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从1980年开始业余写稿的。刚开始时,我认为报纸天天看,广播天天听,写稿子没啥难的。当时单凭着一股子热情,见啥写啥,结果写了近一年,一篇稿子也没有见报。周围有的同志说:“把本职工作干好就行了,何必自寻烦恼!”这时我也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政治处主任知道我在写稿中遇到了困难,鼓励我要知难而进,还送给我一木《新闻写作常识》。我从这本书中受到很大启发,懂得了要采写有价值的新闻,而不是有闻必录。打  相似文献   

2.
初学新闻写作的同志热情很高,往往是见啥写啥,几乎每天一篇,不管报纸登不登,总是一个劲地写,一个劲地投。结果发稿甚多,但却用稿寥寥。我认识一位业余通讯员,他去年写了三百余篇稿子,却只被新闻单位采用了几篇。他问我是啥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没有了解读者心理。  相似文献   

3.
勤奋出新     
我是市报社、电台、电视台的一名特约通讯员。两年前我还不懂怎样写新闻,但通过两年多的刻苦学习,勤奋写作,不断提高和丰富了我的写作水平和经验。截止1989年7月18日,我已被市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稿件399篇。要写好新闻,我最深的体会是要“勤奋”。在新闻写作上,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要突出“新”意 1988年度,我被伍家岗百货商店聘请为名誉柜长之后,接触商店的工作多了一些。该店经理胡兆英白天脱产参加中专班学习,晚上和星期天仍坚持站柜台,一心扑在工作上。我想写篇稿子,可类似这方面内容的稿子,报纸上见的多,如何使这篇报道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也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十几年来,我一面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一面坚持业余新闻写作,先后被中央、省、地报纸、电台以及新闻刊物采用过120篇稿件。实践使我觉得,新闻写作虽是我的业余爱好,但在这块园地上,却浸透着我的汗水,飘荡着我的欢乐。我在学生时期就喜爱新闻写作。开始一段时间,寄出的稿子总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我没有因之灰心,仍然笔耕不已,1972年8月10日,稿件终于第一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6日,《四川日报》一版刊登了我采写的稿件《西昌成为普及初等教育市》。这篇稿子发表后,在我市引起很大反响。回想这篇稿子的写作经过,要感谢《新闻与写作》杂志的指导。我1988年7月才开始学写新闻稿件。1989年7月月,订了《新闻与写作》,它对我采写很有指导作用。《新闻与写作》1990年第9期,发表了四川省汉源县委宣传部龚儒全同志写的《要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6.
我在工厂搞职工教育,去年才有稿子在报上发表,其中省级报纸6篇,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有下面几点体会。一、“丑姑娘不要怕丑”。开始时,我写稿子不敢给人家看,怕人笑话。后来,我与《新闻与写作》交上了朋友。《新闻与写作》上的各类文章我看后,都仔细琢磨,尤其  相似文献   

7.
我长期在林区工作,是个写稿已40年的老通讯员。近几年来,在我们通讯员中给报纸、刊物、电台写稿的人越来越少了。最近我对本地和外地的一些通讯员做了调查,发现不少人很苦恼。苦恼什么呢? 比较普遍的是感到写的稿子常常不被新闻单位重视。满腔热情地写了一篇又一篇稿子,寄出去大多石沉大海,很少有回音。有位通讯员一连给一家报纸写了10多篇稿子,每次都附上一封信,请编辑老师在百忙中给予指导。稿子一篇未发,“老师”也一字不回。后来他想出个办法,投稿时除再三恳求编辑指导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几年前开始给报纸、电台投稿,往往稿子寄出后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一些看笑话的人挖苦我:“没那本事,别逞那能”。但我并不气馁,仍坚持每星期写一二篇稿子。有辛劳就有收获。从去年五月到十一月,我陆续在报刊上发稿十一篇,其中六篇发在省级报刊上,从而填补了我们乡新闻报道工作的空白。我也被乡里聘为乡通讯组的通讯员。  相似文献   

9.
1989年我高考落榜后,报考了海南企业外交函授学院新闻系。近两年来,边学习边写稿,稿子不时被报刊电台采用。1991年,我订阅《新闻与写作》后,写作兴趣更加浓厚,近半年间,我经常串乡村,跑机关、到学校,捕捉新闻信息,采写了近百篇稿子。 1991年正月初二,东王海村的几个青年变打女婿为考新郞,我详细了解情况后当晚写了一篇题为《羊年初二考新郎》的稿子,被河南经济广播电台  相似文献   

10.
近来,有个爱好新闻写作的青年朋友问我:“为什么我写的稿子难得采用,你写的稿采用的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说:“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是把稿子拿来看一看再说。”稿子拿来后,我粗略看了一下,立意还可以,角度也比较新,就是语言不够精练,内容有些重复。我对他说:“你这篇稿子是为电台写的,电台早新闻节目只  相似文献   

11.
鼓励与希望     
编辑同志: 我是一九八三年开始搞新闻报道的。过去,写东西抓不住中心。从去年开始订阅了《新闻与写作》,有了这位辅导老师,她教给了我许多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写作经验。其中,《通讯讲座》、《消息讲座》、《当好通讯员浅谈》等栏目,办得生动活泼,对我这个初搞通讯报道的生手帮助很大。一九八四年一年我的稿被地区电台用了十四篇、省级电台用了七篇、本团场广播站用了54篇。我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是同《新闻与写作》  相似文献   

12.
我是刊院学员,回顾一年多刊院的学习。收益不浅,成效显著。我是爱好新闻写作的青年,曾写过不少稿子,但是由于没有学习新闻专业知识,未掌握写作要领,投出去的稿子,都是泥牛入大海,杳无音讯。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到一九八四年底共写稿件三十多篇,可是只被《陕西日报》采用了一篇,使自己大为灰心。就在我放弃写作的时候,我看到了《陕西日报》上刊登的西北新  相似文献   

13.
朱颂扬 《军事记者》2008,(11):68-68
初识你,是在我任连队报道员的那一年。由于我平时比较喜欢写写画画,又有几篇小稿子在部队的“猎豹之声”广播上被广播,于是我被指定为连队的新闻报道员。然而,由于缺乏新闻理论知识,自己辛苦熬夜写出来的50多篇稿子,全都石沉大海,连一篇火柴盒也没在报纸上出现。我的写作激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甚至不想当报道员了。  相似文献   

14.
我从去年开始写稿,一年多来共写消息,通讯60余篇,内容有写农村的,社会的,学校的,给省报、和本地区报纸、电台都投寄过,但都没有被采用。请问,屡写不中究竟是啥原因呢?还有,基层通讯员写新闻稿都要盖章吗?  相似文献   

15.
我爱好新闻写作,也爱看《新闻知识》。我觉得贵刊象是我前行道上的忠实伴侣,更是我写作生涯中的良师益友。初学写作时,我一窍不通,更弄不懂什么是导语、肩题和副题。我只知道把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鲜事写出来。当时,我写作热情十分高,几乎每周都要往邮筒塞几篇稿子。新闻稿寄出后,我天天盼“绿衣使者”带来佳音。我看报纸,听广播,总想在报上和广播里看到或听到自己的名字。可是,我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了,稿子投出后竟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相似文献   

16.
我为报纸写稿是从到宣传部工作以后开始的.两年来,我出不了解给报刊写稿是怎么回事,到现在已有十几篇稿件被报纸和电台采用,并且逐渐爱上了新闻写作,把它作为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从实践中体会到:新闻写作并不难,也并非象有的人所说要依靠“后门”登稿.只要勤于动笔,从短从小从自己单位的具体情况写起,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7.
1985年,我被调到广东省江门市城建局搞宣传工作,采写新闻稿件的劲头也很高。据统计从1986年至1989年,我采写的稿件被市级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国家建设部、省建委办的报刊采用,每年达180篇以上。怎样才能多写一些有用的新闻稿件呢?通过近几年新闻采写的实践,我体会到首先要弄清楚新闻的源泉在哪里?找到了源泉,取得了新鲜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才能着手写新闻稿子。  相似文献   

18.
去年初,久体写作之志的李树耀调到107医院任政治处主任。管报道工作首先自己要懂得报道,于是,他开始朝着新闻写作成才的目标冲刺。节假日,他把自己关在家中看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新闻写作知识,边学边实践,稿子一遍一遍地写,三番五次地改。有人劝他说:“老李啊,你快是40岁的人啦,还吃这些苦干啥?搞新闻可不是件容易事。”他笑笑没有回答。几年汗水几多情,辛勤换得硕果来,经过孜孜不倦地努力,他的处女作终于问世了,那是一例发表在军区报纸上的消息,虽然全文不过300多字,却给他写作带来了动力。他捧着那张报纸爱不…  相似文献   

19.
我和其他通讯员一样,每次向报社投稿后都希望报纸能尽快采用。几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一篇稿件的成功,各方面的因素都不可忽视,但是,抓问题至为重要。为什么要抓问题开始,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够,总以为,只要勤写多发,还怕报纸不登。我给自己硬性规定,每两天至少写一篇,为了凑这个数,对自己要报道所抓的问题很少分析和考虑,有闻必录,见啥写啥,信手拈来,仓促成篇,写好即发。结果,一个月下来所发出的10多篇稿件,都放了空炮。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请教了老新闻干事,他翻阅了我写的部分底稿以后说,你功夫花了不少,可惜没有花到点子上,稿件大都没有抓准问题。我明白了,新闻稿件是紧跟形势,配合中心任务,指导现实工作的,抓不住问题,就失去了  相似文献   

20.
我连续两年订阅了《新闻与写作》杂志,经过反复学习贵刊有关新闻写作的文章,提高了写作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去年我写给省、地级报社、电台的稿子,被采用了五十六篇.今年一月十六日,我参加了石家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