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期的“数学·生活”之旅,将带你深入生活的各个层面,去体验数学,感受生活。快来吧。仔细观察图1,认真阅读对话:视点一根据对话的内容,试求出饼干和牛奶的标价各是多少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80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此项税款按下表累计计算:(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率)按此规定解答下列问题:视点二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不超过500元的部分5%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15%……(1)设某甲的月工资、薪金所得为x元(1300相似文献   

2.
在近年的高考 (或模拟 )题中经常出现一类表格型应用选择题 ,它贴近生活 ,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泛 ,解题方法灵活 .下面介绍几种求解策略 .一、把表格转化为分段函数例 1  (2 0 0 0年全国高考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 80 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 ,超过80 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此项税款按下表分段累进计算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不超过 5 0 0元的部分 5 %超过 5 0 0至 2 0 0 0元的部分 10 %超过 2 0 0 0至 5 0 0 0元的部分 15 %  某人一月份应交纳此项税款 2 6.78元 ,则他的当月工资、薪金…  相似文献   

3.
高考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某些高考题对中考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特别是能用初中数学知识解答的高考题 ,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中捕捉到一些中考信息 .下面是 2 0 0 0年的一道高考数学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 80 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 ,超过 80 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此项税款按表 1分段累进计算 .某人一月份应交纳此项税款 2 6 78元 ,则他的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介于 (   ) .表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不超过 50 0元的部分 5%超过 50 0元的部分至 2 0 0 0元的部分 10 %超过 2 0 0 0元的部…  相似文献   

4.
分段函数是指自变量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其对应法则也不同的函数.在高中课本中虽没有给出其定义及详细介绍,由于它能更深刻地考查函数的各种性质,且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因而分段函数的内容在各级考试中倍受青睐,特别是2000年全国高考题中出现一小一大两题,占17分.本文将结合近年高考题,对分段函数的类型及解法加以叙述,供参考.一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常用方法是利用解析式代人求解法及估算法.例1 (2000年全国高考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80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此项税款按下表分段累进计算:  相似文献   

5.
情境应用题是一种新型的中考题 .它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创设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情境 ,要求考生运用数学知识观察、分析、抽象、概括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公民全月工资、奖金所得不超过 80 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 ,超过 80 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金额 ,此项税款按表 1分段累进计算 .表 1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不超过 5 0 0元的部分 5 %超过 5 0 0元至 2 0 0 0元的部分 10 %超过 2 0 0 0元至 5 0 0 0元的部分 15 %…………  某人一月份应纳此项税款 2 6 78元 ,则…  相似文献   

6.
1(满分1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四条中有下表:目前,上表中“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从月工资、薪金收人中减除1000元后的余额.例如某人月工资、薪金收入1220元,减除1000元,应纳税拨是额就是220元,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1元.(1)请写出月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y关于收入额X(0<X<8000)的函数表达式,并画出函数示意图;(2)一公司职员某月缴纳个人所得税265元,问他该月工资、薪金的收入多少?解(1)(2)由函数表达式知,当y=265时,30m<x<60m,于是265=OHx一275,得X一拍0以元).2(满分15分)一个能度量…  相似文献   

7.
数学探究性学习该怎样运作,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思考.1 课前(1)给出课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明确要探究的目标.如在讲解函数解析式时,让学生课前关注国家新颁布的个人所得税的交纳问题:课前给学生提出要探究以下几个问题:①国家新颁布的个人所得税的交纳方案是什么?②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③你的父母每月向国家交纳个人所得税吗?金额是多少?  相似文献   

8.
高一《思想政治》(下册)关于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课本上只有一张表格(见下表),并没有具体的计算例子,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容易犯以下三种错误。级数123456789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的部分超过500至2000元的部分超过2000至5000元的部分超过5000至20000元的部分超过20000至40000元的部分超过40000至60000元的部分超过60000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80000至100000元的部分超过100000的部分税率Q015202530354045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最近决定,在全省建立人民教育基金。基金按职工和个人月工资收入额计征:月工资收入在 401 500元的,每月缴纳1元;501 600无缴纳2元;601 700元缴纳3元;701 800元缴纳4元;301元  相似文献   

10.
【案例1】"正比例的应用"的课尾设计。计算机显示:吸烟有害健康,禁止中小学生吸烟。一个一般收入的吸烟人,如果他每天吸一包单价7元的香烟,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1)每月吸掉人民币多少元?(2)每年吸掉人民币多少元?一亿人呢?如果平均每人活40年,那么共吸掉人民币多少元?(3)如果他手头有1890元钱,问:他可以吸烟几个月?(用比例解)  相似文献   

11.
[案例1]"正比例的应用"的课尾设计. 计算机显示:吸烟有害健康,禁止中小学生吸烟.一个一般收入的吸烟人,如果他每天吸一包单价7元的香烟,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1)每月吸掉人民币多少元?(2)每年吸掉人民币多少元?一亿人呢?如果平均每人活40年,那么共吸掉人民币多少元?(3)如果他手头有1890元钱,问:他可以吸烟几个月?(用比例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在数学中考试题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即将试题与初中政治、物理、化学等学科有机结合,已逐渐成为当今考试热点.因此,我们在初一数学学习中,应适当渗透其他学科知识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我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逐步适应中考新形势.请看下面两道中考题目.例1 国家规定个人发表文章,出版图书获得稿费的纳税计算方法是:(1)稿费不高于800元的不纳税;(2)稿费高于800元又不高于4000元应缴纳超过800元部分稿费的14%的税;超过4000元,应纳全部稿费的11%的税.今知丁老师获得一笔稿费,并缴纳个人所得税420元,问丁老师的这笔稿费有多少元?分析:此例涉及初中政治课中内容,不仅提前向我们进行了纳税意识的培养,还具体介绍了稿费的个人所得税缴纳办法.解:4000×11%=440>420,显然丁老师的稿费高于800元而不足4000元.  相似文献   

13.
教学片段 师:一套春秋季校服,上衣45元,裤子32元.有40名同学购买.请同学们给这些条件配上问题,并列式解答. 生:买一套校服共计需多少元? 45+32=77(元) 生:上衣比裤子多多少元? 45-32=13(元) 生:为40名同学买校服共需多少元? (45+32)×40 45×40+32×40 =77×40 =1800+1280 =3080(元) =3080(元) 师:前面两个问题很简单,二年级就会了,第三个问题把三个条件都用上了,而且有两种解法,可以做些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单位出错--缺乏数感 例:林玲家买了一套价值195万元的新房,按规定要缴2%的房屋购置税,林玲家应缴纳房屋购置税多少元? 错解:19.5×2%=0.39(元) 分析:学生的错误是忘记单位换算,19.5万元当做19.5元,计算结果为0.39元.  相似文献   

15.
有些应用题,按题目的条件顺序去思索探求解答方法比较困难,有时,还会出现繁杂的运算。如果能逆向推理,将题目的条件顺序颠倒过来去思考,解答起来往往会方便许多。 例1.王老师上街买书,第一次用去所带钱的一半,并从银行取出36.80元;第二次用去身边所有钱的一半还多12.70元,此时,还剩下30元。王老师原来有钱多少元? 【思路】第二次买书前王老师身边有钱:(30+12.70)×2=85.40(元);第一次买书前王老师身边有钱:(85.40-36.80)×2=97.20(元)。 解:[(30+12.7)×2-36.8]×2=97.20(元) 答:王老师原来有钱97.20元。 2.小明看一本科技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2还多2页,第二天看了余下的1/2还少1页,剩下20页没有看完。问小明第一天看书多少页? 【思路】根据已知条件,利用“逆推法”倒着  相似文献   

16.
例有3个红木书架,分给5个人,其中3个人各分到一个书架。然后分到书架的3个人各拿出1200元,平均分给其余两人,大家都说这样的分配公平合理。每个书架值多少元?解1:先假设每人都分到1个书架,那么每人都要拿出1200元,一共拿出1200×5=6000(元);又因为3个书架5人分,每人1个缺2个,就用大家拿出来的钱再去买两个同样的书架,所以每个书架值6000÷(5-3)=3000(元)。解2:先想分到书架的人每人多拿了多少书架。3个书架5人分,平均每人可得书架3÷5=0.6(个)。分到书架的人每人多拿了1-0.6=0.4(个)书架。显然这0.4个书架值1200元,所以每个书架的价钱是1200…  相似文献   

17.
龙志明 《高中生》2009,(18):30-31
一次分段函数应用题例1 WAP手机上网每月使用量在60分钟以上(包括60分钟)、500分钟以下(包括500分钟)按30元计费,超过500分钟按0.15元/分钟计费.假如上网时间过短,在1分钟以下不计费,1分钟以上(包括1分钟)按0.5元/分钟计费.WAP手机上网不收取通话费和漫游费.问:  相似文献   

18.
《现代小学数学》第七册有这么一道题目:家友服装店秋季服装大展销,运动衫标价每件28元。如果买2件收55元,买3件收80元,买5件收130元。学校买26件付了多少元?由于前一天已布置让学生去思考,所以当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时,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1.26÷5=5(份)……1(件),130×5+28=678(元)2.130×4+80×2=680(元)3.130×3+80×3+55=685(元)4.26×28=728(元)学生通过比较后一致认为,第一种方法最好,因为这种方法最便宜。正想转入下一题的研究时,我忽然看到平时发言不积极却很会动脑子的郦睿文还举着手,我请他上台把他的解法写在黑板上:26×28-[…  相似文献   

19.
例1:一个学生若用自己全部的钱买8本本子,他还剩1.2元,如果买15本这样的本子,他还缺1.6元,问一本本子多少元? 分析:(1)两次本子差:15-8=7(本)  相似文献   

20.
1月12日,彭家井热线接到某县两位教师的电话,称该县1999年12月由县委、县政府下文,向教师强制性收取1998年和1999年个人所得税,收取标准按职称而定,中学二级以上每月收取10元,二级以下每月收取5元,一律从工资中扣除。这两位教师问:县里这样做有没有法律依据?听说月工资超过800元才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农村教师工资没有超过800元,是否也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呢?接到两位教师的电话,彭家井热线编辑非常重视,马上打电话向这两位教师所在县的教委办公室联系,证实了他们所说的情况。随后,又立即与省地方税务局取得了联系。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