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在工业化、城市化两股力量的冲击下产生了大量的社会问题;这一时期蜂拥而入的东、南欧移民使众多社会矛盾日益加剧。面对这一局面,美国新教进步派在欧洲基督教社会主义和高级批评思想的影响下,在汲取美国新教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基督教博爱精神和社会公正为根本的思想观点,并主张运用这一思想去应对和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弊病。以此为基点,新教进步派在与其他社会进步力量的互相声援中掀起了一场旨在匡正社会弊端、提升社会公正、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福音运动。  相似文献   

2.
亨廷顿的著作《我们是谁:对美国国家认同的挑战》全书将“文明的冲突”视角由国际转向美国国内,论述了美国国家特性所受到的种种挑战.并认为美国文化的根源来自于盎格鲁新教文化,如果不坚定地继承和保护盎格鲁新教文化,国家信仰、认同就会有衰落、破灭的危险.本文将基于亨廷顿关于多元文化下国家特性的观点,围绕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国家特性是什么?国家特性面临怎样的挑战?这三个基本问题提出自己对多元文化下国家特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基督新教对美国早期政治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政教分离制度的建立封堵了国家政权干预宗教传播与信教自由的渠道,却并未束缚宗教对政治的关注和影响.基督新教在不受政权干预的背景下参与政治生活,对美国早期政治、自由民主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教传统:自我携进(self-im-provement)尽管新教派别林立,各自为政,但美国各新教派别在一点上没任何分歧,那就是它们都继承了新教思想中的自我携进观念。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新教的根本要义就是强调个人与上帝直接对话,个人对自己究竟是上天堂还是下  相似文献   

5.
基督新教自1807年传入我国,至今已有180余年的历史,它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曾产生过深刻的冲击和影响。本文试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以推动学术界对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一、基督新教的传入与“洋教”之称号首传新教于我国者为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Rober Morrison, 1782—1834),他于1807年到达广州进行传播基督教的活动。随后来华传教的还有德国路德宗礼贤会(1830)、美国公理会(1834)、美国圣公会(1835)、美国浸礼会(1836)、  相似文献   

6.
第一个来华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 C. Bridgman, 1801-1861)是美国中国观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位关键人物.在认识中国的问题上,裨治文主张客观、如实地观察、描述中国.他既反对16世纪以来西方美化中国的倾向,同时也批评当时新教传教士刻意夸大中国社会黑暗面的简单化方法.但作为新教传教士,思想深处的基督教文明至上论又使其在认识中国时无法摆脱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裨氏中国观中的两重性是其传教策略两面性在中国认识上的体现.研究裨氏的中国观便于我们进一步从纵向上把握美国中国观的演变脉络.  相似文献   

7.
西班牙人依靠"来复枪加十字架"征服了菲律宾,实行总督、最高法院和大主教的敢教合-殖民统治政策,这种统治特点直到20世纪初西班牙殖民地政权的终结.代之而统的美国殖民者将其"三权分立"的新殖民统治体系移植到菲律宾,给予菲律宾人一定的参政空问.用新教打击天主教,通过"美国武"教育的教化来控制菲律宾人的思想.但始终没有让新教干涉到国家的殖民政治,严格的坚守了政教分离的原则,仅把新教作为政治实施的一个工具.  相似文献   

8.
新基督教右翼,是指美国宗教,特别是基督教新教中一些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宗教保守派。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新基督教右翼组织主要派别有道德多数派、基督教联盟等。美国新基督教右翼势力  相似文献   

9.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和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西欧近代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新教伦理,新教伦理衍生了资本主义精神,近代西欧社会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弥漫下,产生了资本主义并且获得空前的发展,文章针对此论点,阐述和论证韦伯的观点,并且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运用历史的和比较的方法,探讨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生成发育关系,通过对社会进步的非经济因素解析,形成了系统的韦伯理论.本文从"资本主义精神"和"新教伦理"两个角度阐述了韦伯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从历史的客观的角度分析了韦伯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新教在美国美国是世界上信教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约93%以上的美国人相信上帝。同时,美国又是宗教信仰最多元化的国家,世界上的各种教派都可以在美国找到它们的教友和知音。在所有这些信仰上帝的人和教派中,新教信徒人数最多,新教派别最杂。据有关数据统计,全美的信教者中,新教信徒占60%左右,而在新教派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韦伯的论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宗教改革过程中涌现的新教对社会伦理的重构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着眼于两处,即书中体现出的理论观点和主要研究方法。一方面力求对韦伯关于新教伦理建构进行进一步解明,另一方面则关注新教和天主教在伦理生活建构和社会精神影响上的对比及西方与世界其他文明体内宗教精神和理性主义发展的对比等。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文化主流是基督新教文化,而新教中的清教则是美国殖民地时期的主流宗教,其思想对殖民时期的美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作为美国文化的传统而深深地影响了美国人的价值观的形成。清教的预定论、天职观、财富观、直接影响着美国人对待职业、财富的态度,其对待圣经的态度使得美国人能在荒野中把教育办得有声有色,并使得美国的教育形成了实用的特色和严谨的作风。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美国青年文化运动从世纪初的迷惘的一代到世纪中叶的垮掉的一代,一直在冲击着美国的主流文化。这种运动被描绘成美国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文化之战。到了世纪末,布波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于是有人称文化之战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融合,多元化论出现了。主导关国社会达400多年的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的权势衰落了。然而新世纪初的历史事件表明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文化之战并未结束。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衰败了,可远未消失。美国文化演变的走势怎样?多元文化的命运如何?世人正在审视着展开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1932年发表的一部文学作品。它揭示了种族主义和严酷无情的新教原教旨主义是美国南方社会的一切悲剧的根源。书中叙述了一个名叫乔·克里斯马斯的人,由于社会给他的心灵烙下了无法弥合的创伤而惶恐、忧郁、冷漠、与社会生活格格不入,最终对社会采取敌视态度,成为社会的牺牲品。福克纳通过对乔的内心深处痛苦的描述,表现了生活在美国南方社会里的普通人民的孤独迷惘。他们看不到希望和光明,感受不到人类社会的温暖和爱抚,他们在人生的苦难道路上彷徨,遭受着折磨和痛苦,他们只有仇恨、变态和疯狂。乔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南方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16.
威廉·詹宁斯·布赖恩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政治家.由于其在1925年著名的斯科普斯审判上的表现,他的宗教观也颇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通过考察布赖恩的著作以及言论,分析了他与当时美国的两大宗教运动--基要主义和社会福音主义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布莱恩的宗教现是一种结合了上述二者部分特征的"实用基督教"观点.其成因与19世纪中期美国福音主义新教独特的现实性、道德性传统以及布赖恩成长的社会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犹太——基督教传统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开始流行的术语,美国人用来突出其不同于欧洲文化的独特的基督教文化,同时也突出美国新教传统中对《旧约》希伯来精神的继承,和美国社会对犹太教、基督教共同价值观的认同。但并非所有的美国基督徒和犹太教徒都认同这一术语。因此,犹太-基督教传统这一术语在美国依然是一个概念不很清楚,也未被普遍认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天秤星座》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德里罗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或者说对美国历史的反思与书写始于"肯尼迪遇刺事件"。在政治小说《天秤星座》中,德里罗对"美国例外论"表示出极大怀疑。这种怀疑在作品中表现为选民与弃民身份之间的摇摆、个体力量与官僚机器之间的对抗、微观叙事与官修史学之间的裂隙、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较量、秩序与非秩序之间的冲突,以此暗示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阶级矛盾、派系斗争及政治生活的丑恶与荒谬。《天秤星座》关注美国现代社会的政治生活和个体命运,矛头直指美国新教伦理社会赖以确立的基本原则,揭示社会现实与政治理想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9.
内战前爱尔兰天主教移民空前涌入美国,冲击了原有的宗教秩序,引起了社会文化震荡,壮大了美国天主教的实力,改变了天主教与新教的力量对比,增强了天主教在宗教格局中的影响力,使美国天主教打上深刻的外来移民烙印,出现了新教徒为主体的美国主流社会所不愿意看到的天主教“罗马化”现象,引起了主流社会的恐慌和不满,他们发起了强烈的反击,最有代表的反击便是兴起了“一无所知党”。  相似文献   

20.
重温韦伯     
1751年,一个德国牧师在一座教堂的门上钉了95篇论文,从而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宗教变革,在这位名叫马丁.路德的牧师的推动下,新教思想开始广泛传播。254年后,另一位德国人,马科斯.韦伯,试图用一本叫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书来解释为什么新教地区会比天主教地区更加富有。在这本被后人视为经典的书里,韦伯强调新教徒的富有来源于他们对致富和劳动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