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应寺里的智勇大师是一位高僧,时常帮人解答疑难.这天,在通往灵应寺的山路上,走着三个人,走在前面的是富翁,后面两个人是他的儿子.富翁一心想将两个儿子培养成文武全才,可是大儿子只爱文字,不爱武功,每当学武功的时候,他就无精打采;而小儿子只爱武功,不爱文字,每当学文字的时候,他就蔫头耷脑.富翁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向智勇大师求助.  相似文献   

2.
任何时候,任何人问你,有过多少次恋爱.答案是两次。一次是他爱我,我不爱他;一次是我爱他。他不爱我。好的爱情永远在下一次。  相似文献   

3.
苏洁 《知识窗》2013,(13):42-43
这天.美国爱达荷州一家电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莫铎很晚才回到家.可他的两个宝贝儿子还没有睡.在等莫铎讲故事给他们听。大儿子乔治说:“爸爸,我想听《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可小儿子约翰却嚷着:“爸爸,我不爱听,你给我讲《神灯的故事》。”两个孩子互不相让,彼此争吵起来。莫铎只好安慰他们说:“乖儿子.别吵了.爸爸都给你们讲。”两个孩子这才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4.
找回自己     
从书中认识了两个人。 一个人叫公子札.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四儿子,照旧礼,我们尊他为季子。这一天,他奉命向西出使晋国。出使之前。季子佩戴着宝剑先去看望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徐国国君。徐国国君是个爱剑人,当他看完季子的剑后。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满脸的喜欢之色。  相似文献   

5.
李有观 《世界发明》2003,26(4):12-12
奥地利一位医生偶然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突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把儿子叫醒,儿子说自己正做着一个梦。这位医生想:人在睡觉时眼珠转动是否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为试验对象,每当儿子睡觉时,他就守在旁边,一旦发现儿子的眼珠转动,就叫醒他,儿子每次都说他正在做梦。  相似文献   

6.
我成为父亲后.对于孩子奉行的是只做不说.换句话说:闭上嘴.抬起腿,走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作为父亲.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是身教。儿子郑亚旗2岁时.我开始一个人写《童话大王》月刊。我之所以能二个人坚持写一本月刊几十年.很大程度是为了演示给儿子看:父亲靠一支笔,让家庭丰衣足食。  相似文献   

7.
痛苦是比较出来的,幸福是珍惜得来的。安踏公司掌门人丁志忠有这样一段话,他说:51%与49%是父亲教给我的"黄金分割"比例。他很早就告诉我,做每件事情,都要让别人占51%的好处,自己只要留49%就可以。长此以往,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表面上看,51%与49%的差距只有两个百分点,但关键的时候,这两个百分点却有着天壤之别的结局。或许在让出两个百分点的时候,我们有点不舍,但是"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我深深地喜欢一句话:痛苦是比较出来的,幸福是珍惜得来的。越是比较,心理越不平衡。越不平衡,烦恼越多。  相似文献   

8.
大师的胡须     
胡须是男人的标志,更是个性的代言.而近现代史上大师的胡须,更增添了无限的思考与情趣. 胡须的形状是性格的体现.文学大师鲁迅的"一字胡",不向上,也不向下,一字排开,颇有特点,让人过目不忘.鲁迅说他的胡子两端上翘的时候,不招国粹家喜欢;两端下垂的时候,又不招改革家喜欢.气得他剪去两端只留当间,终于成为隶书的"一"字.鲁迅的胡须很能说明他的性格,这"一字胡",正是他刚正、耿直性情的印记,鲁迅的批评精神都凝聚在他的胡须里.  相似文献   

9.
正谁说数学不及格,就不能成为数学大师?有这么一个人,他从小到大,数学考试老是不及格,却是一个不折不扣、人人敬佩的数学家呢。这个人就是埃尔米特。从小他就是个"问题少年",上课时老爱和老师争论一些问题。他认为学生像鱼,学问像大海,考试像鱼  相似文献   

10.
我到门口等人的时候.常常会在M开的店门口坐一会儿.一边等人一边跟他说说话.昨天又到他门口等人.却等来一个关心他的人。等那个人一走.他就苦笑着说:“我都被他关心怕了。”  相似文献   

11.
真情换真心     
有一位富翁为了测试别人对他是否真诚,就假装生病住进了医院。结果.那富翁对律师说:“很多人都来看我.但我看出其中许多人都是为了我的遗产而来的,特别是我的亲人。”  相似文献   

12.
向真理鞠躬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科学大师.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求学的时候,冯·卡门就是他的导师。  相似文献   

13.
小华 《知识窗》2008,(7):11-11
爱·罗塞尼奥是第七届国际马拉松赛冠军。当他从领奖台上走下来的时候,有记者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他坚持到最后,跑在最前面?他想了想,就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张敬臣,这是一个在中医推拿界赫赫有名的名字。五行点穴推拿法创始人,金康疑难杂症研究所所长,中国疑难杂症协会专家技术委员。1989年,张敬臣拜少林寺一指禅第19代传人阙巧根大师为师,学习武功点穴的技法精髓。张敬臣的老家在东北,祖上五代行医,很年轻的时候就被誉为“小神医”。他的金康中医学说是对传统中医推拿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5.
马德 《知识窗》2014,(3):8-8
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在放纵和坚守那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相似文献   

16.
爱·罗塞尼奥是第七届国际马拉松赛冠军.当他从领奖台上走下来的时候,有记者问他,是什么力量让他坚持到最后,跑在最前面?他想了想,就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薛小玲 《知识窗》2010,(1):60-60
闲暇的时候在想.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虚伪起来的呢? 一个人不谙世事的时候应该是不懂得虚伪的。比如一个小小的孩童.若是他手里拿着一个好吃的东西.你在边上逗他说也想吃点儿.他第一反应大多是马上全部塞到嘴里或是“嗖”地把手背到背后.藏在一个自以为别人看不到的安全地方,这时候他的反应是本能的。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0,(7):38-39
一位母亲在给心理医生的求助信中这样写道:我的儿子是家里的独子,从小我们就很注重对他的教育。他放学后很少外出,只闷在家里做功课,上下学都是由我们接送。他发育良好,生性活泼热情,也很聪明,所以邻居和老师都很喜欢他。他现年18岁,即将高中毕业。但是我们发现他非常幼稚,虽外表已成熟,但心理行为却像不懂事的儿童,对个人前途从未考虑过。整天爱与10岁的小孩们玩耍,迷恋电子游戏,对漫画和动画片百看不厌。如此养尊处优,无忧无虑,因此学习不努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厌学拒学,成绩逐年下降。全家为他担忧苦恼,他却若无其事。请问我的孩子得了什么病?他为什么会显得如此幼稚?  相似文献   

19.
大师糗事     
我们一直以为.学识渊博的大师,做人著文就应该是一丝一板、不苟言笑、端庄严肃的。其实,大师也是人,也有糗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神秘绅士的怪习惯 1872年,英国白林伦花园坊赛微乐街7号,住着一位叫斐利亚·福克的先生,他为人做事低调,却是改良俱乐部最引入注意的会员.他是英国人,是个富翁,账面上有永远花不完的钱.但无人知晓他的财产来源.他从不挥霍,也不吝啬,无论哪个地方,哪个公益或慈善事业缺少经费,他都会悄悄资助,还不让人知道他的名字.他不爱社交,也尽可能少讲话,性格显得稀奇古怪.他生活很有规律,一举一动,像机器人一样.这引起了人们对他的种种猜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