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今年教高三     
高考制度恢复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   高三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尴尬的人群,他们曾经是高考制度的实践者,现在又是高考制度忠实的执行者.不管外界对高考同唱赞歌,还是放声鞭笞,他们宠辱不惊,行之以一贯,照样付出,照样牺牲,默默咀嚼着教育的万般滋味,体会着教育的种种“不足与外人道“之处.他们也有思考、有反省、有挣扎,但他们从不停下脚步,他们得走,因为他们手中,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而他们的内心,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有多少人知道呢?   ……  相似文献   

2.
今年教高三     
高考制度恢复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 高三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尴尬的人群,他们曾经是高考制度的实践者,现在又是高考制度忠实的执行者.不管外界对高考同唱赞歌,还是放声鞭笞,他们宠辱不惊,行之以一贯,照样付出,照样牺牲,默默咀嚼着教育的万般滋味,体会着教育的种种"不足与外人道"之处.他们也有思考、有反省、有挣扎,但他们从不停下脚步,他们得走,因为他们手中,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而他们的内心,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有多少人知道呢?  相似文献   

3.
今年教高三     
高考制度恢复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高三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尴尬的人群,他们曾经是高考制度的实践者,现在又是高考制度忠实的执行者。不管外界对高考同唱赞歌,还是放声鞭笞,他们宠辱不惊,行之以一贯,照样付出,照样牺牲,默默咀嚼着教育的万般滋味,体会着教育的种种“不足与外人道”之处。他们也有思考、有反省、有挣扎,但他们从不停下脚步,他们得走,因为他们手中,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而他们的内心,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有多少人知道呢? 年年高考今又至。大幕落下,掌声响起,曲终人散。光环之内,任人评说,光环之外,收拾好心情,上路。  相似文献   

4.
高考制度恢复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高三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尴尬的人群,他们曾经是高考制度的实践,现在又是高考制度忠实的执行。不管外界对高考同唱赞歌,还是放声鞭笞,他们宠辱不惊,行之以一贯,照样付出,照样牺牲,默默咀嚼着教育的万般滋味,体会着教育的种种“不足与外人道”之处。  相似文献   

5.
"扬麦158"的育成与推广,凝聚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育种研究室三代人的献身精神,他们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奉献精神,创造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他们的酸甜苦辣一般人是难以理解的.有人说他们是高级农民,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他们的付出远远超出了一般农民,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牺牲了节假日和家庭天伦之乐.他们真正算得上是中华民族的精英和骄傲,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铺路基石.  相似文献   

6.
金蓓蕾 《文教资料》2008,(14):93-95
高考制度不但承担着一定的选拔、教育功能,还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的功能,承载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和附加要求.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风风雨雨.在这个曲折发展过程中,有功也有过,特别是在高考制度的合理和公正问题上,有着发展,更存在着问题.笔者通过分析高考制度的"功"与"过",以期引起大众思考.  相似文献   

7.
4月1日、2日,1208名上海高三学生在万众瞩目中先后走进复旦大学光华楼。他们中将有300人通过这所著名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而被录取,高考分数第一次与高校录取脱节。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指出:“这是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然而,由绝对清晰的笔试变成相对模糊的面试,人们仍关注着面试能否保证公平,此次改革能否为相对刻板的高考制度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8.
高考制度是教育教学和人才筛选的基本制度之一.从恢复高考制度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看,高考制度对于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重构教育公平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面对教育中的种种弊端,十八届三中全会终于将高考改革纳入其中,高考改革的未来趋势怎样,“三位一体”的高考改革有哪些利与弊?  相似文献   

9.
一、理性地看待高考体制的政治价值 1.高考体制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建制 科举考试和高考体制在运行过程中,都深刻影响着教育价值的取向.科举制度的一大负面影响就是使政治价值成为最高的教育价值理想,官僚地位成为中国大多数社会精英奋斗的最高目标.而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使"上大学"成为最主要的教育价值目标,高考制度成为评判基础教育成功与否的最主要标准,高考成为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其它功能被严重地边缘化了.高考为追求公平、公正,尽量使其形式客观化、标准化,这就不可避免地与人的本质特征发生矛盾,因为人是一种在多维的综合中生成和创造着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小公主"、"小皇帝",过多的溺爱与纵容使他们变得目中无人,但他们并非不肯付出,只是不知如何付出罢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爱.培养学生的爱心,首先,师爱是对学生爱心教育的示范.其次培养学生人集体观念,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再次还通过体验生活,培养爱心.  相似文献   

11.
笨孩子德拉     
《麦琪的礼物》中说到:“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不可否认,德拉和杰姆在送给对方的礼物上倾注着对对方深切的爱意,同时,他们也理解了,并且接受了对方的爱,这一点,他们的确是聪明的但是,若是从礼物的本身来看,他们并不聪明他们得到了最宝贵的爱,但他们最终还是牺牲了他们家最宝贵的东西,试问,对他人的爱难道就是为他人的付出?况且,他们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换来的东西最后却毫无用武之地。爱是伟大的,但是他们这样的付出未免也太不值得了,难道只有在节日送礼给对方才能表现爱?不送圣诞礼物真的就像德拉所说的那样过不了…  相似文献   

12.
高考制度是教育教学和人才筛选的基本制度之一。从恢复高考制度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看,高考制度对于促进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重构教育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例如,注重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的考试内容,把学生培养成了死记硬背的考试机械。招生存在区域歧视,名额分配不平衡,严重侵害了考生的权利,一些高考加分、地方分数线、指定特招等政策明显违背了考试公正的原则,损害了教育公平。〈br〉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呼唤高考制度需要改革,但高考关系着每个家庭和学生的未来,高考制度改革的影响面大,专业性强,面对复杂的利益调整,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困难不难想象。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高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由北京高考语文、英语分值的转变就可见一斑。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更在2014年1月15日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明:改革,是今年工作的关键词。〈br〉 那么,到底传统的高考模式存在哪些弊端?怎样的高考制度最适合学生?怎样进行高考制度改革?是当下教育工作者急需思考的。本期我们就“高考制度的‘利’与‘弊’”专题,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进行解读。谈一谈如何实践使高考改革走出困境,将现在“最不坏的高考制度”,最终改变为“最好的高考制度”。〈br〉 (策划人:郝婵陈诚)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职业》:实际上近年来高考在不断改革,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在努力让社会放平对高考的心态,比如不再一考定终身、分省命题、新课改等等.您能介绍一下高考改革的成果和趋势么? 戴家干:目前高考制度为广大群众所拥护,2007年我们做过大型的社会调查,95.7%的人认为现行的高考制度是公平的,但是也有92%的人认为还要改革.这充分反映了对高考制度认可的程度,同时也表明这项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李娟  龙耀 《教学研究》2008,(2):95-103
中国现行统一高考制度不利于个体社会化,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良性流动,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多元传承,西方自主招生模式也将遭遇国情困局.高考制度设计应以人为出发点,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高考是为高等教育服务的,是为高等专业教育选拔有专业培养潜质的人才.现行高考制度忽略专业潜质的因素,过分强调公共课考试,不利于真正有专业潜质人才的选拔.笔者构想:实行“分专业高考制度“,在完善高中毕业会考制度的基础上,将高考的公共科目取消,实行分专业出题考试,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兴趣发展,能够使绝大多数学生的专业潜质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充满生机的过程,是人与人心灵的相遇和对话;教育是期待,教育是牵手;教育是饱含真情的问候,教育是充满着慈爱的面孔;教育是心动,教育是幸福……每天,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讨论.面对我的学生,面对学生每天的个案,我微笑,我幸福.我们在付出青春年华,付出汗水热血的同时,收获着桃李芬芳,收获着自我实现,收获着常人所体会不到的快乐与满足.我在教学过程中尽情地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小公主”、“小皇帝”,过多的溺爱与纵容使他们变得目中无人,但他们并非不肯付出,只是不知如何付出罢了。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学会关心学会爱。培养学生的爱心,首先,师爱是对学生爱心教育的示范。其次培养学生人集体观念,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再次还通过体验生活,培养爱心。  相似文献   

17.
评价一种教育,不仅要看它是否培养出了某种特质的人才,还要看它是怎样培养出这种人才的。中国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的确有其长处,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生付出巨大牺牲为代价换来的。从群体的意义上讲,这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多数人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少数人的发展的;从个体的意义上讲,这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和破坏人的创造性与个性为代价来换取认同感和共性的发展的。所以,说得激烈一点,中国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在以破坏人的发展的方式来促进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我读了《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这本书,受益匪浅。这本书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牺牲一切为祖国建设出力的事迹。这些人当中有的付出了青春,有的则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全都是靠前人的播种。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勤耕耘,就没有现在的美好生活。这本书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从小立志,换句话说,就是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只有有了理想,才能为理想拼搏、奋斗。老一辈革命家为了祖国的明天,牺牲了太多、太多,而现在我们却不懂得珍惜,更不要说长大建设祖国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好了,可是如果我们不去珍惜,不去创造,那么我们将会回到从前…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飞速发展的30年,也是中国教育事业腾飞的30年.从高考制度的恢复到今天的教育规模以及30年教育环境的巨大变化都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伟大成绩.在这短短30年的时间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亲身感受着社会经济取得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通过30年的教育数字对比更看到了这30年中国教育事业腾飞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语·管理层教师往往因"教而优则仕"。所以,他们是学校里最优秀的一群人。管理层教师同时兼顾着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所以,他们也是学校里最忙碌的一群人。管理层教师都深知:教育教学乃安身立命之本,管理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所以,他们更是学校里追求崇高、最具情怀的一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