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低温胁迫下镧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Oryza sativa)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稀土元素镧浸种对水稻种子低温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5℃低温胁迫抑制水稻种子的萌发,浸种期用硝酸镧处理能够提高种子的抗逆性。低浓度((50~250)×10-6mol/L)硝酸镧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呼吸速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种子抗寒能力,实验发现用硝酸镧处理种子萌发以250×10-6mol/L浓度为最佳,低温胁迫下,发芽率提高9.67%,呼吸速率提高56.25%,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1.73%。350×10-6mol/L以上高浓度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亚精胺浸种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1-1.5mmol/L的亚精胺浸种处理水稻中籼898,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的呼吸强度和发芽势;促进秧苗生长;提高籽粒产量,处理浓度以1.0-1.5mmol/L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3.
亚精胺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秧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0.1~0.5mmol/L的亚精胺浸种处理水稻中籼898种子,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呼吸强度及发芽率;增加秧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根体积、干物质重,有很好的促根壮苗作用;以1.0mmol/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用0.1~1.5mmol/L的亚精胺浸种处理水稻中籼898.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的呼吸强度和发芽势;促进秧苗生长;提高籽粒产量.处理浓度以1.0~1.5mmol/L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5.
用0.1~1.5 mmol/L的亚精胺浸种处理水稻中籼898种子.结果表明:亚精胺浸种能提高水稻种子呼吸强度及发芽率;增加秧苗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根体积、干物质重,有很好的促根壮苗作用;以1.0 mmol/L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分别利用0、0.0001、0.001、0.01、0.1、1.0、10、100 mg/L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对两系杂交水稻"开优8号"的种子进行消毒后浸种处理。通过在智能光照培养箱中培养、观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A浸种对"开优8号"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001~0.01mg/L NAA溶液浸种能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提高水稻幼苗中的叶绿素、POD和CAT含量,提高水稻幼苗的抗逆性,其中最佳浓度为0.001mg/L,而0.1~100mg/L NAA溶液却抑制幼苗生长,降低叶绿素、POD和CAT含量。  相似文献   

7.
CC+GA混合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氯化胆碱与赤霉素混合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生长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CC GA混合处理能提高水稻种子呼吸强度与发芽率;提高幼苗的干重,有很好的促根壮苗效应;能增加乳熟期单株叶面积鲜重及干重;提高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及千粒重,有很好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硼酸对根用芥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临泉花叶根用芥菜种子为材料,以不同浓度(0、10、20、100、1000、5000μmol/L)硼酸对根用芥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调查了种子发芽指标,测定了萌发种子中脱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幼苗总抗氧化能力、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NDA)的含量。结果:随着硼酸浓度的升高,根用芥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脱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幼苗总抗氧化能力和Pro.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MDA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当硼酸浓度为100μmol/L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脱氢酶活性、幼苗总抗氧化能力和Pro含量均达到最大值,MDA含量达最低值,均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当硼酸浓度为10μmol/L时酸性磷酸酶活性达到最大值,硼酸浓度在10~1000μmol/L范围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随后下降,但仍高于CK。结论:根用芥菜种子用100μmol/L浓度的硼酸浸种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抗旱剂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旱剂浸种干旱胁迫发芽试验表明,浸种处理可以提高干旱条件下小麦的出苗率,增大根冠比,有助于小麦的苗期生长,浸种处理的平均效应以浸种4h出苗率最高,但品种与浸种时间存在互作,不同品种应选择不同的浸种时间。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通讯》2009,(11):12-13,60
2009年9月6日,由隆平高科集团举办的“超级杂交水稻种子推介会”在湖北随县厉山镇村民魏金成家召开。面对农业专家。魏金成笑开了花:“我种‘Y两优一号’3年了。年年亩产都在700千克以上。今年估计超过900千克。”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野生地肤的发芽特性,本试验对其休眠期、浸种时间、催芽温度等多项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野生地肤的休眠期为一个月左右,属于休眠期短的种子类型;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最佳处理组合为4h、20℃;在温度20℃、浸种4h的条件下,泠藏的野生地肤种子发芽率没有变化,但是发芽势增加,常温下贮藏发芽率、发芽势都有所增加;三种不同果皮颜色类型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褐色为最好,其次是红色的,最差的是绿色的种子。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浸种处理对绞股蓝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Thunb)Makino)的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进行浸种处理,根据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幼苗生长情况分析得出:浸种时间以16h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较高;浸种温度以20℃的处理为宜;黑暗条件下的浸种处理,其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生长状况均高于光照条件下;用0.1mg/L的GA、6-BA浸泡后,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提高,但对幼苗生长有仰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种子贮藏蛋白分为水溶性清蛋白、醇溶性蛋白、盐溶性球蛋白和稀酸或稀碱溶性谷蛋白,其中以谷蛋白为主;水稻种子贮藏蛋白的降解与蛋白酶活性密切相关,它的降解过程受赤霉素、脱落酸、多效唑、茉莉酸甲酯等植物生长物质调控.  相似文献   

14.
用自制的电容放电式(Ⅰ型)电激仪和高压脉冲串式(Ⅱ型)电激仪,成功地把ρLGV2103转化到胡萝卜和水稻原生质体及水稻种子胚组织中。在经过电激处理的原生质体和由水稻种子胚誘导的愈伤组织上,均检测到NPTⅡ活性.NPTⅡ点滴杂交法表明,Ⅱ型电激仪比Ⅰ型具有更高的转化效率和原生质体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铜胁迫下氮肥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氮肥对铜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Cu^2+对水稻种子的浸泡。研究了Cu^2+对水稻幼苗的根长、淀粉酶活性、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浓度≤50mg/L时,施氮肥可促进水稻幼苗根系的活性,增强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当Cu^2+浓度≥50mg/L时,施氮肥降低了水稻根系的活性,降低了水稻淀粉酶的活性,并且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也受到抑制。因此根据土壤中Cu^2+的浓度,适当地施加氮肥,可以减轻重金属铜的毒害,达到农作物幼苗长势良好、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水稻恶苗病药剂浸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高效的水稻种子处理药剂,有效控制水稻恶苗病的发生,选用不同药剂进行了浸种试验,结果表明,用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62.5%精甲·杀螟丹悬浮种衣剂、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对水稻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显著,防效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7.
水杨酸对水稻萌发及冷胁迫下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水稻种子及冷害胁迫下水稻幼苗,结果发现:低浓度的水杨酸能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高浓度的水杨酸则抑制水稻种子的萌发;在冷胁迫下,水杨酸能提高水稻幼苗的过乳化物酶的活性和VitC的含量,不同品种对同一条件下水杨酸处理的反应效果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强电场电离辐射对水稻种子酶活性的影响,在相同激励电压下,用不同时间辐射国稻6号水稻种子。发现用160V激励电压分别辐射10s、15s、20s、25s、30s、50s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淀粉酶、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有明显提高,淀粉酶辐射时间为25s效果最好,而CAT和POD辐射时间为25—30s时效果最佳。实验表明强电场电离辐射能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发育和蛋白质合成,并降低活性氧对幼苗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一种真菌蛋白促进黄瓜生长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用中国农科院邱德博士从真菌中分离出的真菌蛋白进行处理,过一段时间,对根系脱氢酶、纤维素酶、RUBP羧化酶的活性以及叶绿素、生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真菌蛋白处理的黄瓜根系脱氢酶、纤维素酶、RUBP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且叶绿素、生长素含量也有明显变化,说明该真菌蛋白对植物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葡萄糖示踪的方法,研究杂交水稻乳熟期功能叶片同化产物的运转分配及其与谷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汕优64、V优64、D优852、植优D、秀优57、五优占2号等高产杂交组合,乳熟期功能叶片的~(14)C—同化物分配到稻穗的(%)或在稻穗的输入积比其恢复系和高产常规品种双桂36高,秀优57、五优占2号和青优159的谷粒理论产量与乳熟期~(14)C—同化物从功能叶片的输出率呈显著正相关,五优占2号的谷粒产量与乳熟期~(14)C—同化物在稻穗的输入积呈显著正相关。青优27、青优40和青A×HR18等低产杂交组台乳熟期功能叶片的~(14)C—同化物分配到稻穗的(%)或在稻穗的输入积比双桂36低,其谷粒产量也不与上述参数呈显著正相关,甚至相关系数出现负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