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什么是优质学校?我没有研究。我心目中的一所小学是否可以看作"学校优质教育"的一种实践模式?或者能否称得上是"优质学校"?我要说的是江苏省的东洲小学。东小有一种魅力一般说,"名牌学校"的特征之一,大多是有自己悠久的传统和文化。如果用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什么?学校为什么?学校应该做什么?对学校本质的追问,我以为,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基本思想保障,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丁莉莉 《学子》2013,(4):94-96
从2005年起,我校始终致力于做好一件事:以"阳光"为核心理念,办回归本质的教育,办遵循规律的教育,办尊重人格的教育,办注重发展的教育,办回归课堂的教育,努力打造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学校。几年来,我们用智慧和汗水不断诠释阳光神小的愿景,丰富着阳光文化的内涵。一、追寻阳光——"阳光"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2004年10月,通过威海高新区小学校长竞聘,我来到了现在的神道口小学。作为校长,我必须对"办什么样的学校?怎么样办学校?为什么这样  相似文献   

4.
<正>从2009年7月任贝尔路小学(以下简称"贝小")校长至今,我一直在思考:面对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我将带着师生走向哪里?学校要怎样发展?靠什么发展?"你选择看的方向,决定了你所看到的事物。而你选择往哪个方向看,决定于你希望看到什么!"(《唤醒内在的智慧》)于是,我郑重地将"学校发展"定义为"学校中人的发展"。我坚定地认为:如果学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学校是"家门口的好学校"?上海推出的新优质学校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历程?本刊推出的长篇纪实通讯《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洵阳路小学的"新优质"之路》,解读新优质学校的成长历程,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和响应,正如一位读者所说"这才是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上海基础教育需要更多这样的学校",。本期,来自我们的读者——校长、学者、媒体、家长的代表,从不同视角解析"洵阳现象"  相似文献   

6.
袁丽  蔡沁知 《中国教师》2014,(19):29-31
<正>一所普普通通的公办学校,如何能够发展成为具有良好"口碑"的优质学校?如何能够打造出一支不断进取的师资队伍?这或许是所有公办学校的校长都在不断追问的问题。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走进一所普通公办学校——北京市东城区板厂小学。近几年,这所小学以严谨笃学的形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获得"北京市课改先进学校"、"北京市百所好家长学校"等称号。通过访谈与观察,我们不难看到这所学校锐意  相似文献   

7.
四年前,我调到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小学主持工作,这是一所发展相对落后的学校.怎样才能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改变学校的滞后状况?我把注意力集中在"从教师管理入手,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让学校拥有强劲的后续发展力"上.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湖南衡阳人,那个地方开始上学的年龄比较小,一般是六岁,叫做"发蒙"。我还要更早,五岁就上学了。一二年级我都住在家乡农村,学校名叫"萧族小学",校址就是当地的萧族祠堂,与私塾相比,算是"新式学堂"了。妈妈受过中师教育,算是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在学校当了近十年的校长。所以,那座祠堂既是学校,也是我的家。我对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到底什么样子才算合格?最近,小编听说北京市海淀区立新学校小学提出了"我的行为我负责"的口号,或许可以为我们解答这个疑惑,这不,立新学校小学的师生们已经开始热烈地讨论了……  相似文献   

10.
<正>学校一定要有"特色"吗?面对这个问题,有人会惊讶:"这还用说?"是呀,这是一个热衷于谈"特色"的时代。几乎所有学校都在争创"特色"——你弄"书法教育",我就搞"剪纸教育",你做"人人都会拉二胡",我就来个"学阿拉伯语从娃娃抓起"……仅仅增加一门选修课,就叫学校教育的"特色"吗?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教育者,我常常思考如下问题:为什么很多甚至大部分孩子不愿意上学?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升高,所谓的"差生"、厌学者越来越多?为什么小学初中的一些优等生,到了高中突然就沦为了学困生甚至是"双差生"?为什么绝大部分人随着学校生活的结束,学习也就基本终止了?为什么孩子们贪玩,喜欢探究他感兴趣的游戏,却极度厌恶学校生活?为什么家长、老师常常把孩子的成绩下降或厌学,归因为态度问题,甚至道德问题?对吗?  相似文献   

12.
如何解决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择校热"现象?如何让无力选择学校的家长、无力选择教育的孩子都享受到教育改革的成果?如何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不再把学业成绩、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校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3.
<正>数株玉兰点缀于教学楼之间,在细雨微斜的春天散发着湿润的香气,一座白色折纸小船样的雕塑,安静似泊于港湾,坚毅似欲"扬帆起航",这座美丽的学校就是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下文简称"七一小学")。七一小学创建于1954年,是原海军子弟学校,学校地处海军司令部大院内,悠久的历史和军队的基因,让这所学校在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海淀区首批素质教育优质  相似文献   

14.
道德焦虑     
<正>一位小学校长悲愤地告诉我说,在全区小学道德教育巡回展中,她的学校得了倒数第一名。我问:"是你没有重视吧?"她说:"我怎会不重视?我怎敢不重视?我敢说,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在全区小学当中不排第一也  相似文献   

15.
三水湾小学是一所市区公办小学,但随着周边新建学校的增加、生源的减少、小班化的实施,学校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小,班额越来越小。作为校长,我一直在思考:教育现代化发展中我们学校的定位在哪里?我们有什么?缺什么?该从哪些方面"分层分点"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一所学校的办学追求源于校长及其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与坚守,并以基因贮存的方式融入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和发展进程之中。经年累月,它便会成为一所学校的独特管理风格,进而成为这所学校的教育哲学。2013年4月,我到太湖北岸一所由三所乡村小学合并而成的无锡市立人小学任校长。面对来自全国19个省1092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源,我与全体教师在深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办一所流淌着奶和蜜的学校"的  相似文献   

17.
我能当好"妈妈"吗? 在到达鹤峰的当天,我主动请求县教育局把我分到当地最偏僻最需要教师的燕子乡朝阳村朝阳小学.这是海拔1600米山腰上一所孤零零的村级小学.学校连校门都没有,全校一共只有6个班,所有学生加在一起才76人,因为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学生全部在校住读.  相似文献   

18.
如何让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的发展愿景与实践经验在雄安校区落地扎根,使其成长为一所立足本土、面向未来的学校?我们提出,要"众筹"一所好学校。"众筹"本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是指众人募集资金来支持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而"众筹"学校,是指汇集教育的智慧与行动,唤醒教师的自我生长力,让所有人都释放出教育力量。那么,众筹从哪里开始?我们从治理结构、关键人群、核心建设三个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正>我和蒋明玉的关系比较"特殊":同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只不过我是他的学兄;同一门学科任教,都是小学数学教师;同一所学校工作,先是在丹阳市访仙中心小学,现在在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同样的兴趣爱好,都喜欢在数学教育中"钻牛角尖""爬格子"。正是因为这种"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的关系.我对蒋明玉可谓"知根知底".对他身上展现出来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的特点感触尤为深刻。首先,蒋明玉善于把自己对小学数学教育的热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张家港市学校联盟办学开展得如火如荼,城区与乡镇学校之间的联盟办学,促进了教育整体的优质与均衡发展。学校联盟办学如一潭"活水",核心园优质的资源成为辐射我园的"活水",让我园在联盟建设中享受和谐教育,促进园所发展。幼儿园联盟围绕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与共享,打造的"项目组生态圈"是如何设计与落地的?一、重对接,追求意向的高度统一1.集体会诊倾听调研在联盟成立之初,开展了相关调研倾听联盟单位间各自的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