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湘南学院学报》2020,(3):61-64
态度系统对情感、人品以及事物价值作出评价,是评价理论中的核心,从该角度分析王夫之《清平乐·咏雨》以及白之所译的译文,不仅能更好地挖掘原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也能对其翻译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白之译文的态度系统要多于原文,增强了感情色彩。造成译文和原文差异的原因在于翻译受译者的主观情感、翻译方法以及语言文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评价意义涉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存在于各类语篇,但目前应用于诗歌的却很少。本文运用Martin的评价理论,从态度和级差资源来解析杜甫《春望》中所表达的评价意义及其在四种译文中的体现,看看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在评价意义表达上是否"忠实"于原文,从而对译文质量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3.
诗歌《登高》的评价意义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意义体现语篇的人际功能,涉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能否表达出原文的评价意义,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程度和价值取向有关。杜甫诗歌《登高》的四种英译文在评价意义的表达上不尽相同。译文中的差异更多起源于译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和不同文化中人们对客观世界经验的认知不尽相同。诗歌语篇的翻译要转换成评价意义,在文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直译是达到等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丁华 《教师》2008,(8):107-108
传统翻译理论要求译者保持译文的客观性,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完全等效。笔者对这一理论表示质疑。在翻译中译者总是受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做到译文与原文的完全等效。因此,小说的译者只能做到尽量接近原文的“文学再创造者”。  相似文献   

5.
译者的性别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表面,还反映译者的情绪态度和心理倾向,透过译文语言探知译者性别差异有助于深入认识翻译活动与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本文借助心理学统计软件多维度展示了译者性别差异,发现译文语言除了映射传统的语言性别特征外,还因原文的约束作用抑制了部分特征的展露,并随社会变迁展示出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6.
对于英文小说的翻译而言需要译者保持译文的真实性、客观性,也就是说翻译者在翻译时要持有公正严谨的态度,尽量使译文最大程度的接近原文。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翻译领域"文化转向"的热潮,许多学者纷纷着手研究文学,翻译文学。但此时,在翻译中译者总会受到形形色色的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保持和原文的意思一致,只能做到尽量接近原文。这就需要译者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原文的客观性和主体性,尽最大可能的对原文进行合理化的翻译。  相似文献   

7.
食品说明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并吸引读者,汉英翻译时译者应在表达信息的同时重视评价意义的恰当传递。通过考虑原文内容、目的语读者期待和食品本身实际三个方面,译者可以采用强化、弱化或简化三种方式对原文的评价意义进行调节,更好地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引用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和"空白论"两个重要概念探讨李清照词的英译,分析译者作为原文读者和译文作者的双重身份,在自身的期待视野影响下如何理解原文和产出正确的译文;此外,译者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采用合适的译法处理词中的空白,同时在确保译文读者能够理解译文的情况下尽可能保留一些空白,保持词的高度艺术性,让译文读者有想象创造的空间,以获得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为基础,以态度系统中的判断、情感和鉴赏三个次系统为标准,探究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中态度资源在其三个英译本中的重构,比较各译本在态度资源分布方面的差异性,并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及译者的处理手段进行分析,在评价理论下寻找和原文更贴切的译本,更客观地评价译文质量,以期为评价理论在散文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万正发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4):77-78,87
翻译是一种源于原文,涉及一系列角色和参与者的交际过程。译文是译者与众多社会因素协商谈判的结果。翻译行为中,译者和委托人的不同视角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翻译活动和译文的评价,译者与委托人的人际互动有利于各翻译主体之间的和谐沟通,实现职业翻译活动的规范化,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中心,是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而传统译论往往忽视这一点。随着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译者主体性研究已逐渐成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中日益关注和考察的问题。著名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的核心就是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陈亦南《老人与海》中译本为例,从斯坦纳的阐释分析模式看,其翻译过程从译本的选择、翻译的目的、翻译策略的确定到对作品的阐释以及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运用澳大利亚学者马丁等发展的评价系统理论,评价系统有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从这三方面尝试性地探讨薛宝钗诗歌在源语和译语中的人际意义异同,以期发现薛宝钗诗歌的文化意义在评价系统下的保留与缺失。  相似文献   

13.
Gutt关联翻译理论对隐喻翻译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对于译者来说,在E惫喻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清楚自己想在多大程度上与原文中的隐喻保持一致。译者还需考虑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言环境,根据原文中隐喻的含义在译文中重塑隐喻意象,确保此译文与原文隐喻形成最佳关联效果。《酒国》包罗万象,含有大量隐喻,对其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以期能为隐喻翻译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译者的认知能力与译文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就是意义从源语到目的语的再现。而意义的形成与人的认知关系密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逐年增多,还形成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但从译者的认知能力来探讨译文质量的研究还不多。文章从认知视角、认知结构和认识逻辑三个角度,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认为译者的双语语言文化认知能力和逻辑能力对译文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决定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观下的译者主体性为基础,探讨了香港女翻译家孔慧怡博士的译作《荒山之恋》在单词、句法和文本层面所体现出来的译者主体性.正是译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其英译本彰显了鲜明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立场.  相似文献   

16.
对名著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复译的译者研究发现,原作观照和读者观照、新老译者之间的交流以及译者与原作者的对话等报道和研究,都为译者主体角色的正确认识提供了极好的例证。根据语言适应论意义观,文本意义动态生成,主体意图应与文本意义分离,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因而都应淡化各相关主体起作用的意图,避免译者主体性研究走向片面夸大译者主体性的极端。  相似文献   

17.
杨帆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57-58,67
近年来,关于翻译里的性别问题的讨论开始兴起,某一翻译结果体现出来的性别差异是视角、语调的不同还是性别歧视的变相体现?翻译的忠实原则是否可以因翻译中的性别问题而被重写?人们没有一个具体答案。以经典文学作品《简·爱》为例,具体探讨性别问题在翻译中的体现,由此证明男女译者在翻译中对待性别问题的态度是不同的,翻译结果也相去甚远,女性译者从女性主义出发,其译作更好地反映女性意识,翻译效果也更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英语是在中国特殊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中国英语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能给读者提供一个与原文审美效果相等的审美客体,以让译文读者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译文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从实用翻译美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英语的翻译途径及审美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戴乃迭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可以分为合译期和独译期两个阶段。目前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她和杨宪益的合译作品上,而对她的独立译介活动关注不多。独译阶段的戴乃迭脱离合译者、翻译助手的身份,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着译者主体性。翻译文本中存在大量“译者现身”的现象。通过对《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原本和英译本的比较,深度挖掘译者身份,力求更深刻地洞悉戴乃迭独译期明显的“译者现身”风格。  相似文献   

20.
裴玉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12):105-109
译者的翻译策略取向受到译者的主体性的制约。文章通过三组译例的分析发现,制约译者翻译策略取向的因素很多,容易导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某些语用意义的误译和失真。作为翻译的标准,无论是求真、求美、求似,发挥译入语和译出语的优势,还是进行翻译的再创造,译者都应该分析原作语言内容、形式、体裁后进行合理的取舍,力求作到所采纳的方法与策略趋于科学性、充分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