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作文题是高考试题中分值最高的题,因此命题的信度、效度都对考生有着重要的影响。2008年高考作文试题体现出以下特点:以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为主的形式,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现,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考查。这些特点也正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所倡导的。但是作为选拔性考试,试题评价的客观性就成为第一要素。当前作文命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性考核,立足考生材料真实,限制文体、降低作文分值等方面来保证当前的作文考试效度,从而促进高考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2.
2006年高考全国各地17套作文试卷,再一次显示高考作文开放、多元、宽阔的命题趋向。综观17套作文试卷,给人一个突出的印象,就是试题整体审题难度较往年有所降低,体现了“不为难”考生的特点。在这个前提下,试题所容纳的立意空间相应增大。考生面对这样的试题,不会有无处下笔的困窘。考生尽可以挥洒自己的写作才情,在充满时代气息的话题范围内,尽情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知,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文。概括起来,今年的高考试题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高考作文是考生走向人生成熟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驿站,也是检验考生在迈向成人年段时对社会和人生认知…  相似文献   

3.
一、公平性原则公平性是高考的核心价值观。高考作文试题命题应该遵循公平的原则。衡量作文试题的好与不好,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体现了公平的原则。高考作文试题的公平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内容的公平性。作文试题所涉及到的内容,对每一个考生应该都是公平的。检验作文试  相似文献   

4.
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试题,是一次迥异于往年的尝试. 一、审题:意旨在情节中坐落 本次作文试题,首先在审题要求和主旨呈现方式上,与往年大相径庭. 1.犀利的审题要求 以往的材料作文,大多提出"结合材料"或"结合材料的内容"这样的要求,考生审题只要是从材料的信息出发,提取自己最熟悉、最好写的角度就符合题意了,未必要紧扣材料的主旨来立论.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试题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结论的得出,均由考生来做,因而具有自主创新性和研究性。这类题目,材料新颖,内容丰富,有来自初中课本的,有来自高中乃至大学课本的。更多的是来自日常生活中的。面对这类试题,它要求考生凭借自  相似文献   

6.
寓意类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往往选用寓言故事或者其他寄寓、隐含某些哲理的材料来命制试题,这类作文要求考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试题,在整套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文试题拟得如何,往往影响到整套试卷的质量。下面就1999年高考作文试题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一、违背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作文材料有如怪峰突兀,在心理上给考生设置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一点说起来也许令人难以置信,专门从事高考命题研究的专家们怎么会把原则都弄丢啦?有疑问是可以理解的,但原则被弄丢了是客观存在。教学大纲明文规定,作文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思想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中考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师和广大考生议论的主要话题,因为中考作文是综合考查考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整个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大难点。但是是否难到  相似文献   

9.
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题,从形式上来看仍是材料作文,在开拓文思、挖掘思想、引导考生独立思考等方面沿袭了以往“开放”与“限制”的作文命题思路。材料的表述简洁,有一定情境性,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充分发挥联想和进行创造性解读,多角度选题立意。试题旨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人生,探究价值实现,走向自主表达,体现了语文教育新课标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评价能力是认知层次的最高层次。所谓评价性试题是指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既定标准(内在标准或外在标准),对试题提供的材料或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作出是与否、成功与失败等等一系列的价值判断的一类题目。这里提及的既定标准,内在标准是指由考生自己确立的、用于价值判断的标准,一般而言,学习过的理论均可作为内在标准由考生自己选择;外在标准则是指  相似文献   

11.
一般而言,考生拿到一套模拟试题,基础题和阅读题都能认真地做,作文却常常被搁置一边。在考前的最后关键阶段,作文如何才能有效地训练呢?笔者建议,考生应多角度地利用模拟试题,并善于从基础题和阅读题中吸收营养,不失时机地拓展作文训练空间,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2.
93年北京、湖北、贵州、湖南、云南、海南高考语文试题是带有导向性的。作者对这份试题的精到剖析,传递了十分重要的信息: ●试题难度低于全国统考题,这有利于减轻语文教师的心理压力,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基础知识题覆盖面较宽,并且注意到语言文字与实用的关系,这是为了引导中学生认认真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并要注意学用结合。●试题不从中学课本中选取材料,但又与课文联系密切,不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目的是为了考查考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真实面貌,引导语文教学从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第一段材料,主要考查考生接受信息的能力,即对内容、文字的理解能力。试卷中简答题题量和分数比往年有明显增加,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现代文阅读第二段材料,主要考查考生的具体表达能力,即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根据不同的目的作不同的说明。●作文题富有时代气息,切合考生的生活、思想实际。检验了考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提倡简朴的文风,对作文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  相似文献   

13.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作文的形式,由材料型转向了话题型,只是指定了写作的范围,这为考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让考生在这个空间内去立意构思。在短暂的时间内,不少考生仓促应战,写出来的作文不太理想。怎样在短时间内写出比较好的作文呢?这就需要一个比较科学的处理程序。首先要审文题或审试题的要求定文体。话题型作文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命题型的,如“生活告诉我”、“高中生活是什么”、“××我想对你说”等。另一类是试题要求型的,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再如“以反映素质教育给…  相似文献   

14.
刘燕 《辅导员》2009,(8):17-21
中考作文是按照试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书面作答的考场作文。它既是对考生表达能力的考查,又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组材水平的检验。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目前各省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实际看,中考作文考查类型主要有三种: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在材料作文、话题作文中基本是自拟题作文。考生必须通过审题,完成对题目、试题导语(或材料)的理解、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不要轻易说“不”》是一道思辨色彩强烈的“命题作文”题。与广东省往年试题和今年全国各省市的试题相比,这又是一道适合中学教学.变而不偏,有针对性,考生容易下笔,突出书面表达考查特质的高考作文题。笔者以为,2009年的广东省高考作文,将继续这一正确思路与导向。其实,无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应以准确考查考生的写作素养而不是阅读素养(通过增大审题难度)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雷新勇在《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中提到任何一道试题要求考生完成的思维任务或操作活动都是置于一定的背景材料之中,考生对背景材料的理解,对其完成试题要求的任务至关重要.因此高考试题的命制必须考虑试题背景材料的选择.相关研究表明,高考数学试题的背景材料通常来源于以下五个方面:生活实景、高等数学、教材习题、往年试题、数学名题.本文将从上述五个方  相似文献   

17.
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试题一出,便收获了众多好评。该作文试题坚持中国特色的高考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重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厚植传统文化和爱国情怀。对此,建议明确材料逻辑层次、抓取材料关键词句、对材料适当发问,帮助完成审题与立意。引申触类,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要树立“以考促学”的指导意识,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加强议论文写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8.
突破·发展     
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是一篇话题作文,呈现出显著特点,即突破与发展。 1999年高考作文题虽然赢得广泛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弊病。今年高考作文认真分析和总结了去年试题的不足,从以下四个方面的改进和突破,使高考作文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审题难度明显降低。去年的作文材料本身过于深奥,似一篇科技说明文。“记忆移植”、“大脑信息”、“编码贮存”等术语使考生“雾里看花”,很难搞懂。今年的作文材料建立在对四个平面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认识上,这些都在考生的知识范围之内。考生无需对材料承载的信息进行复杂的…  相似文献   

19.
一、总体评价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结构与2002年一致,共有7道大题,26道小题;主客观体的分值为45分和105分。相对稳定的试卷有利于考生应考和中学语文教学。 2003年语文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考查内容均是学科主体内容,这些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有密切的关联,同时又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2003年语文试卷的长度适中,绝大多数考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试卷。试题科学规范,题目表述方式合理有效。试题考查考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试卷所提供的现代文阅读材料和作文材料都体现了理性思考的要求,启发和调动了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山东省实行自主命题的第一年,作文试题形式上没有什么变革,力求平稳过渡,依旧采用话题作文,并且模式也固定:故事 提示语 话题 要求.考生一看面孔熟悉,考试情绪稳定,信心增强,便于考场上发挥写作才智,考出实际水平.但话题作文应是开放性的,不可固守一种模式.材料中的故事成了一个框框,束缚了考生的想象,不利于充分发散思维.提示语则是为考生设立的一道门槛,谁跨入了这道槛,便获得了通行证,考生内在写作实力的强弱高低难以真正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