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代艳玲  朱拴成 《编辑学报》2019,31(3):343-346
高质量的作者群规模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打造和建立一支高水平作者队伍是实现期刊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为不断吸引并扩大《煤炭科学技术》核心作者群,编辑部做了许多工作。文章介绍编辑部在维护、发现、寻找、结识、培养核心作者群方面的有效举措:从同学科高影响力期刊中,从高被引论文作者中寻找核心作者群;成立学术组织或机构,聚拢优秀青年作者群;开设特定群体专栏吸引核心作者群;以选题策划为手段,或与会议主办方合作开设专栏挖掘核心作者;以论文写作知识培训为手段培育潜在优秀作者等。文章指出以情感为纽带,利用优质的服务,并与核心作者群建立顺畅的沟通联络机制是持续赢得核心作者群支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全面把握作者投稿意愿影响因素,有利于期刊社完善运营服务策略,提升对优质稿源的竞争力.文章以《医学研究杂志》作者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序贯访谈法,从期刊因素、作者自身因素及所处环境因素对作者投稿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探讨期刊社在强化办刊特色、优化审稿环节、注重信息公开及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对于提升作者吸引力的重要性,旨在为医学期刊社了解作者投稿需求、培养核心作者群提供信息参考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研 《编辑学报》2022,(6):705-708
作者群培养作为期刊编辑的必要工作内容之一,对期刊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加高效地培养优秀的、可持续发展的作者群体,《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前人的成果,提出了以“科研团队”为核心培养优秀作者群的策略。该策略以“科研团队”尽量代替原始的“个人作者”为培养对象。首先,通过稿件分类完成初始作者资源积累,发掘足以成为“核心”的优秀科研团队并精准定位团队内的关键作者;其次,通过提高服务意识、灵活应对不同类型作者、维持良好关系、提升期刊公共形象的方式,培养并稳定现有优秀作者群;最后,通过培养与观察并行,发掘有望成为新团队核心人物的优秀个人作者,从而不断充实作者群中的“优秀科研团队”。  相似文献   

4.
黄英娟 《编辑学报》2018,30(6):658-660
优秀作者群是提升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保障。数字出版时代下,英文版科技期刊编辑应善于发现和培养优秀作者群。针对国内外不同的作者群,本文采用了不同的培养策略:举办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培训班、稿件处理过程中与作者互动、移动平台等方式培养国内优秀作者群;发挥国际编委主动性、期刊带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选取重要国外作者为审稿人以及科技期刊编辑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培养国外优秀作者群。  相似文献   

5.
丁筠 《编辑学报》2018,30(1):17-20
充足、优质的稿源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根本,能够使学术期刊的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期刊的作者是期刊稿件的提供者.期刊作者群的规模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期刊的稿源数量和质量.本文以《仿生工程学报》创刊以来在不断扩大作者群规模、提升作者群质量方面的实践心得为基础,讨论编辑部通过优质的服务、缩短审稿周期、加大作者学术成果的传播力度等工作来提高作者的满意度,从而吸引作者来稿.此外,还介绍了利用Web of Science、Scopus等大型网络数据库方便快捷地查找高学术影响力的潜在作者并对其进行邀稿的方法,以期有效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中科技期刊作者群深层次数据分析方法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爽娟 《编辑学报》2013,25(1):15-17
通过科技期刊的稿件网络在线管理系统收集作者群的相关信息数据,建立并不断完善“作者信息库”,同时充分运用网络数字运营商的作者群分析管理平台,及时对作者群数据进行深层次分析,了解作者所属地域、机构、涉及课题、文章被引情况等,对指导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稿、发行及广告营销、品牌延伸,以及对学科建设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网络环境中,应用科技期刊数字化运营中所获得的作者群的深层次数据,定期进行作者群分析应成为现代科技期刊社管理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以新媒体网络评论热背景下的品牌网络评论专栏《红辣椒评论》作者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红辣椒评论》作者文集所收录的520位评论作者进行编码和类目建构,从作者群地域结构、身份结构、成长变化和发稿频率四个方面分析其特点与不足,旨在通过个例研究,能对当下网络评论专栏作者群建设重视不足和理论缺乏的现象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情报学报>和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两种期刊为例,分析了期刊作者群的新陈代谢现象及其规律.首先统计了作者的发文时长、发文速率和发文间隔的分布情况,然后根据作者第一次在所选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年份,对作者的年级进行了界定,并分别统计了历时态下作者群的衰减规律和共时态下作者年级的分布情况.通过对这两种期刊的实证研究表明,每年的期刊作者群中,有2/3左右是第一次在该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新作者;在这2/3的新作者中,又有3/4左右的作者此后没有再发表过文章,即昙花一现的作者占每年期刊作者群总人数的一半左右.本文还尝试说明这一新陈代谢现象的机理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中波 《编辑学报》2018,30(1):74-76
吸引优秀作者,办出精品期刊,力促期刊发展提升是办刊人永恒的追求.从《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近年来的办刊实践发现:要快速提高科技学术期刊的质量,必须按照“投稿量、贡献率、忠诚度”界定好期刊的核心作者群,抓住影响期刊学术质量的“牛鼻子工程”,即核心作者群的发现、挖掘、吸纳、巩固、激励、利用,采取一切有利于发挥该群体作用的实招,增加期刊对该群体的黏性,努力使该群体的效能发挥到最大,使《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在更名7年多的时间内,学术质量和社会声誉得到质的飞跃.认为编辑应在办刊中高度重视核心作者群的建设,牢固树立核心作者群是期刊发展提升的根基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编辑学报》1995-2004年载文作者群统计分析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金伟 《编辑学报》2006,18(1):78-80
对1995-2004年间<编辑学报>载文作者群进行统计和分析.讨论载文量的时间分布、作者群的地域和所属单位分布、核心作者群的数量及论文作者的合著率.从作者研究的角度对该刊作为编辑界的名刊进行论证,以期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情报资料工作》1999-2003年论文及作者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通过对《情报资料工作》5年间发文量和作者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其论文选题 方向以及作者人数、地区和系统分布,并统计出活跃作者群和合作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近2 年的作者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检索、阅读、引用医学文献等数据并作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近2 年医科大学学报博士以上研究论文类优质稿件大量流失; 以硕士研究生为绝对主体的作者群带来英文文献引用增多和学报自身的有效阅读量减少; CNKI 与 PubMed 分别为医科大学学报作者群检索中、英文文献的最常用数据库.提出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应重视论文发表的后续服务,编辑应将工作重点放在提升论文检出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 1980~1992 年的《图书情报工作》为样本,统计分析了论文作者群的发展趋势、核心论文作者的阵容,论文作者合作度以及论文作者单位类型。结果表明,该刊已经形成了连续、稳定、素质较高的论文作者群,且有力量雄厚的核心作者;论文作者合作度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中名列前茅;论文作者单位分布范围宽。  相似文献   

14.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数据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王强  张凤莲 《编辑学报》2002,14(Z1):12-14
为了提高期刊的质量,争取早日被SCI收录,对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创刊6年来刊文作者的地域分布及论文引用文献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校内作者仍是主要的作者群,但近年来校外作者特别是国外作者的论文比例有所增加;每篇论文引用文献的平均数量不断增加,由1996年的6.9篇增加到2001年的13.4篇,并且引用外文文献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提出,在创办高水平科技期刊过程中应主动向国际著名专家约稿,并努力实现期刊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学报对在校研究生作者群的培养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22  
杨继成 《编辑学报》2005,17(1):60-61
随着在校研究生队伍的迅速发展,高校学报要重视在校研究生作者群体的培养.通过传播科技写作知识的方式,并在具体编辑工作中培养作者,以提高其写作能力,使高校学报作者群稳定、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优质、固定的作者群是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保障.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应善于识别、发现有潜力的作者,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将其培养成优质作者群.介绍依托期刊举办培训班,深入各学术团体或单位对作者进行系列培训与跟踪辅导,以及在稿件处理过程中发现与培养有潜力作者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99~2003年三种地理学核心期刊作者群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1999~2003年的载文为数据源,从作者的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地域分布、所属系统等方面对三刊的作者群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三刊各自的核心作者群及三刊共有的核心作者群,以期透析地理学研究队伍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通过对近12年来CNKI中收录的关于图书馆联盟的研究论文进行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揭示该主题论文的分布规律,并分析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和高产作者群,同时通过被引频次的分析,得出该领域的高被引作者和高被引文章。论文同时还总结归纳了我国图书馆联盟研究论文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  相似文献   

19.
《档案管理》杂志能够一路走到今天,固然与杂志社的工作人员和审稿专家的辛勤浇灌分不开,但更为重要的还是依靠广大作者、读者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是作者通过辛勤的劳动写出高质量的稿件,支撑我们的期刊从一个台阶走向另一个台阶,使我们的期刊成为"中国档案学事业类核心期刊".多年来,《档案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作者群.他们对《档案管理》"执着"地喜爱和支持,让我们非常的感动.是他们通过《档案管理》这个平台,带动和培育了更多的作者,使《档案管理》的作者群不断在壮大.  相似文献   

20.
护理学术期刊作者群地区分布及其素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秋霞  李亚琴 《编辑学报》2001,13(4):222-223
为了解护理期刊作者群的地区分布及不同单位作者的素质,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中华护理杂志》《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学杂志》和《山西护理杂志》第5种护理期刊1994-1998年刊发论文第一作者所在医院的规模及所属进行了统计,并对1998年5种护理期刊不同地区分布第一作者论文类型、利用文献能力及统计学能力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护理期刊作者群地区分布不均,医学院校、军队医院作者论文刊用率较高,省市级居第3位,基层医院论文刊用率较低,且医学院校、军队医院作者利用文献及统计学能力较高。医学院校、军队、省市级护理人员为护理期刊的主要作者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