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非常重视个性化教育,这与杜威的思想有着直接的渊源。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强调“从经验中学习”,奠定了美国个性化教育的理论基础;而从杜威的“儿童中心说”出发,强调以儿童为本,则直接促成了儿童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黎雯 《科学教育》2009,(4):92-93
杜威“儿童中心论”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儿童成为了整个教育的中心,强调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亲自体验获得知识与技能。“儿童中心”与个性化教育的取向是一致的,活动式课程与情境式教学是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对个性化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杜威的“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从儿童的经验出发组织教材,并让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把教材变成直接的个人经验。(一)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挑战,社会要求学校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人。而传统教学不能适应美国社会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派”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与之相对  相似文献   

4.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后我国对杜威的教育理论一直持否定的态度,不少人斥责他过于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放纵了学生的自由,降低了教师威信、否定社会的作用。实际上,杜威强调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强调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发展,同时杜威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所以应从教育、社会、儿童的基本关系来理解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相似文献   

5.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后我国对杜威的教育理论一直持否定的态度,不少人斥责他过于强调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放纵了学生的自由,降低了教师威信、否定社会的作用。实际上,杜威强调儿童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强调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发展,同时杜威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所以应从教育、社会、儿童的基本关系来理解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相似文献   

6.
儿童观的转变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儿童观的转变与杜威的研究有重要联系。杜威从美国社会的变革出发,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儿童被动发展的原因,批评了旧教育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培养儿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想,并对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杜威的儿童观和教师教育的观点对于我们改革教师教育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向颖 《教学与管理》2014,(13):65-66
正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在其著作《学校和社会》中从尊重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出发,强调教学中经验指导生活和社会适应性。杜威总结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提出"教育即生活"这一概念。陶行知生活教育内容更是博大精深,"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连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学生未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早年留学美国,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但他从美国留学回来,并没有照搬杜威的一套,而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依据教育自身的规律,创造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教育理论。他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教育基本理论,“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生活即教育”、  相似文献   

9.
杜威与皮亚杰是教育史上两个里程碑式的人物。杜威从教育学的角度划分儿童的教育发展过程,皮亚杰从心理学的角度划分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前看重儿童的生活与经验,后看重儿童的认知与机能;在教学方法上,杜威强调“问题法”,皮亚杰重视“活动法”。他们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人们对之时褒时贬,但他们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则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周洁 《考试周刊》2012,(68):179-180
杜威的教育思想以《民主主义与教育》为总纲。在其中。杜威论述了他的教学观。他强调儿童中心论,认为儿童期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是儿童快乐的生活园地,借以扩充经验的数量和提高经验的效用。教师的教学也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材料出发.并且附着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1.
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与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这一观点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哲学及社会思想渊源,它批判了儿童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等教育目的观。杜威并不是否认教育目的的存在,而是反对强制性的外在目的。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有很多积极的现代价值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2.
美国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涂诗万 《教育学报》2012,(2):100-112
注重基本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编纂是美国学者从事杜威研究的传统特色。近二十年,美国杜威研究界在基本文献的整理和杜威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两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出版了四卷《杜威书信集》光盘,以及《杜威与美国民主》《杜威:宗教信仰与民主人本主义》和《杜威与爱欲:教育艺术中的智慧和欲望》等一批优秀的研究著作。近二十年美国学术界对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的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民主教育思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性内涵、杜威的美学理论与教育思想的关系、杜威的宗教理论与教育思想的关系等。近二十年美国的研究成果对杜威教育思想以正面评价为主。这些新进展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意识形态对立趋缓后,人类面对高度现代性社会的共同挑战,开始公正地、全面地研究杜威教育思想的世界性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在清末主要仿日本模式,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转向仿美国模式。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杜威访华的影响、留美归国学生的作用、“二十一条”的负面效应等几个方面。这一转变,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从关注教学与课程等局部层面向关注学校整体发展的时代转向.西方当代教育领域兴起了一股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学校变革热潮。“学习共同体”思潮之所以能在当代兴起,既有时代之因,也有思想之基和理论之源。“学习共同体”思想的核心理念对美国学校变革的目标、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  相似文献   

15.
The far right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gained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and power by promulgating its ideas using multiple media sources. This paper considers contemporary right‐wing representations of John Dewey as found on English‐language internet websites. The author employs discourse analytic methods to address the questions—‘How is John Dewey constructed in right‐wing internet discourse?’ and ‘By what means has the Right come to construct Dewey in this way?’ Elements of the internet discourse are related to texts that helped shape it.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far right‐wing websites construct Dewey and his ideas as the antithesis of American values and as a political and existential threat of the highest order. In this discourse, Dewey is connected to Satan, communism and global conspiracy theorie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beliefs for current education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praxis.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70年代始,美国宣椎发动毒品战,时至今日,却成效甚微。究其原因,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理论上,美国毒品战陷于现实主义理论指导的困境,存在诸多缺陷;实践上,禁毒方式尚无得到有效安排,禁毒资源调配陷入误区。因此,美国开展毒品战只有在政镱调整上更灵敏,才可能提高禁毒工作成效,并最大限度地控制禁毒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明冲突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提出的,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这一理论本质上是文明冲突掩盖下的新意识形态,是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意识形态策略。面对"文明冲突论"的挑战,我们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8.
美国联邦宪法及其修正案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检察制度的构建和变革。对美国宪法中所涉及的检察制度内容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从宪法视角上认识和研究检察制度。检察机关作为行使准司法权的特殊行政机关,是美国检察制度的重心。因此,深入了解美国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和检察制度的宪政价值,对于我国的宪法和检察制度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是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社会转型期。在此时期,美国出现了因严重的社会失范而引发的种种社会矛盾与问题。基于社会危机主要是一种道德危机的判断,杜威围绕着寻找新道德的基础和维持、再生产新道德的机构这两个主要课题展开了其民主主义道德教育思想:以道德教育实现民主主义,以民主主义改造道德教育。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同样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下中国道德教育改革有两点启示:一是凸显道德教育的民主目的;二是重视道德教育自身的民主化改革。  相似文献   

20.
沈伟 《教师发展研究》2020,4(1):116-124
杜威的若干思想为发展乡村教师、改良社会提供了有益的视角,理解其关于教师发展的思想,必须超越单纯的技术论。在杜威的社会改良思想中,教师应促进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教师的培养应以中小学为中心,中小学是检验和证明教育原则的实验室。这一思想经陶行知的发展,成为中国乡土社会培养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和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之有力途径,并进一步在美国服务学习中实现未来教师课程学习与国民责任的统一。鉴于此,需以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培养具有探究品质的乡村教师,这蕴含着发展乡村师资、改进乡土社会的承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