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工科教育要坚持人才培养战略、特色发展战略、科研和科技开发战略,应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地位,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实际,进一步创新工科教育发展的思路和模式,不断办出地方综合性大学工科教育的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社会运行方式的转变、政府与大学的互动发展以及地方综合性大学自身内涵发展要求使得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转型变革成为必然。顺应创新型国家发展的时代要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以及自身发展的内在追求,临沂大学提出了创建"国内知名、区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为此,要凝练办学核心理念,审视培养目标,重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科研与社会服务,营造独具特色的大学创业文化,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向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3.
科技是促进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根本,在当前信息全球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发展正朝着学科分化及综合的方向发展,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性以及交叉性不断增强,使得科技研究并不再是以往强调封闭、分散的个体研究,更加重视团队的共同协作和智慧。科技创新是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地方高校的服务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虽然在国家良好科研环境鼓励下,我国地方综合性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我国大学科技创新团队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组建和培养发展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地方综合性大学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几种模式,并提出了促进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课外创新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构建富有地方综合性大学特色的课外创新教育体系,不仅是一项全新的探索,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课外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以地方综合性大学——江汉大学探索课外创新教育体系的实践为例,介绍了课外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包括学科竞赛类、科研训练类、综合技能类、专业实践类、创业教育类五个方面,以及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赋予的课外创新学分,同时阐述了落实工作的措施保障.  相似文献   

5.
法国巴黎西岱大学是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大学确立了“追求卓越科研”的战略目标,其科研创新的策略体现了法国国家高等教育与研究改革的意图,同时也是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依据办校办学特点,放管结合,改善科研治理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6.
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库,在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2011计划"1后,地方综合性大学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如何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之路,需要地方综合性大学审时度势、清晰定位,主动面向区域发展,通过学科整合助创新、文化传承重特色、区域行业促协同等积极融入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7.
以创新发展建设综合性大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要建成一所国内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创新发展是关键。创新发展,体制创新是关键,是切入点。西南大学在学院管理体制、学术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业绩评价体制、学科体制等方面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尝试着一系列的创新,为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努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育管理》2009,3(4):79-79
2009年6月30日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范明在《中国教育报》发表题为《解难事谋大事办实事促发展》的文章中指出,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江苏大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主题,强化实践特色,着力解难事、谋大事、办实事,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师生员工得实惠、服务地方作贡献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地方综合性大学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集美大学为例,强调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文化模式的选择,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创新模式,办学现代化以及国际化战略,学校队伍建设模式,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高校专业建设的首要问题。本文以地方综合性大学为背景,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探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了基于创新教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构制新型地方综合性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关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研究刚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如此,它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今后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就有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探讨进行了梳理,并对关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内涵、发展理念、战略定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普遍认同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对现代教育模式的创新和现代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本文将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推行研究性学习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地方综合性大学推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找出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推行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为研究性学习在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推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构建与机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根本目的所在,更是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为此,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必须从自身的定位和目标出发,全面构建人才培养的学科平台、科研平台、研究型课程平台、国际化平台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校园文化等平台,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从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实验教学与资源共享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结合地方综合性大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实际,通过把握契机,整体规划,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实验教学与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基础,突出特色,建立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实验教学新体系;整合资源,重点建设,构筑地方综合性大学实验教学优质资源平台;开放共享,培养能力,充分发挥优质实验室资源效益,实现了实验教学改革与资源共享创新,并取得富有成效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创新问题是教育理论问题 ,更是当前高等教育实践的重大课题 ,合并的地方高校如何通过教育创新推进自身跨越式建设和发展 ,已经引起包括高教界在内的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江汉大学筹建以来推进教育体制、基本建设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等方面的创新 ,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就如何走出一条由分散的地方高校到现代化综合性大学的成功之路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一、大学协作新模式内蒙古大学是西部高校中重点建设的边疆民族地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地方综合性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占很重要地位。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处在一个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这一历史阶段对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创新模式、办学现代化以及国际化战略、学校队伍建设模式、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选择,对学校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坚持特色战略、优势战略、创新战略和质量战略的内涵及外延联运的办学基本战略框架,是地方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17.
正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坐落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始建于1884年,是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综合性科研型大学。近年来,麦迪逊大学积极探索科研体制创新之路,从科研管理、人才培育、科研活动等几方面入手,为全校师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麦迪逊大学的领导者认为,为青年学生提供学术研究条件,是大学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理所当然应当将培养青年学术人才,作为全部工作的核心与重点。科学完善的科研管理体系2005年,麦迪逊大学成立了学术研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全校性的科研管理制度。委员会由11人组成,其中4人为学生代表,以此确保学生的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化成为高校发展的大势所趋。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化战略具有"地方性""综合性""教学层次为主,辅以科研合作"三大特点。国际化为地方综合性大学既带来发展机遇,又带来严峻挑战。借鉴经典企业管理国际化三战略,可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制定同步战略,即: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与多国建立广泛合作;放宽视野,明确自身国际定位。  相似文献   

19.
徐婷 《文教资料》2014,(19):93-94
本文通过对地方综合性大学本科生科研现状的调查,了解了本科生的科研形式、科研保障及科研成果等方面情况,发现本科生科研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最后从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体制、健全本科生科研激励机制、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三个方面对本科生科研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广西大学是广西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地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在树立"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理念、建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将科学研究的优势资源引入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较早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扎实的工作,为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