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难忘的泼水节》一课叙述了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1961年共度泼水节的动人情景,表现了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血肉关系。引导学生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幸福的”、“难忘的”节日,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因此,如果教师紧扣“难忘”一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的一篇充满温情的课文。课文再现了1961年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参加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泼水节的欢乐场面,表达了人们激动、幸福和难忘的心情。由于年代久远,二年级的学生对周总理知之甚少。因此,教学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让学生询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周总理的感人事迹,为学习  相似文献   

3.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是经典的革命文化选文,但是编者对原文出处的注释存在错误,对原作者也未作考察。对《难忘的泼水节》的选文出处、原文作者及初始发表报刊进行溯源式的查考,一方面可以为《难忘的泼水节》提供准确的课文注释,另一方面也可以透视革命文化选文的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以泼水节为题材的文章入选了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二下有《难忘的泼水节》,苏教版二下有《欢乐的  相似文献   

5.
《少年文艺(南京)》2014,(1):F0002-F0002
相关课文:《难忘的泼水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相似文献   

6.
《难忘的泼水节》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爱祖国、爱家乡。这篇课文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而1961年的泼水节,又是傣族人民最幸福、最难忘的一个泼水节,那是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人民共同欢庆了这个富有情趣的民族节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7.
相关课文:《难忘的泼水节》(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泼水节的庆祝活动一般持续三至七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相似文献   

8.
《难忘的泼水节》一课以欢快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感人场面,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朗读赏析,开掘难忘之境 ①定好朗读基调。教师板书课题后,可让学生思考:课题中哪个词点明了中心?(难忘)文中哪一句是中心句?(课文最末一句)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因为  相似文献   

9.
“难忘的泼水节”语感训练史红《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描述了周总理与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情景,表达了总理与人民心心相印的真挚情感,其基调是欢快的。教学本文,可以通过语感训练使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一、加强朗读,品味任感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  相似文献   

10.
《难忘的泼水节》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新增选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动人情景,再现了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关怀,以及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  相似文献   

11.
教材理解 :《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叙述了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来到黎明城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作者先写总理到来之前的情况 ;接着写傣家人欢迎周总理到来时热烈、隆重的盛况 ;再写周总理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欢乐场面 ;最后写幸福、难忘的感受。作者重点写了欢迎和欢度两个场面 ,表现了敬爱的周总理关怀各族人民 ,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高贵品质及各族人民爱戴敬爱的周总理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 :周总理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场面。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关怀各族人民及各族人民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情感。教学…  相似文献   

12.
《难忘的泼水节》描写的是傣族人民和敬爱的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时无比幸福、欢乐的情景,表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深厚的感情。这篇文章感情真挚,文辞优美,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之间那种难忘的真挚感情,达到吟咏品“难忘”,美读颂真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谈□兰州实验小学孙玉梅《难忘的泼水节》,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这篇看图学文由一幅画和一篇短文组成。所以教学这篇课文,就要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相似文献   

14.
《难忘的泼水节》描写的是傣族人民和敬爱的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时无比幸福、欢乐的情景,表现了总理和人民之间的那份深厚的感情。这篇文章感情真挚,文辞优美,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指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之间耶种难忘的真挚感情,达到吟咏品“难忘”,美读颂真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各民族新年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难忘的泼水节》一文里向我们描绘了傣族泼水节的情景,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持续三至七天。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和傣族,其他少数民族的新年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侗族—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活动。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在广场上举行芦笙歌舞比赛。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欢乐。  相似文献   

16.
寓思想教育于小学语言文字训练中的尝试□康桂月康雪珍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就是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学训练的统一。但语文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是直露的、暂时的,而是含蓄的、潜移默化的。现以《难忘的泼水节》...  相似文献   

17.
肖颖 《小学语文》2009,(1):104-106
【教材分析】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组织,由《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语文园地三》紧承单元主题,安排了丰富有趣的语文园地活动,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8.
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课文讲的是1963年,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故事。学完这一课后,我也想过一次泼水节。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语课本人教版第四册第8课《难忘的泼水节》,讲的是1961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  相似文献   

20.
【案例】这是二年级的一堂阅读研究课,执教者是一位有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执教的篇目是《欢乐的泼水节》。该文介绍了少数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展示了一个洋溢着欢乐、吉祥、幸福的美的意境。在集体备课时,大家一致认为,由于民族的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