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与前现代社会相对照,现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基础既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同时也出现两者两极对立的境地.要克服现代境遇的弊端,必须摈弃个人与社会各为实体的二元思维框架,从互动关系和相互构成角度理解个人与社会,并且以人与人的内在构成关系取代人对物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和谐社会的历史脉络中,人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其中.个人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具有根本性意义,它是表征现代社会一切重大问题的符码.个人对自由的追求与社会秩序、规范之间的和谐是整个社会系统运行的现实基础.社会不和谐的基础就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而人学就是关注人及其生活的社会机制的学问,因此人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实际上就构成了和谐社会的人学基础.以人学为基础研究和谐社会,就需要在人与社会的共轭关系中进行.  相似文献   

3.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在现代社会,人们享受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为现代社会所产生的一些社会病所困扰。一些著名的社会理论家对这些社会病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了深刻的描述。他们的阐述揭示了现代社会对人的规制,能给我们很多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的骨架由七大类关系构成: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群体的关系,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人民与民族国家的关系,以及民族国家与国际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论题、叙述起点、认识方法这三个理论要点,当能标识历史唯物主义切中现代社会现实的理论创制。基于关注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与劳动的关系是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由此挑明现代社会"孤立个人"与"最发达的社会关系"两大元素并存的实情,论证"社会生活"的现代社会之所属。从资本与劳动相互作用构成社会生活出发,探讨当代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新型关系,有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具有增殖的功能。个人的社会资本构成包括三个方面:关系网络资本、组织资本、社会环境或制度资本,即个人的社会资本分别来自个人的关系网络、个人所属的组织或群体以及国家的政策和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7.
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就价值主体而言,只能是人而不能是物,但就价值客体而言,却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这样便产生了两种根本不同的价值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和人与物之间的价值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因为个人与社会是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个人与社会构成的主客体关系,和人与物构成的主客体关系有一个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个人与社会的主客体关系是双向的,而人与物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是单向的。就是说,在个人与社会构成的主客体关系中,个人与社会都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而在人与物构成的主客体  相似文献   

8.
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教育与人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来看杜威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可以发现,个人与社会是一种有机关联的关系,社会是个人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个人应对社会负责并作出自己的贡献;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人的一种民主生活活动;教育是联系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纽带与桥梁;社会应为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教育是实现社会民主生活方式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现代社会一切问题的根源,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既是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具体化,又是它的实质与焦点。社会生活过程本质上就是个人“自主”与社会的“规范”不断进行相应地自我调适的过程。权益自主与权力规范所表现的个人与社会关系,可以也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需根据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来确定。而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的研究应符合教育问题研究的范式。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以突出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可以明确教育构成要素在现代社会的基本的相互作用的情况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进而明确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人际交往是现代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同学之间、同事之间、亲朋好友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个人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人际交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心理因素如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群体意识等,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视和利用好影响人际交往的社会心理因素,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12.
对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辩证思维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个方面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注意的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既不能忽视自然界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又不能抹煞人对自然的改造和人的能动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既要看到个人与社会的斗争性,又要看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既要强调个体对社会的依赖性,又要强调社会对个体的依赖性;既要认识到社会对个人的促进作用,又要认识到社会对个人的制约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教育中的首要关系。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或者,社会只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巨大的权威,人不能对抗社会。现代社会学所理解的社会,是人与社会相对抗意义上的社会,这种对抗是积极的智慧,而不是反社会。人成为社会的行动者,社会从过去巨大的外在意义,变化为内在于个人的场域意义,也成为一个游戏世界。教育就在于能够实现外在世界意义向个人内在世界意义的转换,也就是说。社会从他人的,转换为自己的。社会的荣辱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此乃这个时代之教育意义之一。  相似文献   

14.
论人的社会角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以一定的角色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人的多重的、变动的社会角色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也是人的权利和义务及其变化的基础.文章在讨论作为个人先在规定性的社会性的基础上,着重讨论现代人的社会角色的结构及其复杂性、社会角色的价值意蕴,强调承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对于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是必要和重要的,而且一般地说,承当的社会角色越多,越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越有助于人的幸福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性意识中的社会范畴及其公理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观念的确立是现代性意识的重要一环 ,在现代中国 ,社会范畴是在民族国家话语之后知识界的又一个偶像寄托 ,而它的世界观依据则是现代的公理观。以公众意见的面目出现的公理是社会自身的意识形态 ,它将集体性的欲望合法化 ,并将个人的自我确证引向对社会中的他者的依赖中。由此 ,现代中国的社会范畴及其公理观念是在与个人的紧张中显示其性格的 ,因而对它的批判 ,构成了中国现代性意识的又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直是教育中的首要关系。然而,长期以来社会基本上是一个空泛的概念,或者,社会只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巨大的权威,人不能对抗社会。现代社会学所理解的社会,是人与社会相对抗意义上的社会,这种对抗是积极的智慧,而不是反社会。人成为社会的行动者,社会从过去巨大的外在意义,变化为内在于个人的场域意义,也成为一个游戏世界。教育就在于能够实现外在世界意义向个人内在世界意义的转换,也就是说,社会从他人的,转换为自己的。社会的荣辱是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此乃这个时代之教育意义之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认为社会是由人的实践所引起的各种因素相互制约有机联系的整体。人与自然是社会有机体的前提性因素,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有机体的基础性构成部分,要使社会有机体良性发展,就必须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就启示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继承和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对主客体关系的理解。一方面,现实的个人是通过社会历史的发展直观自身的本质对象。由于对象是人实践创造的外化物,主体的需要构成主体对象性关系的桥梁,因此需要主体本身就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价值是社会发展中可通约的关系性存在。因此,构成价值基础的需要只能是主体的社会需要,而不可能是其生物性与特殊性需要。正确理解需要概念对于惩治腐败、化解生态危机以及贫富分化问题都有巨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亚当.斯密是在商业活动成为国家事业的背景下,论述了现代商业社会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则。与古典政治哲学把社会当作有机整体来思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维方式不同,斯密以个人为起点来理解社会,个人成了目的。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斯密确立了两条原则:一,每个人都是自身利益的最佳判断者;二,正义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由此,亚当.斯密阐明了自由贸易、自由经营和政府职能的理论以及个人与国家、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同时也向人们表明,容纳了财富、奢侈品和个人竞争的商业社会,同样能够维持良好的秩序,建立成功的国家。商业社会的立国之道就是通过使普通的个人享有正义和法律之下的自由,以达到富国裕民的目的,对外维护国家独立,对内保障个人自由。这样的立国原则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它更接近自然自由,更符合人性,是人人可及的。  相似文献   

20.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既是社会学的元问题也是基本问题,它的展开构成了社会学的理论元层面,是社会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它也是表征现代性过程“问题性”的符码,构成了对现代社会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这一问题展现了社会学的一种独特质性:知识和理论的逻辑与历史和现实的路径的相互交叠。这也是社会学思维与哲学思维的实质性界分。个人与社会提供了社会学的具体研究得以展开的轨道.使社会学建立了与现代性的牢固的知识连结,从而对人类历史上这一空前的变迁过程给予了宏大而细致、广阔而深入、普遍而精微的刻画和反省。当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化,这就使社会学的这一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问题.具有了新的时代性涵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