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向阳的半球是白昼,背阳的半球是黑夜,由于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平面(黄道平面)与自转平面(赤道平面)有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而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变,所以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使某一地区的昼长也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地球公转形成黄道平面,地球自转形成赤道平面,两者的交角叫黄赤交角。目前交角为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加之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图:  相似文献   

3.
教材中讲到“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新教材第17页)时,地球由于自转而有赤道平面,由于公转而有黄道平面,这两个平面之间有23°26′的夹角,而地球的自转轴总是指向北极,因而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而且移动的幅度在南、北纬23°26′之间。教材中的图把黄道  相似文献   

4.
金剑 《地理教育》2014,(7):49-55
一、考点扫描 二、知能构建1.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与公转的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由于黄赤交角(23.5°)的存在,加之地球自转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往返运动,从而引起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使得太阳辐射在地表有规律地季节变化(形成四季)和纬度变化(形成五带).具体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吴静 《地理教育》2002,(4):16-1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及它们所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2.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范围,黄赤交角发生变化,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也跟着相应地发生改变。一、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的纬度分布的影响(“”表示正午太阳高度,“”表示昼长,下同)1.黄赤交角为23°26′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在不同日期的纬度分布情况,分别如下图所示。(1)北半球夏至日(2)北半球春分、秋分日(3)北半球冬至日(4)当太阳直射在北纬α度时(0°<α<23°26′)由此可见,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小(除极夜区外);从南北半球来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  相似文献   

7.
一、地球公转图在分析地球公转图(见下图)时,要注意几个问题:①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②地轴左倾右倾都可以,地轴的北端倾向太阳一侧时为夏至日(即左倾左冬,右倾右冬);③夏至日时地球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时地球在近日点附近。例1读右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1) ̄(2)题。(1)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A.东经70°B.东经90°C.西经70°D.西经110°(2)此日在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解析:(1)西半球为夜半球,则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之间部分)为昼半球,12时经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的数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用高中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知识去定量化分析高一地理课中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从中我们不仅能感悟到数学的博大精深 ,也能精确认识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球体 ,太阳光线在任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在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 ,由于黄赤交角为 2 3°2 6′,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周期移动 ,从而导致地球各地昼夜长短有规律的周期变化 .在冬至和夏至时 ,南北极圈内还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 .如下图所示 ,设A点纬度为 φ ,此时A点的太阳光线与赤道平面所成夹角 ,即A点的太阳高度角为H ,优弧BCD代表昼长 ,劣弧DA…  相似文献   

9.
一、设计用途演示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模拟测量正午太阳高度。二、制作原理(1)利用激光笔射出的光点作为太阳直射点。地球自转和公转时,观察模拟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状况。(2)激光笔射出的光线穿过胶体时,出现一束红色光线(丁达尔现象),用以模拟太阳光线,当光线通过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器时就可以模拟测量某点的太阳高  相似文献   

10.
一、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地球运动状态的表现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结果表现为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变化。地球的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地球的自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变化。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是理解地球运动意义的关键地球的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地理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不停的绕地轴自转,同时不停地绕太阳公转。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方向基本不变,并与黄道面保持66°34'的夹角。这样,就产生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连续地有规律地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一、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如图2所示:若黄赤交角增大a度,回归线度数变为23°26′+a,太阳直射范围向南、北各扩展a度;极圈度数变为66°34′-a,极昼(夜)区域各向较低纬推进a度;热带范围增大2a度,南、北寒带各扩大a度,南、北温带各减小2a度。[例1]若其它条件不变,地轴与黄道的夹角增大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平均速度加快B.我国温带地域扩大2°C.极昼、极夜区域向较低纬推进1°D.热带范围缩小2°[解析]地轴与黄道面夹角增大1°,黄赤交角减小1°,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范围减小但周期不变,因此,太阳直…  相似文献   

13.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收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只看课本中的文字表述和示意图很难理解,而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由静态的改  相似文献   

14.
理解并掌握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理解和掌握“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则是达到该教学目的的一个关键点。 要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有规律的变化,关键在于理解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而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原因又在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如果学生能全面准确地理解“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这一内容,那么接下来学习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就轻而易举了。否则,将给后面内容的学习带来重重困难。教师在该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常感到难以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尤其是在没有直观教具(如“三球仪”等)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范围,使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规律的变化。如果黄赤交角发生变化,则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也跟着相应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考点解析] 考点一 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 1.基本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实际的昼长比理论昼长要长. (2)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北(南)移,则北(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相似文献   

17.
问题一,黄赤交角α=23°26',南北回归线纬度为23°26';南北极圈纬度为90°-23°26'=66°3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及极圈纬度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建立的?如图1,A、B、C、D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分别代表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和春分日。R代表太阳的位置。过BRD作平面M与地球赤道平面平行,则α为黄赤交角的平面角,α=23°26'。C位置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最南点P点。显然线段RP和线段OP在同一直线上。线段KL为赤道平面内与EF平行的地球直径,而β为P点的地理纬度,即地面一点与地心连线和赤道平面所…  相似文献   

18.
一半≠1/2     
在日常生活中,一半=1/2不容置疑,但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我们却经常会遇到一半≠1/2的情况,在此笔者以四种情况说明,以期抛砖引玉。1.“冬半年”、“夏半年”中的“半”≠1/2由于地球的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往返移动,太阳半年直射北半球,半年直射南半球,被太阳直射的半年为夏半年,反之为冬半年。又由于在地球公转过程中日、地距离在不断发生变化,地球公转得并不匀速:到近日点附近时(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快些,到远日点附近时(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慢些。这样,南、北半球的冬半年和夏半年就不等长。2.…  相似文献   

19.
李密 《物理教师》2001,(12):28-28
由于地球的自转、月球的公转以及地球的公转 ,产生了日月年的现象 ,因此有些人认为地球自转和月球公转以及地球公转的周期就等于日月年的时间 ,实际上它们并不完全相等而是相差一点 ,下面介绍一下它们的区别 .1 日的概念以地球自转运动周期为基础的时间单位叫日 .根据参考点的不同 ,有不同的“日” .以恒星为参考点的计日单位为恒星日 ,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计日单位为太阳日 .地球自转一周 36 0°所需的时间是 2 3时 5 6分 4秒 ,这叫做一个恒星日 ,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1天是2 4h ,是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太阳日 ,一…  相似文献   

20.
一、晨昏线的基本内容1.基本概念: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一个大圆,由晨线和昏线组成,都是半圆。2.运动方向:随着地球自转,自东向西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晨昏线以直射点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3.判读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线叫晨线,由昼半球向夜半球转化的线叫昏线。4.拓展引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垂直;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小夹角为0°,最大夹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