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素质指标进行研究,旨在为提高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篮球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在身体机能方面,篮球专项男、女大学生运动员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篮球专项男、女大学生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均高于对照组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握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学生。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下肢爆发力及协调性的专项训练,从而改善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总体健康状况,也为提高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髌骨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病。主要在专项运动员中较多见,几乎在所有运动项目中都发生过髌骨损伤,但田径的短跑、跳跃、铁饼,篮球及排球运动教学训练中最多。设法预防髌骨损伤是非常重要的,有许多青少年,由于过早从事专项训练,急功近利对膝关节损伤未加预防而形成此病,严重影响运动成绩的继续提高。  相似文献   

3.
随机分层整群抽样了广东省9所高校105个班级,以各班中篮球人口为研究对象,对其篮球运动损伤发生场合、损伤种类及成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从损伤发生场合来看,课外锻炼损伤发生比例最高,达到68.6%,比赛与体育课则分别为19.3%与13.8%。从损伤种类来看,主要为擦伤、拉伤、扭伤与挫伤4类,它们的发生率分别为71.1%、33.3%、25.2%与13.8%。为预防大学生篮球损伤应对学生加强篮球规则宣传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丰富其自我保护技巧,突出护具保护教育,提高其篮球专项身体素质,加强其自我监督的知识与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4.
篮球运动是学生喜爱的一项运动,在训练比赛中容易引起膝关节损伤、慢性劳损以及髌骨末端病的发生,加强大腿肌肉的锻炼对减少和预防篮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起到重要的作用。方法:从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篮球专业学生中挑选60名学生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大腿肌肉组织的加强锻炼,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热身活动,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大腿围度的测量,记录出现损伤的人数。结论:大腿肌肉的锻炼对篮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玄  陈林 《新体育》2023,(24):107-109
本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黄淮学院大学生篮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黄淮学院大学生篮球爱好者在篮球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比例较高,损伤的主要部位有指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并且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比赛时期受伤人数较多。在篮球运动中出现损伤的类型主要有拉伤、扭伤和挫伤,并且篮球爱好者在进行上篮、对抗性训练和抢篮板球时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黄淮学院大学生篮球爱好者对篮球运动损伤的了解程度一般,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准备活动不充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讲解运动损伤的概念,提高学生对运动损伤的了解,加强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并合理安排体能训练,加强身体素质的练习和易发生损伤部位的练习,科学使用护具,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解剖实验法,对黑龙江省高校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参与篮球运动后而造成膝关节损伤情况进行调查。根据篮球运动的自身特点,选用膝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和生物力学实验,对膝关节解剖结构、损伤原理进行研究总结,试图分析造成篮球运动员损伤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为高校高水平篮球教学与训练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青少儿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参加篮球业余训练的12-18岁青少年运动员和本、专科篮球专项学生共112人(其中男81、女31),运动年限在1-6年之间,踝部骨、关节均无先天性畸形和缺限,损伤前踝部一切正常。 1.2 研究方法: (1)访问调查:通过比赛和训练交流,对13位篮球教师和教练员进行了专访。;(2)随诊观察统计:根据4位医生和两位运动医学老师诊治足踝损伤帖况资料统计;(3)文献资料法:查阅踝关节结构与功能、损伤机理、篮球运动损伤规律,结合实际情况总结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发达国家,运动损伤给国家健康计划带来负担。采取适当训练干预措施,进行损伤预防是首要目标。目前,已有证据表明平衡能力训练计划和多组合训练干预计划能够有效预防青少年和成年运动员的下肢损伤,特别是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后继研究应该关注平衡能力训练/多组合训练干预计划生理机制,促进项目的细化和以机制为基础的应用研究,发现专项项目的最佳的损伤预防训练干预计划。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早期下肢关节在完成急停起跳动作时的动力学特征,将男子篮球专项大学生40名,根据膝关节损伤的筛查结果,分成对照组、单侧损伤组和双侧损伤组。运用Motion Analysis数字影像捕捉分析系统和Kistler三维测力台,采集与分析受试者完成急停起跳动作全过程中的各项运动学与动力学数据,统计分析不同组各项数据指标之间的差异水平。结果表明:在落地缓冲地面垂直反作用力峰值时刻,损伤组骨盆后倾与对照组前倾方向相反,双侧损伤组后倾明显大于单侧损伤组;损伤组髋关节内收、内旋的角度和力矩均呈现显著性的变化;双侧损伤组伸膝和外展力矩变化显著;损伤组踝关节外展角度增大。结论:膝关节损伤早期所表现出的动力学特征较为明显,通过改变骨盆、髋、踝关节的角度来调整身体姿势,通过代偿性改变髋、膝、踝关节的力矩来完成动作。  相似文献   

10.
篮球运动中经常出现的膝关节损伤,一般发生在突发性的变向动作中,如急停、急起、起跳和外力冲撞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与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分析了天水师范学院篮球专选组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发生的原因及致伤的危险因素,并提出了预防损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提高大学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方法:对大学高年级学生是否参加体育课学习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对比实验,一年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5项体质健康素质测验,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高年级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各项健康素质明显好于未参加体育课的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明显增多。结论:大学高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或学分制选修课,以达到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持续几年实行不同体育锻炼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入学6个班的新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以不同的锻炼内容、方式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并采取了不同的管理以保证锻炼得以顺利运行.结果:连续4年在每年级的第一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实验班”的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均比2008的指标有了显著性提高(p<0.05),也有多项指标比同期的“对照班”显著性提高(p<0.05);而“对照班”有的指标有所提高,有的指标则提高不明显.结论:在体质健康水平方面,“实验班”比“对照班”具有更全面深刻的影响和显著性的提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重视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篮球运动对地方二本院校大学生反应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反应时测定仪测定篮球专项大学生、田径专项大学生、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结果:篮球专项大学生、田径专项大学生、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简单反应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篮球专项大学生的选择反应时显著高于田径专项大学生、非体育专业大学生(P<0.05).结论:通过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神经系统协调性,提高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理顺了体育与健康、健康与人格、大学生培养与人格、大学教育与体育、高校篮球运动与体育、高校篮球运动与体育人格、高校篮球运动与人格之间关系,大学生篮球运动能促进健康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长春市高校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长春市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篮球裁判技能掌握得不好,高水平裁判员稀少。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篮球裁判技能教学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合理,理论和实践脱轨,裁判临场实践机会少,对裁判法掌握不够娴熟,裁判员等级考核的机制不够完善。建议从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理论知识学习和完善考核制度,更好的促进大学篮球裁判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教学实验法探讨运动处方式教学对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实验前后两组分别在安静心率、舒张压、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握力等指标上有明显的变化(P〈0.01)或(P〈0.05),而在收缩压上仅实验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男女生安静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以及男生握力等指标值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得出以下结论:运动处方式教学和传统保健课教学均对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运动处方式教学的影响效果更显著。运动处方式教学是促进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氧健身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OL-90)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大学12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结果进行有氧健身操训练的大学生的自评量表数据明显小于对照组的大学生。结论:有氧健身操干预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主要运用教学实验法和测量统计法,以宿迁学院2011级两个大学体育选修班为研究对象,对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教学模式,再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证教学实验,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是今后完善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师范体育类专业324名大学生运动损伤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发现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原因及规律,并针对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的相关问题提出恰当意见,为其运动损伤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上不重视、不合理的准备活动和场地器材因素;身体发生损伤较多的部位是踝关节、膝关节和腰部;损伤发生率较高的运动项目是篮球、田径和足球;经常发生损伤的时期是专业训练课和课余自我锻炼期间;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更易发生损伤;学生普遍轻视损伤后的治疗,伤病未愈的比率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