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艳民  刘培 《传媒》2012,(7):42-44
当前,全世界最为成功的电视新闻频道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其中,当数美国CNN、英国BBC在国际电视新闻频道中实力最为超群,在业界也最富盛名。这两个电视新闻频道播出的新闻量不仅在全球传播的新闻资讯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极大,而且新闻质量上乘,甚至其频道特性和操作方式都逐渐上升为国际电视新闻频道的行业标准和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话语转变是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重大变化,其本质上是一种传播和沟通行为的变化.新闻话语转变是传统传播模式的解构,话语转变是新闻观众受众地位提高的表现.新的话语产生了新的文本,新的叙事方式,使电视新闻观众爱听爱看,从而提高了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相似文献   

3.
《视听界》2009,(2):15-15
为推进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塑造中国的国际新形象,中国政府将耗费450亿人民币,打造强势的新闻媒体——中国的CNN,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进行“新闻重组”,向国内外推出一种类似于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或者美国的CNN新闻频道模式的电视新闻台.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播出: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频道的国际新闻素材.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提供的。与其他兄弟台不同的是.我们没有整个播出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提供的完成版国际新闻节目.而是根据福建的本地特点对国际新闻素材进行重新编排.这主要是考虑到福建地区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王滢 《传媒》2015,(6):52-53
2010年4月,由央视九套改版而来的CCTV-NEWS(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正式上线,成为国内首家致力于传播全球新闻、表达中国观点、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英语新闻频道.经过5年的发展,CCTV-NEWS已经成功构建了一套覆盖全球的新闻报道网络,但是在全媒体的时代语境下,面对外宣国际化的复杂环境,如何与NHK World等竞争,与BBC、CNN形成差异化,构建独属自己的东方视角,建成一流的国际电视新闻频道,CCTV-NEWS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钱大同 《新闻世界》2013,(2):125-12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众化分众化传播已经成为世界传播发展的趋势之一。青少年新闻节目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电视台的关注热点,涌现了以《CNN学生新闻》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节目。反观国内,同类节目尚未起步。本文重点分析了《CNN学生新闻》节目特点,以期对国内同类节目的发展起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崔艳华 《新闻传播》2006,(2):62-62,64
随着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失事的全程报道、1991年海湾战争的独家报道、“9·ll”事件的全阶段报道和伊拉克战争的深度报道的成功,奠定了CNN在新闻专业化传播领域的权威地位,它的成长发展已成为中国专业化新闻传播探索的有益借鉴。这里主要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CNN专业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做一解读。不可替代性:CNN专业化传播的比较优势政治经济学中有个词:可替代性,是说产品  相似文献   

8.
<正>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政府2006年11月30日宣布,法国将于当年12月开播全天播出的国际新闻电视频道CFII,又名“法国24”,并试图把它建成法国的CNN,以传播法国价值观,挑战美国媒体的支配地位。“法国24”频道的董事长兼  相似文献   

9.
在以往的传播理念中,传播者是子弹,受众是靶子,只要子弹发射出去,靶子必然应声倒地,而现在实际上却是受众在决定着传播者,他们一“变脸”,应声倒下的就是传播者。随着公众对信息的获取更加迫切,消息的来源更加繁多,知情权的意识也愈加高涨,对媒体的关注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传播领域已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大量同质重复的东西“滞销待售”,新闻节目因此走上了创新之路。 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国家媒体首次以 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的国际通行方式播出新闻,不间断飞出的字幕新闻,让所有最新动态以网络方式同步呈现,传统媒体天衣无缝地嫁接了新媒体优势,许多关于电视新闻的概念被重新界定,新闻资讯的内容从静态趋于动态,“无截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0月21日至22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东方卫视、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媒体与传播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暨首届全球新闻与传播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展示了在全球传播时代,中国对外传播的实力和创新。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家外文局等政府部门领导,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维亚康母、迪斯尼、星空传媒和CNN等海外媒体负责人,以及国内外6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与媒体专业人士就如何解决我国国际传播存在的客观问题,扩大中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使我国更好地顺应信息全球化浪潮。提升综合国力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播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文军 《新闻传播》2002,(10):12-14
进入新世纪,新闻传播改革紧锣密鼓,笔者认为,由传者本位回归受众本位,突破传统新闻观对人文精神的束缚,在新闻传播中实施人文关怀,以满足多元化的受众需求,是新闻传播改革的一个重点,应当围绕这一重点考虑相关改革,这是新闻传播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2011,(2):74
<正>1月18日,中央电视台对外宣布,将开启面向全球的新闻视频发稿业务,这是中央电视台在日常新闻节目播出之外,开辟的又一国际化新闻传播渠道。中央电视台建立"国际视频发稿平台",向全球推送中央电视台采集的中国和国际新闻素材,扩大央视的新闻传播能力和媒体影响力,帮助国际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增进  相似文献   

13.
陈芊芊 《新闻界》2006,(6):95-95,105
国际传播在广义上包括各种形式、各种信息的跨国、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狭义上只指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支柱,以国际范围内的受众为对象的国际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本文所提到的国际传播主要指狭义上的国际传播。在我国,新闻传播按使用的语言和针对的受众对象这一标准分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对内传播是指用中文并针对国内受众而展开的新闻传播活动,对外传播就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开展的新闻传播活动,针对的受众是国际受众。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选送的广播消息《百姓看病,政府埋单——神木县在我国首推全民免费医疗政策》荣获二等奖.该作品播出后,陕西省神木县的医疗改革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数百家省市权威媒体纷纷深入神木县进行采访报道,也引起了法新社、CNN等境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江苏、山东等全国60多个县前往神木考察学习.总体而言,这是一篇主题鲜明、广播媒体特性发挥充分、传播效果良好的优秀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时政新闻具体内容,探讨了实践编辑技巧,对提升时政新闻节目水平,优化播出效果,形成良好的舆论传播影响,赢得受众认可,有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前言时政新闻是传递党的指导思想以及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媒介,在政府机构以及人民大众之中发挥了良好地枢纽作用。为此,时政新闻编辑人员应遵循时代特色,明确国家、政府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6.
当我们在批评某些外国媒体在报道中国的时候太CNN的时候,我们这些新闻从业人员有没有反省一下,自己在报道国际新闻的时候,也存在很CNN的情况呢?  相似文献   

17.
传者和受众的关系,是认识新闻传播过程、实施新闻传播行为的一个基本问题。综观新闻传播的历史演进过程,因人们对传者与受众关系的认识不同、处理态度不同,传播实践经历了几个阶段,即灌输论阶段、迎合论阶段、解释论阶段。有专家指出,下一步还将向接受论阶段演进。  相似文献   

18.
宋义 《新闻前哨》2003,(9):21-22
新闻机构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由于过错使他人的合法权利因新闻传播而受到侵害,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的行为就是新闻侵权。在新闻侵权中,主要涉及到人身权、财产权和知识产权。这些侵权行为,都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行为侵权。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是侵权的主体。在这里,我们要谈另一种行为侵权,那就是对新闻媒介进行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侵犯。 我们知道,新闻传播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的过程,它包括新闻采访、新闻编辑和新闻发布三部  相似文献   

19.
郭琪 《新闻世界》2020,(2):62-66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新闻生产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本文尝试在"模式-价值-受众"的框架下,探讨自动化新闻怎么传播,传播什么,向谁传播的问题。自动化新闻的发展,使得新闻生产模式被重构,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被重新诠释,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也需要被重新审视。尽管如此,新闻的本质以及新闻专业主义不能被抛诸脑后,人类在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角色也不能被取代。自动化新闻不仅改变了新闻业的面貌,也给新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受众接受: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力  何卫东 《新闻界》2004,(2):32-33
新闻价值实现是新闻价值要素以及这种价值要素对社会需要的最终满足,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新闻信息必须具备新闻价值要素;其二,新闻信息的价值要素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其三,新闻信息对社会的满足,关键在必须获得新闻受众的价值认可,即受众接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总是把新闻价值实现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首要目标,并把这一目标的落实细化到各个传播环节。然而我们知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环节(包括记者采访、编辑制作、物媒传播等子环节),只是整个传播活动的“前流程”,继其后的还有一个以新闻信息的消费者为中心的“受众接受”环节,它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后流程”。传播环节和受众接受环节的合力作用共同为新闻价值的最大实现提供了可能。在今天.传播环节作为新闻价值实现的重要维度的作用已经受到传播者的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受众接受环节,人们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受众接受,是新闻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维度,它贯穿于整个新闻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受众接受程度在最大的意义上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实现及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