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韩哲 《中华武术》2007,(10):36-37
第二步养真气充窍,练呼吸开合这一步主练采气、练气、壮气之功,其目的是练后天之气,养先天真阳之气,使之增强、充盛、壮大,而后归属于中丹田之"空窍",并逐渐促使"空窍"转变成真气能量充盈的"功态窍",自发地产生"窍呼吸",即"胎息"之功能状态,使习者内气之功发生质的升华。但是,为什么要练气?怎样练?真气与丹田、丹窍是什么关系?"窍呼吸"  相似文献   

2.
张永明 《健身科学》2011,(11):39-40
有人说:"会练会养功夫长,只练不养就会伤……"同样练太极拳,有的人能事半功倍,有的人却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会练会养,才是功夫长进、益寿延年的关键。如何才能做到会练会养,笔者根据自己的练功经验并结合中医养生、营养学等方面知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太极拳的练与养。  相似文献   

3.
邹思全 《钓鱼》2008,(21):30-31
竞技速钓术,是在精养池里打比赛、练竿或掐鱼,遇到生口鱼或上鱼快时,使用最多的一种钓鱼方法。竞技速钓术,在自然水域野钓时,常因水阔鱼稀,一般情况是用不上的。但是,在特别情况下,鱼情发生了变化,遇到鱼疯狂咬钩时,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并且获鱼量会非常可观。  相似文献   

4.
张兴洲  谭大江 《武当》2003,(10):9-12
太极修道养生论解 修道练武者,道门皆为养生之功也。丰云:修道练武不养生,多病多灾不长命。五分练,五分养,功道自然长。武道以炼为主,以养为辅。文道主张清静无为,不争,退让,养生全形,顺其自然,纯在于养。武道之养,养精养气养神,炼则炼气炼意炼形。拳法以柔制刚,以  相似文献   

5.
张凯 《精武》2006,(3):12-13
三皇炮捶之法修身先养一口津,定气再把两仪分, 定住八卦分四象,玲珑变化散周身。先能延年且益寿,又能百病不临身, 出悌入孝山中隐,不久知音临洞门。三皇炮捶之法中的“修身先养一口津”和三皇炮捶之根中的“修身得道气爽清”中的“修身”二字,都阐明三皇炮捶是“以气为主、以理当先”的气功拳术,其“法”“根”皆明示为内外兼修的修身内功心法。“修身先养一口津”之句所包含内容要点层次颇多。“修”是特殊的练法,是高层次的练,是终极内练。  相似文献   

6.
峨嵋金刚铁爪功,简称“铁爪功”。是峨嵋拳练养相兼、刚柔相济的硬功功法之一。系用意念调和身体气血,通过呼吸调动人体内气。经常练金刚铁爪功能够炼补心、肝、脾、肺、肾之气。  相似文献   

7.
中医太极拳与养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拳谚云:“三分练,七分养。”这话非常在理,作为一名中医,同时又是一个武术的爱好者和传播者,我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8.
邓付凤 《武当》2009,(5):28-29
八卦掌是内外双修的拳术,它结合了道家的导引吐纳术,融技击、养生、健身于一体,讲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意领气、以气领力。八卦掌的练功方法是非常独特的,以走圈为主,于走转之中外练筋骨劲力,内练浑圆之气。练好八卦掌必须了解、掌握其练功的理法精髓要义。  相似文献   

9.
技击术是太极拳的精华,没有技击含义的太极拳就不能称之为“拳”,练太极拳只有体用兼备,才可达到武术之上乘。太极推手是练习太极拳技击的一种基本方法,“沾连黏随”作为太极推手技法特点的表现形式贯穿于太极推手的始终,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技法来进一步揭示太极推手之精妙。  相似文献   

10.
彭国威 《精武》2009,(9):64-64
遵古道,练形意,行拳于老树青藤之下;金枪银剑,骏马佳人,品国术性命双修、身心合一之神韵——快哉!仙哉!身处物欲横流的繁华都市,养超然物外的质朴心境,从吾所好,不苟名利,是多年习武带给我的好处!作为深圳的修武者,我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深圳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林高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少林武术有南北之分,长江流域以北多练北少林拳,长江流域以南多练南少林拳,福建是南少 林拳的发祥 地,福建南少 林拳在全国有 重要的地位 和影响力,且 福建南少林拳 拳种繁多,各 流派风格特点 突出,少林地 术犬法又称少 林狗拳,地术 拳是南少林武 术一支流源, 是福建七大 拳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般人说练拳,但很少有人提养拳的。其实拳要练,更要养。不会练,或者拳架的质量不高,就打不好基础。不会养,或者养不得法,就不能深入。会打拳就必须也会养,“开展”有助于练,“紧凑”有益于养。练是练体,保持拳架的规矩法度和通过拳架的反复练习,从而使遍体松柔,体格强健。练是筑基的功夫,养是养气,养神,也包括广义的文化修养等。太极拳家郑曼青就曾说过,“外家拳多以身殉技,内家拳是以技养生”。外家拳多刚劲有力,动作勇猛,且多弹跳和高难动作,看起来龙腾虎跃,精彩受看,很受年轻人的喜爱。但是对体力消耗大,对养生不利。而内家拳以太极拳、…  相似文献   

13.
八仙圈     
李麟 《精武》2003,(2):8-11
“八仙圈”属八仙门拳艺,特点是身手运行多走圈走圆,圈环之妙,应用技击则变化无端,用之健身则养气增力。“八仙圈”有三种练法:1.柔多刚少慢练之;2.刚多柔少快练之;3.纯柔无刚缓练之。青壮年可练前两种,初学者或体弱年老者可修习后一种。人手、入门应柔练、慢练,“柔极生刚,慢极生快”,盘之功纯则得阴阳中和之道,  相似文献   

14.
八仙圈     
李麟 《精武》2002,(3):8-11
“八仙圈”属八仙门拳艺,特点是身手运行多走圈走圆,圈环之妙,应用技击则变化无端,用之健身则养气增力。“八仙圈”有三种练法:1.柔多刚少慢练之;2.刚多柔少快练之;3.纯柔无刚缓练之、青壮年可练前两种,初学者或体弱年老者可修习后一种。入手、入门应柔练、慢练,“柔极生刚,慢极生快”,盘之  相似文献   

15.
练拳三要义     
练习拳术套路,都要经过一个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的循序渐进过程。应理、法、术、功并学同练,必知必懂三项要义,就是练"形"明劲功夫的要义,练"法"暗劲功夫的要义,练"功"灵劲功夫的要义。每项要义理法技艺层次不同,练习侧重点及要领也有所区别。拳学之道,古至今来,自有真传正脉,初学必先授之以形,续而授之以理,形中寓法,法中见术,术中得功。拳学之道,当知其理而明其法,行真宗正途,不可为旁门所惑,得师真传当踏实习练,不可这山望着那山高,门未进略得一二,即东抓西找或不辞而去,此种人终生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16.
武术,武德     
从历史上看,武学有两方面:一是一些名人高手大多出自佛、道两家,他们要求身心双修,外练筋骨皮,内修精气神,达到强身健体,积精养元,把握阴阳平衡,以清静无为积精养元为根本,使元精内守真气存之,达到天地人浑然一体,出神入化的境界,达到与大自然真正和谐。修得四季常青,枝叶繁茂,智慧开悟,益寿延年。  相似文献   

17.
一、移动模块的课课练 练习一:跳急停练习练习方法:如图1,采用“之”形运动,在“之”形转折处做跳急停练习,直至对侧端线。  相似文献   

18.
祁美娟 《精武》2006,(12):32-33
少林之拳式,以五拳为最著,即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此五拳者,各有其妙用。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龙拳练神,精而习之,不难有龙行虎奔之效,而且获祛病延年之益。综五拳之手法,共一百七十三手,依少林技击术功夫之次第,须与一切普通运气使力,及各种马步手法等,俱习之娴熟,而后始可练习五拳术。至五拳之次第,以虎豹为先,蛇次之,鹤又次之,龙拳则最后,盖以龙拳之使运,全用气功为、王,周身夭矫如游龙之行空,所谓骨节通灵身心手足,均一气贯串,上下相印,然非数年功夫不易到此境界。据少林师法巨子所传授,谓少林自明季以后,已由释宗而与道术相参贯,即如五拳之气功,其中已十分之九系道家修养功夫,可谓释道合并之征矣。  相似文献   

19.
使老年人、体弱者以及患有慢性病或身残的人们,能健康、正常的参加一项或几项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关于老年人和病患者能不能和要不要参加体育锻炼?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一种主张“静”和“养”,只注意药物医疗与营养;另一种却主张以“动”“练”为主,“动”“静”结合,“养”“练”结合。无数事例和实践经验证明,前者是消极的,后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种指导练拳之文多如牛毛。而关于在练拳过程中如何养生的文章则相对较少,中华传统武功自古讲究练养结合,攻防一体。笔者才疏学浅,试从武德、身体、场地、季节、时间、方位、医药、营养等方面浅谈养拳要旨,不妥之处望行家指正。武德:简单地说,习武之人要遵纪守法、尊敬师长、不逞强好胜,同时又要具有不惧邪恶、见义勇为的良好品德,只有做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