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申舒尧 《新闻窗》2013,(3):47-49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这两者之间的结合越来越多,关系也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娱乐元素的注入,已成为此类节目改变刻板形象、赢得观众喜爱的关键所在。同时在文化传承中推进现代性文化的建构,既是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变革现状的重要出路,也是社会转型期赋予大众传媒的文化责任。一、"知根知底"栏目文化特征分析(一)传播的理念"知根知底"是河南卫视2012年重点打造的一档大型中国传统家谱、姓氏文化节目,该节目契合"大美中国、文化卫视"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韩国真人秀节目《fullhouse》的成功,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功不可没。在当今中国真人秀节目铺天盖地的情境下,如何利用真人秀节目进行对外文化传播,宣扬中国文化,应是题中之义。本文通过对该节目成功要素的分析,总结归纳了韩国真人秀节目的对外文化传播策略,以期中国能够获取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梁超 《今传媒》2011,(9):84-86
韩国真人秀节目《full house》的成功,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功不可没。在当今中国真人秀节目铺天盖地的情境下,如何利用真人秀节目进行对外文化传播,宣扬中国文化,应是题中之义。本文通过对该节目成功要素的分析,总结归纳了韩国真人秀节目的对外文化传播策略,以期中国能够获取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4.
娱乐类广播节目是一种新的广播节目类型。在我国广播节目的传统分类中没有娱乐类节目的单独分类,一般归属于“文艺类节目”或“综合文艺类节目”。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娱乐”作为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已不容置疑,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产生了许多新的内容和形式。娱乐类广播节目既要一分为二地认识娱乐节目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娱乐类节目的社会功效,把握其对社会人群的影响。如何引导人们并提供有益的娱乐节目,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娱乐类广播节目主持人应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主待人是一个节目的核心,其形象和风格往往会左右节目的基调和风格。宁波电台的娱乐节  相似文献   

5.
闫春慧  姚丹 《新闻世界》2023,(11):83-85
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视听作品如何提高传播力,如何突破文化价值理念的差异,向外输出优秀的视听作品;如何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国外民众全方位了解中国等一系列课题值得探讨。我国现有的一些综艺节目初衷是向外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但在节目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偏差,打破了其文化价值和娱乐价值之间的平衡。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湖南卫视综艺节目《中餐厅》,试探究节目制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现代传播如何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是大众传媒面临的最重要的基本命题。娱乐传播作为媒介"文化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和特点。娱乐传播的"快乐原则"必须从属于文化语境所规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指向,符合各阶层人民的真正审美与娱乐需要。  相似文献   

7.
从《百家讲坛》看电视媒介文化传播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芳芳 《新闻传播》2006,(11):38-39
《百家讲坛》是近年来媒介和学界备受关注的节目,它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文化,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都受到很大争议。电视大众媒介的本质,决定了电视传播的内容都会带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高凯  冯锐 《声屏世界》2012,(2):21-22
社教类电视节目是以电视传播的形式对观众进行社会教育、文化教育的一类节目样式。它曾经与新闻、文艺共同组成了我国电视节目的三大板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新闻类节目不断改革,文艺类节目也日趋走向娱乐化,而社教类节目却陷入了尴尬的处境。①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满足现代观众的口味,社教类电视节目也纷纷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9.
姜慧芳 《今传媒》2016,(12):104-105
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作为当下荧屏的热播节目形态,普遍存在过度娱乐化现象.在"限真令"的政策影响下,研究加强文化内涵和原创动力的模式及方法是这类节目的重要议题.湖南卫视原创的《偶像来了》第二季更名为《我们来了》,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传播,取得了良好的节目效果.通过对《我们来了》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个案分析,梳理出节目的文化传播策略,为当下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淑琴 《出版广角》2015,(17):148-149
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是当下电视制作领域资源整合与真人参与的一种重要节目形式。从该类节目盛行中,我们可以窥见真人体验文化在新媒介时代的异变。本文通过对韩国人气娱乐真人秀节目《Running man》的个案研究,探讨当下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特点,研究制约节目传播效度提升的因素,探究娱乐真人秀节目发展的现实路径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作为节目与观众之间纽带的节目主持人,其作用更为凸显.本研究立足于我国电视节目文化格局,审视节目主持人文化传播力现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加强主持人综合素质、完善主持人选拔管理制度和转变主持人自身定位等提高节目主持人文化传播力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娱乐大东北     
编者按近10年以来,来自东北的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乡土明星"娱乐"了大半个中国,使整个中国北方的观众对东北文化,尤其是以二人转为代表的东北娱乐文化,逐步产生并经历了由陌生到熟悉、再到喜爱的心理历程。这无疑是给东北地区的电视媒体创造了一个天然有利的独特传播环境。近年来,东北地区的电视媒体也逐步开始在节目内容或频道定位上向传播东北文化靠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期杂志以东北文化为主题,通过东三省强势电视媒体——黑龙江电视台、吉林电视台和辽宁电视台——在节目策划制作及广告营销上的经验和成果,探究一下他们是如何借助东北文化的"东风"顺势而动,席卷全国的。  相似文献   

13.
文化类真人秀节目近些年成为电视节目类型中的后起之秀,它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影像化表达方式相结合,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与较高的收视。其中,我国首档以"穿越"为题材的综艺节目《咱们穿越吧》,通过历史架构和叙事手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融入娱乐的外衣当中,挖掘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认同的传统文化新内涵,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实现寓教于乐。本文以该节目为例,从体验式传播、通俗化传播、仪式化传播、符号化传播等角度分析其如何成为将文化传承与大众传播进行结合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4.
对内而言,如何增强文化自信,使中华民族保持精神独立性是重要课题;对外而言,如何降低文化折扣,实现精准的跨文化传播,保证传播效果的大面积覆盖也同样重要.当下中国的硬实力正在日益提高,文化软实力也应当得到提升,同硬实力相匹配.本文认为,跨文化传播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注意国际传播中必然存在的文化折扣...  相似文献   

15.
对外传播对于城市国际形象的塑造和推广具有重要价值,各地城市电视台都在对外传播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形成了许多共性。本文以成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的实践为例,分析其通过多种路径构建和巩固对外传播平台,以及在"讲故事"过程中聚焦普通市民、在蓉外国人士,在题材选择上聚焦海外观众共同感兴趣的环保、野生动物保护、体育等方面的经验,并指出其节目中仍存在宣传意识时有显露等不足。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茜 《新闻界》2009,(1):183-184
本文通过对企业文化的载体,如企业家、员工,企业标示、广告在其对外传播中的运用,探讨企业如何更好的对外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杨小凤 《传媒》2019,(11):73-75
新时代,人民网英文版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快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建设,提高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成果,发挥中国文化在提升良好的国家形象、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人民网英文版以其独特的优势地位不断丰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形式,提升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质量,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人民网英文版充分加强内容原创性,重点建设专题栏目,明确传播定位,强化传播意识和传播理念,建设优质的语言学习栏目,打造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当前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做好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是做好对外传播的基础;坚定文化自信,精准阐释中华文化是做好对外传播的关键步骤;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文化的优秀对外传播者.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电视文化仍处在不成熟期,这普遍反映在传播的非自觉性和眼光的短浅上,往往只顾眼前利益而不深入探索观众潜在的深层需求和新的节目形态。电视传播应该在顺应当下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基础之上,走人性化传播的路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吴承诚 《今传媒》2015,(3):124-125
电视节目录制过程中的人际传播和日常人际传播不一样,它表现出来的特质是趋向平等和相对封闭的。本文通过探讨节目录制过程中的角色交流、人际传播在节目录制中各个状态的表现以及录播节目和直播节目中人际传播的差异,揭示普通受众可能无法看到的场景——节目录制时主持人、现场导演、嘉宾、现场观众等不同的角色如何"各司其职",他们在幕后进行着怎样的人际传播;在节目录制开始前、节目录制过程中和节目录制完成后各角色之间的人际传播发挥了什么样的功效,有什么不同等等。这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电视节目幕后不同于荧幕前的传播状态。作者试图通过阐述如何通过把握节目录制过程中的人际传播来给大众传播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