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经接手过这样的班级,我从抓“四个头”入手,逐步治理“差乱班”。一、抓开头每次接手“差乱班”的第一周,我都会和学生共同制定各类班规班纪,并利用黑板一角建立“班级之窗”,从“每周目标、两操标兵、课堂标兵、文明标兵、字迹标兵”等方面着手评选。  相似文献   

2.
面对“差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师都头疼不已。如何查找“差班”病因并作出应对之策,扭转班级差乱的被动局面,是班主任不容回避的一个课题。只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方可彻底扭转差乱现象,全面促进教与学、师生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现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所谓的“差班”“乱班”,凭着优秀班主任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科学创新的管理方法,即可变成“好班”“优秀班集体”。反之,可以逐渐劣迹突发沦为落后。这里提到“复发  相似文献   

4.
吴昊辰 《教育》2007,(2S):41-43
在北京159中学,有一位会“变魔术”的班主任。但凡经她调教过的班级,无论是年级排行倒数第一的“差班”,还是让学校颇为头疼的“乱班”,最终都能成为年级里数一数二的优秀班级。  相似文献   

5.
张亚 《青年教师》2010,(9):29-30
乱班,乱在哪里?最大的问题就是班级学生人心涣散,缺少组织性和纪律性,不良小团体在班级发挥很大的负面作用。许多学生学习成绩差,品德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这样的班级,我摸索出这样四条经验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6.
有位教育家说过: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不仅如此。笔者认为,班主任还是学校联系家庭、社会的纽带和桥梁。对外,他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对内,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班集体的培养和发展起主导作用。实践证明,许多所谓的“差班”“乱班”经过优秀班主任的辛勤培育,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终于转变成“好班”“优秀集体”。  相似文献   

7.
楼梯拐角处     
新开学第一天的全校教工大会上进行人事公布,我又接了个五年级教学班。很多同事以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安慰我说:“这个班级虽然乱了点,成绩差了点,但是学生风气还是不错的,潜力很大,书画人才还有几位……”言外之意,带好这个班级,绝非易事。  相似文献   

8.
中途接到一个“差乱班”,如果班主任具有智慧、方法得当,“差乱班”也是可以转变的。  相似文献   

9.
问题班级也就是所谓的“差班”或“乱班”,具体表现为:班级里厌学情绪弥漫,集体凝聚力淡薄,一部分问题学生接帮拉伙,扰乱课堂纪律、违反校纪。问题班级在农村中学是普遍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是农村学校师资不平衡。个别班主任或教育管理经验不足、能力不够,或责任心欠强、对学生放任自流,导致班主任对班级丧失了控制能力。一些优秀班主任经常被学校委以接任问题班级的重任,虽然这些班主任管理经验丰富、治班有方,但由于教育的非线性、复杂性等特点,仅仅依靠原有的经验是不够的,他们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下面笔者从…  相似文献   

10.
白玉正 《班主任》2010,(8):35-35
班会前,学生已经知道班会课的内容——校领导在早晨的工作小结中点名批评了我们班,并要求在下午班会课上对班级卫生脏、乱、差的现象进行整改。  相似文献   

11.
“大走班”是有效解决2000余名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场地、设备设施、师资的重要决策之一。全校学生全部被打“乱”,依“课”组“班”。一个常态班级的学生往往会分散在十几个选修课程教学班,教师、学生、教室,都是为期一年的新组合。  相似文献   

12.
一、家庭教育——助力如何改变“差乱班”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因素,使家庭教育成为班主任治理“差乱班”的助推器呢?班主任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做好班主任工作,除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外,还应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区分“活”与“乱”的界限。一个班级的“活”,指的是整个班级思想活跃,纪律严明,工作井井有条,活动群策群力,虎虎有生气。而“乱”,指的是班级组织纪律性差,经常处在混乱松散状态。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个班级本身的复杂性,常常“活”中有“乱”的因素,“乱”中有“活”的成分,夸大任何一面都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和工作中的失误。因此,做班主任的必须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把“乱”与“活”区分开来,然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乱”,什么是“活”,努力使班级朝纪律严明、团结活泼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颜耀忠 《班主任》2003,(5):27-28
班级群体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其群体心理良好,学生个体心理会因此而不断优化;一个“乱班”,其班级群体心理有问题,学生个体心理会因此而不断劣化。所以,优化班级群体心理,可以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2007,(5)
阎长娥,中共党员,广东省珠海市第一中学高中部教师。阎长娥老师从事班主任工作三十年。所带班级,无论是普通班、重点班还是问题学生集中、别人望而生畏的“乱班”,在她带领下都能成为受人称赞的优秀班  相似文献   

16.
教育工作者都会知道接手一个老班级比接手一个新班级,其管理的难度更大,易出乱班,何况是第二个学期接手的差班,把它改变过来更要倾注心血。  相似文献   

17.
十年的班主任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肯付出辛勤的汗水,一定会获得满园桃李的芬芳。现将本人转化差乱班的几点做法简单介绍如下:毕业后的第三年,我新接任一个班级,这个班级是全校出了名的差班,学生成绩差,纪律更差。上课的时候,老师在前面讲课,学生旁若无人地谈心,教室里乱哄哄的。但有一点值得欣慰:该班同学劳动非常积极。于是我就抓住这个闪光点,逐步实施教育计划。  相似文献   

18.
许多老师怕当差班的班主任,就是因为差生难管,差班工作难搞。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和特点,只要抓住差班的规律和特点,选择科学的工作方法,差班工作还是可以做好的。下面谈谈自己多年在差班工作中常见的几种有效方法:“保持沉默”法所谓“保持沉默”法,就是在差班工作中尽量少说话,有些事上甚至不说话,保持相对意义上的沉默。差班的特点是学生性情浮躁、缺乏良好的习惯,纪律性差,不爱学习。究其根源,是长期缺乏良好的环境或由于不良教育而形成的。这类学生自制力较差,因而导致了品德差和学习差,并受种种不良影响而养成了种种劣习。差生的不良习气表现在其行动上,影响和干扰正常的班级秩序,这就是差班的“差”处所在。因此,做差班工作必须从转化“双差生”入手。转化差生,必须弄清谁是差生,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细致观察、掌握。新生入校后,差生一般比其他学生表现得“兴奋“”活跃”“大胆”,他们大有一种脱离藩篱获得自由的感觉。原来的学校和班级已经对他们失去了约束力,新的学校和班级一时间还不了解他们,他们在忍受短暂的寂寞后,便开始充分“表现”他们的能力:主动联络旧朋友、结交新朋友,很快形成一股小有势力的“哥儿们”小集团,并努力用种种违反纪律的行为去“展示”他...  相似文献   

19.
新“官”上任三把火,班主任也不例外,尤其接到一个“乱”班时,火要烧得更旺些。我认为这“三把火”应该这样烧:一是“严”字当先。所谓“乱”班、“差”班,是指班风不良,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缺点斑斑驳驳的特殊班。新“官”上任,应该拿出抗洪英雄的气概来——严防...  相似文献   

20.
韩慧 《班主任》2012,(4):47-49
新接手一乱班,怎么办?思来想去,唯有充分发动群众,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管理班级,才可能让班级走上正轨。于是,我找来几名学生一起商量,最终我们决定开展一次以“让班级因我的存在而更精彩——爱在启航”为主题的特别班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