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林》是评介图书,引导读书的刊物,创刊于1979年。九年多来,《书林》坚持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虽数经挫折,仍锲而不舍,其中甘苦,真是一言难尽。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结合读书正在思考许多问题。一些原来肯定的东西被否定了,一些原来否定的东西被肯定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人们迫切要求“知识更新”。读书生活正在发生愈来愈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书林》必须赶上时代的步伐,努力反映时代的新潮流、新观念、新信息;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贯  相似文献   

2.
编辑之友·书讯报·博览群书·出版研究·文汇读书周报·书林·编辑学刊·中州书林八家刊物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一、为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加强出版界与读者间的联系,《编辑之友》、《书讯报》、《博览群书》、《出版研究》,《文汇读书周报》、《书林》、《编辑学刊》、《中州书林》8家报刊,决定在第一、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举办“第三届全同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二、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办法:从1989年4月份起,分  相似文献   

3.
■第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由《编辑之友》、《书讯报》、《博览群书》、《编辑学刊》、《出版研究》、《书林》、《文汇读书周报》、《中州书林》八家刊物联合举办,《书讯报》具体承办■全国有93家  相似文献   

4.
新创办的书评刊物《读书》,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读书》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报道、评介、讨论古今中外的图书以及和书有关的人和事,重点在当代;以书为主也谈刊物。它的对象是读者、作者(著者、译者、编者)和出版工作者(编  相似文献   

5.
新创办的书评刊物《读书》即将由三联书店出版,第一期可于三月下旬与广大读者见面。《读书》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报道、评介、讨论古今中外的图书以及和书有关的人和事,重点在当代;以书为主,但也可以谈刊物。它的对象是读书人、写书人(著者、译者、编者)和出版工作者(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对读书人,它希望能提高读书的兴  相似文献   

6.
一、为了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不断提高图书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出版界与读者的联系,《编辑之友》、《博览群书》、《书林》、《编辑学刊》、《文汇读书周报》、《书讯报》、《出版研究》、《中州书林》8家报刊,决定在“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举办“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二、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办法:从1988年5月份起,分别在上述报刊上刊登统一选票(同时刊登各出版社推荐书目),由读者填写后,直接邮寄山西省太原市并州北路11号《编辑之  相似文献   

7.
一、为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加强出版界与读者的联系,《出版研究》、《博览群书》、《编辑之友》、《文汇读书周报》、《编辑学刊》、《书讯报》、《中州书林》、《新闻出版报》8家报刊,决定在前三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的基础上,继续举办“第四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8.
一、为了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不断提高图书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出版界与读者的联系,《编辑之友》、《博览群书》、《书林》、《编辑学刊》、《文汇读书周报》、《书讯报》、《出版研究》、《中州书林》8家报刊,决定在“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  相似文献   

9.
’95欧美最佳图书摘自《中华读书报》1996年1月31日海舟子美国《纽约时报书评》杂志以每年评介图书数量众多、文章权威、统计手段先进、编辑眼光“狠毒”而历来为读书、出版界所重视。该刊于每年12月评选出的该年度欧美最佳图书颇具影响。我们特编辑出其最新的...  相似文献   

10.
读书类期刊具有宣传评介图书、指导阅读、启发思维的作用,是出版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一批读书类期刊发展成熟起来,形成了期刊市场上一个独特的群体。一、目前读书类期刊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已有了好几种读书类期刊,如《读书》、《书林》、《书谱》、《书窗》等。进入90年代,书刊出版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又诞生了一批新的读书类期刊,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1.
由本刊和《中州书林》、《博览群书》、《新闻出版报》、《编辑学刊》、《书讯报》、《文汇读书周报》、《出版研究》等八家报刊联合主办,《中州书林》编辑部具体承办的第五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已经揭晓,《邓小平——中国新时期的总设计师》、“1949—1989年的中国”(套书)、《年轻的思绪——汪国真抒情诗抄》等10种图书荣获本届“金钥匙奖”一等奖;与此同时,获得二等奖的有20种书,获得三等奖的有30种书,获得优胜奖的有108种书(获奖书目详见本期第78~79页)。 1991年10月29日,本届“金钥匙奖”颁奖大会在郑州举行。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吴基传,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于友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许力以,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1995,(5)
文化,依然是读书人关注的焦点──摘自《文汇读书周报》1989年8月19日近两个月来,东方书林俱乐部会员对图书的需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以介绍西方文化或以中西文化比较分析为主题的图书比较好销。如浙江人民版的“世界智慧丛书”、“世界文化丛书选印本”;...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董鼎山在“纽约通讯”专栏里介绍的美国报刊图书评介情况,真是大开眼界(至少对于我这个一向对国外情况孤陋寡闻的人而言)。在美国,由于出版书籍的众多,阅读书评是读者在百忙中获悉出版界信息的经济办法。通常受重视的高级杂志几乎都有书评栏目。除了最著名的书评刊物《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半月刊)专门刊登图书评介外,其他一些有名的杂志,如《新共和》、《民族》、《新闻周刊》、《星期六评论》、《大西洋》月刊等,每期的书评专栏,一般都要刊登七、八篇书评,每篇书评短的几百  相似文献   

14.
书林新枝──《全国科技图书总览》评介科谊《全国科技国书总览》(以下简称“总览”)是我国第一部用作专业图书查书、选书的大型工具书。每年出版一卷,年收书万余种,涵盖当年全国出版的科技新书(包括修订版)。每卷1200多页,精装,由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奖评选说明一、为了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不断提高图书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出版界与读者的联系,《博览群书》、《编辑之友》、《书林》、《杂家》、《编辑学刊》和《文汇读书周报》决定联合发起“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二、本评奖活动于每年第一季度开始,由参加活动的出版社提出上一年度的初版优秀图书书目,读者可自由投票推荐其中的若干本,作为进一步评选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董鼎山在“纽约通讯”专栏里介绍的美国报刊图书评介情况,真是大开眼界(至少对于我这个一向对国外情况孤陋寡闻的人而言)。在美国,由于出版书籍的众多,阅读书评是读者在百忙中获悉出版界信息的最经济的办法。通常受重视的高级杂志几乎每期都有书评栏目。除了最著名的书评刊物《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半月刊)专门刊登图书评介外,其他一些有名的杂志,如《新共和》、《民族》、《新闻周刊》、《星期六评论》、《大西洋》月刊等,每期的书评专栏,一般都要刊登七、八篇书评,每篇书评短的几百字,长的数千字不等。《新共和》周刊每年要评介五百来本新书。出版商十分重视书评宣传,不但每有新书出版,  相似文献   

17.
第四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奖活动已经结束,发奖大会于1990年10月28日在杭州举行。全国图书“金钥匙奖”评奖活动,是由《编辑之友》和《博览群书》、《出版研究》、《编辑学刊》、《新闻出版报》、《文汇读书周报》、《书讯报》、《中州书林》等8家报刊联合发起的,是目前国内唯一的由读者投票评选的全国性的图书评奖活动。这一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全国广大读者和新闻出版界的好评,被誉为出版界的“百花奖”。“金钥匙奖”评奖活动自1987年开始,每年一届。前三届分别由《博览群书》、《编  相似文献   

18.
新书架     
《纽约客书林漫步》 [美]董鼎山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 本书是作者对美国书人书事评介文章的结集。作家王蒙说,读董鼎山先生的《纽约客书林漫步》,脑子里马上就出现了“信息量”、“开脑筋”、“另类”、“视角”、“文体”等一些词。当然,脑海里也出现了董先生那种风度翩翩、谦恭含  相似文献   

19.
《书品》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以评论和介绍本版图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书评刊物。五年来,我们先后发表了各类文章294篇,其中,专门评介图书的文章为210篇。在这些文章中,突出强调的是一个“品”字。我们以为“品”和“评”不一样,“品”应该比“评”更深一些、更丰富一些。为此,我们先后约请了一些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撰文介绍研究、著述当中的心得、体会和甘苦,以引导读者去品味其中的治学方法和门径。例如杨伯峻先生的《我和<左传>》(86·1)、陆宗达先生的《我与<说文>》(87·2)、周祖谟先生的《我和<广韵>》  相似文献   

20.
1979年4月,《读书》石破天惊地打着“读书无禁区”的旗号创刊了。《读书》编辑沈昌文和陈翰伯、陈原、史枚等人,谨奉“以书为中心的思想评论刊物”的办刊宗旨,力将《读书》做成“知识分子的高级休闲刊物”加之《读书》作者如丁聪、王蒙、费孝道、金克木、董鼎山、刘晓枫、辛丰年等国宝级学者参与,《读书》在当时延续了一代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