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于茂海 《学子》2013,(11):13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对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以及对学生个体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而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是一种通用工具,同时计算机的操作是一种手、眼、脑高度配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方面有其优势,是培养具有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各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来渗透创新教育。下面,笔者根据本课程具有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知识爆炸年代,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  相似文献   

4.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教育,同其它任何教育一样,都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以发展人为核心,以人的可持续教育为根本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不应只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应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本文针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已经到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从学科意义上看,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从知识能力层次上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普及性,是每一位心智正常的学生都能接受和掌握的;从评价方式上看,目前这门课程还未出现具有选拔性的评测。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这是新课改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诉求,也是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和进步的题中之义。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首先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逻辑初衷进行归结,继而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归结,希望可以引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质量可以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于磊 《中小学电教》2011,(10):108-108
我省中小学已经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十余年.这对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参加工作也已有十余年了,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些自己的看法。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方法,那么,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呢?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教育是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育为核心的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  相似文献   

9.
周进 《教学随笔》2008,(3):23-23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大力普及的过程中,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不断更新和充实。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着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具体说来,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要为学生的创新学习服务我们这儿所讲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是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的,其编排的目的是为了…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寻求适合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体学习需要、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意识就是学生要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地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信息道德是指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信息能力是指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信息技术是人们操作计算机、网络等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的能力,也就是现在我国中…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徐光辉 《考试周刊》2012,(45):105-105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使之顺应时代要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呢?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适应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它在当代社会中与日俱增的影响,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环境,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时间,将信息技术课列人中小学的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对信,自.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启、能力,为适应信息社会打下必要的基础。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效果怎样?带着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成了一种现代通用智能工具。在21世纪,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根据教育部的规划,在21世纪的前10年,将分三步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即:2001年前全国所有高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5年前全国所有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10年前全国所有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说,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以后凡是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有初步的计算机知识和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目前,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为如何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工具帮助其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教师在教授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时候,也要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时代的特征,不会使用计算机将会成为新时代的“盲”。因此,信息技术素质与传统意义上的“读、写、算”等能力一样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技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诞生,到今天仅半个多世纪,然而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已经深入了社会各个领域,由计算机、通信、控制技术结合起来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一产业。信息时代,使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的工作和生活,所以,开展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与时俱进,势在必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计算机教育为主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青少年素质。主要内容由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两大部分组成。由于目前学校在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上的不足,教材,大纲的无法定论,硬件设施的不完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那么,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是缓解这些矛盾的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鹏 《教育论坛》2005,(6):46-47
现代社会,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已成为必然。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与教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信息素质。其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对各种信息源进行综合处理与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