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就业状况是高校教育质量的"反馈",关系着招生录取、专业设置、社会评价等教育诸多环节,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权威准确的信息,是家长学生需要的,也是高校所需要的。因此,推出高校就业质量报告,一方面回应了民众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建立高校就业动态反馈机制。而从高校教学角度看,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如果能有效"校准"高校教学,将成为助推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动力"。以往,以麦可思为代表的第三方机构发布的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各职业学校为了吸引生源,都不遗余力地宣传本校的就业优势,并无人怀疑它的作用.文章基于江西与浙江600余位农村初中毕业生家长(农民)的调查研究显示:即使肯定中职教育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农民仍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就读中职学校,而且,这种想法与农民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条件都没有关联,但与子女学习成绩显著相关,由此证实中国农民送子女读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好就业",现行的"就业宣传"也不是解决中职生源困境的有效方法.为此,建议政府要求各职业学校统一行动,在招生简章中特辟一栏介绍职业教育,逐步消除国民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中等专业教育已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学历教育,而逐渐成了一种职业教育。与此同时,中等专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高等院校连年大幅度扩招,使更多的初中毕业生选择了读高中、考大学;中专学校的生源持续萎缩,生源质量大幅度下降……更重要的是国家不再包办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而是实行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中专毕业生因为学历低,在就业市场上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没有了好的出路,中专学校自然不再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青睐。因此,中专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学生担心、家长忧…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开始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家长、学校甚至政府各方面关注的重点.在各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比例的过程中,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各院校一项重要的任务.而各院校要想提高就业质量与就业率,就应当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本文就如何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进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学校的办学宗旨.在当今中职教育生源竞争日趋激烈,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形势下,能否抓好招生就业工作,是学校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可以说,招生就业是中职学校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6.
张春美 《考试周刊》2007,(12):21-22
在中专或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生物制药专业是改革开放以后,迎合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而设立的。随着大中专、高职学校的扩大招生,后续的学子们如何就业也成为相当严峻的问题。从高等职业学校、社会总需求、学生及家长多方面考虑,保证大多数毕业生顺利就业,提高毕业生的意向达成率,是关系到学校自身存在与发展以及国家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学生及家长期望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继续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建筑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的质量,学校和各级相关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尽量创造更好地适合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的政策环境,以使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不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大企业.二是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增强学生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从而保证学生不仅"好就业",还能做到"就好业".三是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该在就业观念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从而使学生端正就业取向,形成一种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建设和大学生就业工作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关系.文章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分析大学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意愿与现实不符、就业结构性矛盾等"不和谐现象",从分析"不和谐现象"存在的原因出发,以因溯果,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和谐就业"的具体措施,指出必须从社会、学校和学生等三个层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中等专业教育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学校生源潜力大,学生就业渠道广,这是可喜可贺的,但是生源素质差,不好管理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班主任,既要稳抓常规管理,又要更新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可谓责任重大.正如"教无定法"一样,管理亦无定法,班主任工作只要"以学生为本",做到千般万种皆关情,我想,均不失为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谈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对高校招生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学生是否顺利就业对高校招生工作的影响 大学生经过在校几年的培养、教育,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是否能得到大多数用人单位的认可,关键要看绝大部分学生是否能顺利地就业。这把尺子既是对学生个人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对学校的检验。就业率的高低已成为社会、家长衡量一个学校好与坏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招生的生源情况。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教育与培养也已经引发各界关注.本文试着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理论和要想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相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家庭和大学生个人如何负起责任来唤醒大学生生涯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自觉的具体经验和做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职高生就业难,已成为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分析其形成原因,积极探索可行举措,为学生排难,替家长解愁,已是当备之急。 一、职高生就业难的原因 职高生就业难,是由诸多原因形成的。从就业的环境看,现代劳动力市场正在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急待规范,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就业竞争趋于加剧;单位在录用人  相似文献   

13.
正学习本是快乐的事情,但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的名校效应使得很多学生和家长片面地坚信"升入重点学校,然后考入名牌大学是人生的理想出路"。于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把目光集中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上。校园变得单调、乏味、死气沉沉,师生心声无处宣泄,内心异常压抑。片面"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家长和社会给予师生的精神"重负",成为横亘在校园和谐幸福上的一座大山。  相似文献   

14.
浅谈班主任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班主任在学生就业工作中有着以下四方面的不可取代的功能: 一、人才配置的功能 对于一个班的学生,最熟悉的莫过于班主任。班主任对学生情况的熟悉程度可以直接决定该班学生的就业分配质量。所谓分配的质量就是人尽其才的程度。它与分配的数量是决然不同的概念。分配的数量是指分配的多少,其直接相关的概念是就业率;分配质量是人才分配时满足就业者能力与社会需求的程度,与之相关的概念是就业的巩固率、“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学生及其家长的满意程度、学校的美誉度等。就业分配的宗旨就是“让学生人尽其才,学尽其用”。为此,班主任可以从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构建高职毕业生就业“后服务”体系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面对激烈的竞争,如何提高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质量、就业服务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已经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焦点,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后服务"体系,则是一条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文章从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后服务"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构建毕业生就业"后服务"体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运行模式和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社会和家长十分关心的工作,几年来,地方高校从学生的就业工作入手,就办好专业特色、坚持教学改革、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特色学校建设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一些校长、专家和领导干部在不同的场合,常常议论学校的特色发展问题,众说纷纭,不尽相同,甚至颇有争议. 有人认为,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独特的教育需求,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大任务.目前生源数量总体逐渐减少,学校教育资源开始变得比较"宽裕",生源竞争将会日趋激烈,学校既要满足家长提出的"上好学"的共性要求,还要办出学校特色,满足不同家长的个性化要求,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学校才能较好地生存和发展,这也是教育适应多元化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陆佳佳 《学子》2013,(1):21-21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同时,由于社会就业形势的严峻,重学历的就业导向等问题的存在,使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看不到未来的心理状态,缺乏学习的动力,任何形式的教育对他们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加之当前家长对职业教育认识有偏差,使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处于两难的境地。  相似文献   

19.
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工作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尤其是第一批高校扩招学生涌入就业市场后,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家长、学生都感到就业市场形势严峻,同学们在走出"双选"会场后的普遍感觉是"找工作难,找理想的工作更难".  相似文献   

20.
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凌霄 《江苏高教》2007,(4):102-103
本文强调了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学校和学生自身角度提出了打造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高校应"以人为本",走特色发展道路,努力为学生提升就业力营造外部条件;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内外兼修,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