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中处处蕴涵着美——形式的美与内容的美,内隐的美与外显的美,婉约的美与奇异的美,独立的美与统一的美。这些美自然而不造作,高贵而不庸俗,沉稳而不浮躁,冷峻中不失灵动,奇异中又不乏和谐。这些美反映了一种自然的秩序与规律。数学美是蕴藏于它所特有的抽象概念、公式符号、命题模型、结构系统、  相似文献   

2.
数学中处处蕴涵着美——形式的美与内容的美,内隐的美与外显的美,婉约的美与奇异的美,独立的美与统一的美,这些美自然而不矫作,高贵而不俗庸,沉稳而不浮躁,冷峻中不失灵动,奇异中又不乏和谐,这些美反映了一种自然的秩序与规律。我想如果将彪炳史册的数学大家们比作美的缔造者与传  相似文献   

3.
数学的奇异美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徐利治教授指出:"奇异是一种美,奇异到极点更是一种美."数学中的奇巧、突变是数学奇异美的重要表现,它反映出现实世界中非常规现象的一个侧面,给数学以无限的生机.数学中的奇异美,常常给人以"出人意料"和"令人震惊"的体验."美在于独特而令人惊异,奇异与和谐是对立的统一.数学中出人意料的反例和巧妙的解题方法表现出奇异的美,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培根语)从数学奇异美的瑰丽花朵中,我们分明可见数学家们的智慧,受到积极向上、为数学的创新与发展而奋斗不息的精神激励.  相似文献   

4.
聋校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解题能力的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审美活动.聋校数学审美因素是多方面的,数学中的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和奇异美;教师的语言美、板书的结构美和形态美,等等.本文就数学的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与奇异美四个方面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5.
数学作为科学美的一种形态,是一种自然真实的美。在数学教学中,从数学美的主要表现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奇异四方面着手,揭示数学美,寓美于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数学中存在美的东西,而统一美、简单美、奇异美和抽象美作为数学美的基本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数学家们对美的追求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人们从“五次及三次以上的方程不可能有一般的根式解”的这一奇异的结论中,开始重视研究代数方程何时存在有根式解的问题,从而创立了数学中的“群论”,使代数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美的基本要素特征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新颖性和功利性,这些基本特征融人数学的内容之中,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科学的数学美的基本因素特征,即简洁性、统一性和奇异性;因简洁而简单对称和谐,因统一而和谐抽象,因奇异而有趣味、有收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的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意志品质,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形式化的,形式化的数学来源于实践,经过抽象、提炼、演绎后自然产生了形式上的和谐——自然美、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统一美……这种美是具体的,并且成了令人神往的一个数学美的景观。但数学的美又不像自然美、艺术美那么鲜明、亮丽和潇洒,甚至也不像其他社会美那么直观和具体,  相似文献   

9.
数学美是一种真实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是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互的产物.数学美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有简单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和抽象美.本文主要就奇异美和抽象美做一些叙述.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与其它学科一样也存在着美,数学美主要表现在其简单、和谐、对称、秩序以及奇异等诸方面.美学创造心理学认为:美的意识能诱发创造直觉.  相似文献   

11.
王翠萍 《教育艺术》2002,(10):48-49
研究科学美、数学美现在已蔚然成风 ,这逐渐唤醒了数学的主体意识 ,消除了“数学枯燥乏味的偏见”。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客观存在的实体 ,为数学美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 ,使它处处充满了美的情绪、感受、鉴赏和创造。正是这些构成了完整的数学美 ,它的主要形式有和谐美、对称美、简单美、奇异美和相似美等等。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 :“数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展现数学美的特征 ,不仅可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改善他们的思想品质 ,促使…  相似文献   

12.
数学之美可以归纳为简洁美、对称美、统一美、和谐美、奇异美等。但是,这些数学之美不是人人天生都能感知的。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课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的魅力,提高数学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感悟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13.
数学美集中表现在数学的简单性、对称性、和谐性、统一性、相似性和奇异性之中.奇异关、和谐美、简单关、对称美、相似美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堂的教与学.正是数学领域的种种美感,激发了我们学习研究数学的兴趣与动力,构成了我们的学习热情和心灵感应,从而投入到“再创造”的活动中,奠定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数学变成了枯燥、单调的代名词,特别是中职学校的学生,更是怕数学,觉得数学很难学.笔者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挖掘数学之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让学生觉得数学并不难学,数学王国到处盛开着美丽的花朵,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数学自然、简洁、对称、和谐、奇异之美,从而发自内心地喜爱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中是否存在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给以肯定回答的数学家普洛克拉斯、亚里士多德分别指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认为数学科学全不涉及美或善是错误的——数学科学特别体现了秩序、对称、明确性,而这正是美的主要形式."再者,我们也实实在在看到无论是数学的结构和方法中都存在美的因素.一、数学之美体现在和谐性数学内在的和谐统一性问题,其实也是自然界、宇宙间万物关系的客观反映,因为,  相似文献   

16.
浅谈数学美     
数学美体现在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中,但是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文章就数学中所体现的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统一美作一简单阐述,揭示数学美的内涵,以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本身具有许多美的特征,其中主要表现形式有简明美,抽象美,和谐美,奇异美等。从美学角度探讨数学中的这些美,可以帮助我们揭示其中的规律,提高教学素养,对数学的教,学,研究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领悟数学思想 体验数学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本质规律的反映.数学中又存在着美的特征,如统一美、简洁美、对称美、整齐美、奇异美等.正如英国数学家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待它,则不但拥有真理,而且还有至高无上的美,这是一种雕塑式的冷而严肃的美.”数学思想和数学美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庞加莱说过:“数学的优美感,不过是问题的解答适合我们心灵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这句话深刻地说明数学的思想、方法给人的美感取决于数学思想、方法与人的心灵的适应性.因此,数学中的思想方法具有着方法论意义,也具有审美意义.1 对称思想与对称美正多边形…  相似文献   

19.
数学美反映的是主体对数学对象深层结构及其相互间本质联系的认识.对称美、奇异美或现实美、语言美、方法美等均不是数学美的本质属性.而逻辑真实性、形式化与抽象性、和谐统一性、简洁性才是其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真与美"和谐统一的学科.在儿童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发掘数学美的因子,运用数学的美学特质,引领儿童展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解题.在领略数学简约、和谐、对称、相似与奇异美的过程中,优化儿童解题思路,形成儿童的灵动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