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进入我国的"韩剧"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一股冲击我国文化市场的"韩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成为"韩剧迷".  相似文献   

2.
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视角解读,韩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在中国市场被大量观众“消费使用”,是因为韩剧较好地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心理需求”,主要是“娱乐渴求心理”、“社会文化心理”以及“民族文化差异好奇心”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如今"韩剧热"成为我国传播学领域中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本文从大众传播学理论角度分析"韩剧热"现象,并通过对"两级传播"理论的解释,反映出我国大众媒介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缺失,对"韩剧热"背后所透视出来的文化现象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对今后我国大众媒介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提出了合理科学的建议和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中国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韩流“,主要表现在大量韩国电视剧、综艺节目的引入和风靡,这样的现象预示着一种新的文化正在形成.可以说,这种新的文化是电视文化的一部分.在这种文化里,所要传达给公众的一种思想是--“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生活和游戏的界限趋向于模糊.在中国,韩剧的受众有很大一部分是“女史“.本文试图通过对韩剧内容和这一群体对韩剧的评价,来探讨她们在看韩剧的过程中,她们的文化观念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在她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中是如何体现的.  相似文献   

5.
九十年代初韩剧进入中国,顿时在全中国掀起了一股"韩流".以<蓝色生死恋>、<爱情是什么>为最初韩剧的代表.在国内引起了前所未有的收视狂潮,并引发中国观众热忠于一切具有韩国文化特色的东西,为韩国带来了不少经济效益.本文从电视剧的传播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并总结其经验,结合国产电视剧的传播效应,对照比较,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国产电视剧的本土文化宣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韩剧在中国的热播,中国的韩国语语言学习也逐渐成为了外语类相关专业的热门学科。面对每年层出不穷的韩剧,笔者选取了2017年热播的72部最新韩剧,结合深受观众喜欢、收视率较高的部分经典韩剧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探讨韩剧的名称特点及翻译,以期对韩国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MTI商务韩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韩剧在MTI商务韩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利用韩剧剧本进行"影子训练"教学、利用韩剧情节进行"情景式"教学,接着阐述了韩剧在MTI商务韩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最后对韩剧在MTI商务韩语口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8.
王文玲 《考试周刊》2010,(47):117-118
本文从增加词汇量、提高听力口语水平、加深对语法的理解等方面论述了看韩剧是提高韩语水平的有效途径.进而阐述了如何看韩剧才能提高韩语水平,看韩剧时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从而达到通过看韩剧,轻松学韩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崔香玉 《考试周刊》2012,(77):98-99
自第一部韩剧在中国上映以来,韩剧就一直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怎样把韩剧应用于韩语听力教学是作者执教几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韩语听力水平.作者分析了韩剧在听力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选择韩剧作为听力教学材料。  相似文献   

10.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大批中国观众的喜爱,中国的电视市场也掀起韩剧的热潮。由于文化的相通性促成了韩剧传播的可能,以人为本的理念促成了韩剧的成功,和谐的现代价值观符合了时代特征。韩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了人们的日常行为,对中国影视带来了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渔有四部传奇改编自他的小说 ,本文以这四部传奇对小说原作的改动为切入点 ,参照李渔其他的戏曲和小说作品 ,发掘其戏曲与小说在创作动机、创作观念和创作状态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为影视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域,令我们对影视艺术的接受者——观众及其接受心理给予了关注。在影视艺术接受中,文学期待视野表现为观众对影视剧的类型、结构、具体表现手法、风格的定向性期待以及对影视剧中所表现的道德观念、人生理想的崇尚,甚至是对影视剧中人物的行为方式等的模仿。而能够重视和把握观众的公共期待视野是我国新时期影视剧创作能够复兴、繁荣的重要原因。接受美学理论对读者接受的重视和对期待视野的探索对于影视剧创作的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剧在中国热播引起了广泛关注,文化内涵是其主要因素。韩剧表现对儒家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对民族性的尊重与宣扬,使得中国观众倍感亲切,内心的困惑、焦虑、冷漠得到了很好的慰藉。透视韩剧热播现象,回顾中国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的艰辛历程,反思韩剧对中国精神文化的冲击,既不能盲目崇媚,也不能妄自菲薄,要以一颗平常心,从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阿瑟.密勒和他们笔下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和《推销员之死》同属于美国最经典的两部悲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学术界分别对两位优秀剧作家的这两部优秀作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但就两部佳作的比较研究尚未涉及。文章拟从文化传承、悲剧色彩、表现手法、表现主题等方面对两部巨著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找出二者的共同点,使各自的特色和优点在对比中更加突显出来,作品的深层次价值也更能为人们所认识。  相似文献   

15.
历史剧是人们对于历史所进行的情感性认识,表达了民族对于历史的多元观点。在古今中外学艺术的历史上,历史剧大都是虚构的;对于历史剧的真实性的要求,实际上是一种泛现实主义艺术观的专制的余脉。时下清宫戏的流行的重要原因,首先在于它们是对于历史的反思,其次是因为它们的通俗艺性质。历史剧不必要求历史的真实性,但是要求艺术的真实性。艺术真实性和戏噱风格分别是历史纪实剧和历史传奇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近代以来现存宋元南戏剧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和“四大南戏”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提出了对研究现状的一些看法,希望能为元杂剧、南戏乃至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一点参照。  相似文献   

17.
夏衍和高尔基的底层剧作都因其真实感而获得了巨大成功,在剧本背景设置、人物选取和思想蕴藉等方面,二者也存在诸多近似之处。但因二者在革命和人道主义思想指向方面的不同,又使其文本世界体现出某些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革命历史题材剧不断地掀起中国电视剧市场的收视热潮。当代革命历史剧通过塑造另一种意义上的"高大全"又带有"江湖气"的革命英雄人物,弱化革命英雄的"出身"叙事,用知识分子形象来衬托这一类新的革命英雄,以符合当下社会生存现状的"亮剑精神"来迎合大众,最终形成了革命历史题材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的双重叙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分析女性写作与历史剧创作产生联系的内外在原因入手,梳理了新时期以来女性历史剧从感应时代需求,力图构建宏大叙事的审美风格转换成为90年代颠覆权威叙述、建构女性视角下的历史言说的沿革变化。女性历史剧呈现出以世俗化的人性构建颠覆主流神话、取消历史必然性的逻辑结构、以及直接针对男权文化特征的言说姿态等特点,从凸现女性欲望的强大和贬抑男性力量两个方面实现对父权文化的拆解,从而将性别意识与历史表现联系起来,为重构历史叙述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程春亚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5):69-70,73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用赠送定情信物的方式向自己的心上人表达爱意、盟定终身。中国自古以来存有大量与定情信物有关的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曲,其中明传奇在反映这类题材方面最具代表性。本文着重探讨中晚明爱情剧中男女定情信物的分类、作用及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