务,为建设服务,为政治服务。其实,应当是经济为教育服务,政治更应当恭恭敬敬地为教育服务。可是我们弄反了。为什么弄反了呢?把教育看走样了。  相似文献   

3.
林格 《教育》2011,(21):9
就教育而谈教育,确实是很低级的,大多都是玩技巧的。而真正的教育,根本就不是技巧,是道,是人生。古人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可知教育并非利器,而是人道。理想的教育,就像合脚的鞋、合适的腰带,如果合适了,是感觉不到鞋和腰带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教育就是教育”,教育不是别的,教育就是我们教育自己。 曾经,我们把教育说成是上层建筑,又曾经把教育说成是生产力。这就是把教育说成了别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5.
“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66页),同样,坚持从事物本身来说明事物,坚持从教育本身来说明教育,是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坚持从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66页),同样,坚持从事物本身来说明事物,坚持从教育本身来说明教育,是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来国内体育界曝光的两起事件颇为引人关注:一是曾经的世界大运会体操冠军流落街头,卖艺为生;另一是声名赫赫的现役世界冠军队伍,先是在丽江街头与城管打斗,后又在青岛发生队员与领队、助教之间的互殴。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创新性思维为核心、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必然导致教育创新。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是一切生物的存在象征。尊重生命,保护生命,提高生命质量,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健康社会的需要。生命教育自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和实施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延。近年来生命教育在我国也受到了关注,2005年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生命教育就是通过  相似文献   

10.
教育考试制度与教育平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平等是社会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在教育领域的扩展 ,是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教育考试制度是社会和学校系统为社会选拔制定的一个规则 ,即让所有的角逐者完全平等地进行竞争 ,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成功。然而 ,教育考试制度和教育平等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  相似文献   

11.
张治 《上海教育》2008,(17):53-55
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曾说:“一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手段,如果我是一个教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往往是充满憧憬的。憧憬,是人们工作热情的助燃剂,是原动力;而对现状的不满,它可能成为牢骚而影响人们工作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教育权利与教育权力是教育公平的两个核心概念,要实现教育公平,不仅要实现教育权利的平等,更要做到教育权力的公正。权利的平等不仅是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平等,更重要的是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对待。实现教育权力的公正要注意界分教育权利与教育权力,强化教育权力与责任的对等以及加强对教育权力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教育行为是教育者对教育情境的反应。教育习惯是教育者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形成的自动的、稳定的教育行为方式。教育习俗是多数教育者在长时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固定化、模式化的心理和行为的共同习惯。三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成为促进或阻碍教育发展的内部隐性力量。  相似文献   

14.
先说美育和德育之关系。按别林斯基的说法,美和德是亲姐妹。按康德说法,美则包含道德的深刻内涵,“美是道德的象征”。他关于美是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中介的观点,成为后来我们论及美和道德的重要话题。又有一种说法是:审美教育是劳动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但无论是何种说法,基本点却是一致的:美和德,或者...  相似文献   

15.
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基生 《中国教师》2008,(23):25-27
<正>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不同在于:教育不是把人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来培养,"人是教育的出发点"[1],人就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促使人健全发展,培养具有自主的本体意义上的人始终是教育的理想。也可以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而公民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本文通过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的分析,论证了高中历史课程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而提出的新的重人战略目标。作为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的工作者,思考较多的是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8.
教育乱收费,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群众埋怨,媒体声讨,政府打击,不可谓不紧锣密鼓铺天盖地。可到头来,还是未能遏止其猖狂势头,“教育黑洞到底有多深”很难下个定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成长成才,没有校际级别之差,也没有贫贱与高贵之分。值得警惕的是,有钱的家长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孩子的择校创造条件,相对于那些贫寒学子而言,本身就是不公正的。可以预见的是,那些没有能力择校的家长,其孩子所接受的是怎样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由于政府管理主体的单一性以及教育管理市场化取向的弊端与无能,教育治理应运而生,概括地说,治理是基于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双重失灵"的前提下提出的,治理的主体仍然是政府,同时还有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等为共同的目标处理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治理。善治是治理的直接目标,善治就是良好的治理,是政府和公民社会的一种新关系,其管理过程目标就是使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本文认为,要实现教育善治,就要从政府、社会、学校三个方面考虑,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与之对应的措施来促使教育善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教育的内涵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描述:一是创新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育创新型人才:二是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创新能力的新人:三是创新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