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肖珉 《采.写.编》2007,(1):32-32,33
<百家讲坛>,这个由央视十套一手打造出来的电视文化平台造就了易中天、刘心武、阎崇年等一批学者明星,他们在荧屏上引经据典 ,风趣幽默地讲述历史,"颠覆"荧屏原有的历史人物:在荧屏下,他们也各自拥有了自己忠实的粉丝,被称为"超级教授"."追星"的概念已不再只是追原有的俊男靓女;学者明星的出现,无论是在媒体中还是学术界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电视明星学者巨大的传播能力及其正负效果进行剖析,无论对电视媒体、舆论氛围还是对学者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百家讲坛》,这个由央视十套一手打造出来的电视文化平台造就了一批学者明星。在荧屏上,他们引经据典,风趣幽默地讲述历史,颠覆荧屏原有的历史人物;在荧屏下,他们也各自拥有了自己忠实的粉丝,被他们称为“超级教授”。追星的概念已不再是原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就是好,能把明星来改造。当娱乐圈的卖方市场一旦转向了买方市场,不用人们多说,大多明星们便很快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他们不再故作清高,悄悄收起了他们的大腕脾气,再也不敢轻易上演罢演、逃税、拒绝采访的闹剧了。他们知道市场的厉害——丢掉了受众,就等于砸了手中的饭碗。于是他们除了讨好编导演,还要笼络着观众的心,更要紧地是牵着媒体的手。因为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都是明星做秀的场儿,丢掉了谁,对自己都是不小的损失。明星们最怕打下的天下被别人夺走,更担心长江后浪推前浪,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变换着包装,想方设法制造着新闻,期盼着能在报端或荧屏中露一  相似文献   

4.
一股平民选秀、电视造星的浪潮正在席卷荧屏,对于中国的新一代年轻人来说,明星已不仅仅是他们膜拜的偶像。更是他们渴望成为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电视荧屏上第一次打出“主持人”这三个字是在1980年。至今,电视节目主持人数量迅猛增长,近乎饱和。在此期间,开播于1993年的《东方时空》和1996年的《实话实说》以及紧随其后的一批名牌栏目培养了一批时至今日仍然难以被后来者超越的、在全国影响力极大的节目主持人,如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崔永元、何炅、汪涵等。在中国的广大受众心目中,他们是同行中的佼佼者,是非常出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时,由于他们在电视媒体中出头露脸、带有显著的公众性这一特性,使得他们不可避免的带有了明星色彩,成为璀璨的电视节目主持明星。最近几年,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电视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受众被分流,媒体格局和媒介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和传媒格局的变化,电视媒体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市场驱动与“受众本位”观念的引领下,电视媒体纷纷将重心转向了追求高收视率、吸引更多广告投入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上来。而在电视媒体追求高收视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当中,打造、包装和推出属于自己的明星节目主持人无疑是一个有效且能够实现媒体和主持人双赢的策略。拥有属于自己的明星主持人可以使媒体的影响力大大提升,而明星主持人独特的品牌价值同样能够提升媒体本身的品牌形象与价值。当提到光头孟非时,江苏卫视自然而然就跃入了人们的脑海。孟非独特的形象俨然就是江苏卫视的门脸,孟非的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江苏卫视的影响力;提及华少这位有着“中国好舌头”美誉的主持人,人们自然不能不想到《我爱记歌词》和《中国好声音》以及其东家--浙江卫视。华少在主持节目时的出色表现不仅使他在国内尽人皆知,其声名更是远播海外华人圈。作为一个明星主持人,他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黄鑫 《新闻窗》2008,(1):41-42
环顾当下的电视荧屏,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我国目前的电视节目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对此,无论是媒体的从业者还是理论界的学者,他们从电视的媒介属性、电视节目生产的商品属性、电视和其他媒介之间的关系及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人手,进行了认真而又深入的研究,找到了电视节目同质化形成和存在的诸多原因并达成较为一致的共识——创新。诚然,创新是一定要进行的,但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从而很好的避免同质化现象的消极影响,实现电视节目制作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却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相似文献   

7.
郭卫东 《传媒》2015,(14):51-52
近年综艺热持续升温,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平均每季度都有近30档综艺节目上星,电视综艺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竞技、亲子、旅行等明星真人秀充斥荧屏,综艺节目进入全盛时代的同时,同质化现象也在日益凸显.而此时,在电视荧屏之外,数亿网络“原住民”聚居在互联网世界,他们对“年轻化”节目形态的强烈需求,已经成为培育综艺节目形态持续进化的土壤,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8.
真人秀节目以电视媒体为介质,突出的是纪实性、冲突性、游戏性.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目前在内容生产领域出现种种危机,应大胆突破常规,锐意创新. 传播生态变化中的真人秀节目 2013年,《爸爸去哪儿》播出后,国内出现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热,各大媒体看到了蕴藏其中的商机,各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纷纷出台.但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陷入了一个怪圈:一家电视台引进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取得不俗的收视后,各家卫视便一拥而上进行效仿.于是明星亲子互动节目、明星跳水竞技节目、明星旅游节目充斥荧屏,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9.
梁岩 《报刊之友》2013,(8):55-56
在现代社会,大众媒体是制造奇观文化的最大机构,而明星就是大众媒体所制造出的一种超级奇观,这一奇观现象吸引了大批电影、电视、文化学家关注与研究。电视媒体和明星联手塑造着社会的精神、文化、道德等的氛围场,而社会大众对这些影响所做出的反应又刺激着电视媒体和明星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电视媒体与电视明星的关系总是在利益分配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摇摆不定,电视媒体对收视率以及市场回报的要求以及明星对曝光度、知名度的要求,使得双方处于一种此生彼降的天平上,无法达到不平衡。这种来回波动的不平衡关系不仅不利于双方利益的良性持久实现,也会对整个社会及大众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从电视明星现场出发,分析了造星运动的根源,并探讨了媒体与明星之间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视节目种类的不断丰富与创新,近年来"明星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荧屏中。电视真人秀节目代表了当前电视节目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构成当下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媒体在节目中渗透对主流价值观的构建的同时,这种价值观反之可以推动或影响媒体的更新与发展。当代大学生群体接受新兴事物能力较强,作为热门"明星真人秀节目"的重要受众,其群体价值观构建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翦枫 《河北广播》2005,(5):98-98,100
说不清从哪一天起,电视荧屏上异军突起了一批读报类的节目,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马斌读报》等,都以不同风格的电视读报形式,迅速抢抓住观众的眼球。一时间,各地电视台争相效仿,读报成风。虽然各档读报节目风格不一、褒贬不一、收视率不一,但笔者以为,电视读报这种新样式的出现,是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态势下,电视工作者巧妙地将电视媒体与报纸媒体有机融合,增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1997,(1)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都必须把画面成像到荧屏或屏幕上观众才能看到。没有荧屏的电视似乎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华盛顿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简称  相似文献   

13.
明星挂牌高校当客座教授,这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不过走上荧屏给中学生当老师还是头一遭。日前,某电视台开通了中学生频道,计划推出《明星课堂》特别栏目,邀请崔永元、王小丫、海霞等央视名嘴及蔡依林、周华健等明星加盟栏目进行授课。在频道公布计划后,有部分网友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恰当,将明星老师当成卖点有误人子弟之嫌。  相似文献   

14.
侯云杰 《视听》2016,(6):36-37
近年来电视荧屏上刮起了一阵秀恩爱的热潮,明星夫妻真人秀节目一夜间风靡开来。夫妻档的组合形式不但能成就夫妻双方事业的共赢,也能极大地满足粉丝的胃口。但是在真人秀中对明星隐私的过度曝光和节目效果的夸张宣传,也会适得其反。本文通过分析时下荧屏上热映的明星夫妻真人秀节目,来解析明星夫妻真人秀节目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5.
任陇婵 《视听界》2013,(3):43-46
中国式的电视明星化终归是个半生不熟的东西,五光十色的荧屏上看似群星荟萃却是“萝卜开会”,繁星流动明灭不过是浮光掠影轻尘绮梦,电视节目及运营并未与明星有机融合为一体,电视与明星俨然成了“两张皮”。因此,有必要从实践和学理层面,对国内电视明星化的表征、成因及效应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大众媒体的发展历经百年沧桑,无论是报纸还是广播都曾拥有辉煌的鼎盛时期,那个时候人们也都肯定的认为他们是这世界上的主导传媒,并且他们的地位将不会改变。但不管人们如何想象,市场的生命周期规律永远存在。如今,主流媒体的旗帜又插在了电视这个令人心动的领域。我们电视人在历经风雨,开创了这个辉煌的事业之后,在电视媒体处于它生命的最高峰时,应当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无论是在电视、广播中,还是在报纸、期刊上,明星绯闻可谓屡见不鲜。与此相对应,围绕明星绯闻的新闻纠纷和新闻诉讼也日渐增多。只要稍微留心一下相关的媒体我们就会发现,明星和媒体间的关系好好坏坏聚聚散散,你方唱罢我登场,悲剧闹剧竞相上演,构成了现代社会一道独特的社会景致。和任何公民或法人与新闻媒体发生侵权纠纷以后最终的解决准则一样,明星与新闻媒体的侵权纠纷最终解决的依据也只能是法律。但是,由于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在法律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无论是在电视、广播中,还是在报纸、期刊上, 明星绯闻可谓屡见不鲜。与此相对应,围绕明星绯闻的新闻 纠纷和新闻诉讼也日渐增多。只要稍微留心一下相关的媒 体,我们就会发现,明星和媒体间的关系好好坏坏聚聚散 散,你方唱罢我登场,悲剧闹剧竞相上演,构成了现代社会 一道独特的社会景致。和任何公民或法人与新闻媒体发生 侵权纠纷以后最终的解决准则一样,明星与新闻媒体的侵 权纠纷最终解决的依据也只能是法律。但是,由于明星作为 公众人物,他们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范畴内,与普通公民 相比,有着独特的地位,因此,对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现象级节目的相继出现,中国电视开始进入明星真人秀的全盛时代,各类明星真人秀在电视荧屏上相继涌现。
  明星真人秀与草根真人秀在叙事路径和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在话语建构方式上有着某些相通性,这些相通性也是二者能在一定时期内受到欢迎的共同基础所在。事实上,仅就明星真人秀来讲,就有很多不同的叙事原则和话语建构方式。当下在中国电视荧屏上兴起的这股明星真人秀热潮,也有自己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仲灵毓 《中国广播》2004,(10):41-43
整合营销传播模式,不论对广播、电视、报刊,还是网络传播,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近年来,许多企业或者制造商都在大力推广整合营销传播,他们与广播、电视等媒体频繁接触,以此整合自身的资源、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提高销售量。本文试图从广播电视等媒体的角度来论述整合营销传播的应用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