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婷 《教书育人》2008,(12):58-58
中学阶段,学生有一半的时间是与教师一起度过的,而这段时光恰好是他们思维与模仿能力最活跃的时候,也是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的一青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不自觉中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我们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犯了错要勇于承认,其实这个道理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教育者。但事实上,  相似文献   

2.
康弘  吴杰 《湖南教育》2003,(15):43-43
在现实生活中,儿童、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理所当然会成为他们崇拜和模仿的对象,其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表率。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事例。有一个学生在他的日记中记载他将来的理想是当一名教师。其原因是将来当了老师后可以没收学生的课外书籍。原来,这位同学非常喜欢看课外书,常常因爱不释手而在上课时也看,结果多次被老师没收。而老师从来没有把课外书还给他,他向老师讨还老师也不给。久而久之,他便产生了当老师的理想。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一下,便会发现这位学生的思想其实是一种报复的思想:我的课外书被老师没收了,将来我也要当老师没收学…  相似文献   

3.
绘画是孩子的另一种语言。充分的感知、表现、想象、创造,才会使幼儿充分的发展。创造来源于现实生活,但不是临摹和完全的模仿。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充满自信、会思考、有创意、勇于表达自己看法与感受的自然儿童,而不是一个又一个没有自我,只会迎合老师、家长的"超级乖乖"。  相似文献   

4.
如何做一个职业教育的“好”老师,是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都会考虑到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破教材,寻找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教育模式,同时要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职业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集学生(受教育者)、教师(从事教育者)、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于一身的人。这注定了我这辈子与教育有缘。 我最喜欢的角色是学生。小学时我模仿过老师的板书,中学时我为老师的一次不经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实现创新教育是为了培养新世纪的人才,是为了启发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我们的教学要以人为本、勇于革新、重视启迪,在理性和想象中进步,在模仿和创新中思考。  相似文献   

7.
能够熟练掌握英语,是每一个二十一世纪复合型人才的愿望。但并非每一位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方面都是十分幸运的。在下过一番硬功夫之后,很多人仍然感到英语学习的单调和苦闷,也感到英语学习的繁冗和复杂。万事开头难,究竟该如何开始呢?1模仿的重要性陆谷孙说:“学习英语要模仿与对比。说英语要说得字正腔圆,只有亿万次的模仿;要减少母语干扰,对比最重要。”张道真说:学习英语要“模仿”,就是我们孩子跟大人学,学生跟着老师学。但是老师不是外国人,说英文并不见得很好,所以就必须要跟着磁带学,跟着录音学,跟着录像学,就充分地学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8.
张亚男 《黑河教育》2014,(11):40-40
正我校推行"三九"教学模式,其要义是在充分调动教师教学主动性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小老师"的成长,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最大化,让每个学生真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提升,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得力的"老师"来引导"小老师"的出现是和平教育的一个亮点,也是教学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每个孩子童年时都有这样一个梦想:"我长大以后想当一名教师。"学生崇拜老师,愿意模仿老师,想成为老师,和平小学这个大舞台给了他们一个实现梦想、展现自我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生学习过程中有疑问,并能大胆的提出来,说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大脑在积极地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使我联想到,每次公开课时,我们的老师在课前一次又一次地动员学生上课要积极回答问题,尽管老师一再说:“即使回答错了也没关系”,到了真正上课时,学生的表现依然是“一潭沉寂的水”。其实,我们在平时如果能多夸奖学生,多给予学生微笑,多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帮助学生创建竞技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集体的场合勇于表现自己、勇于挑战,那么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一定会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给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为了让学生更轻松、愉快地学好英语和用英语解决好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应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善于模仿、勇于合作、自主学习、乐于参与,这就要求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这一点已成共识。可是当我们许多老师有意要去模仿名师对学生悉心关爱的方式时,却往往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会即刻碰壁。究其原因,喜怒哀乐都是情。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是以爱的教育艺术而闻名的,但他"敲打"过一位学生。这位非常调皮的  相似文献   

12.
背景1:有教育家指出,在模仿了苏联教育模式的同时,我们的教育其实模仿精英教育,学校仿佛都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设置.物理课堂往往成了"精英们"表演的舞台,而学困生们往往都只能充当配角、观众,甚至是打瞌睡的观众,老师面对这种情况往往也是无可奈何,听之任之. 有一个经典的笑话,虽然很具有讽刺意味,但恰好能说明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学校新调进一名年轻教师,校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考100分、8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成为科学家或者是你的同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会捐钱给学校的;中途退学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他会成为比尔·盖茨或乔布斯;爱打架的学生你要对他好,将来他会成为警察官……说话不着边际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将来他会成为政府发言人.  相似文献   

13.
正一、模仿教学要勇于"取"初入门的年轻教师,模仿名师或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或设计,是学习优秀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在模仿的过程中,得其精髓,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模仿教学"也有其可取之处。有些教师认为:"模仿的次数多了,就没有新意,缺少教学研究的动机。"其实,真没有"创意"的也许是听课老师的感觉,而对这个班的学生来说,这些内容可能是非常清新的、有趣的、乐于探研的。是"创意"还是"陈旧",不应该只看使用的次数,而应该看是否适用于当前的课堂教学。只为了迎合听课者的"创意",还不如用学生喜欢的"陈旧"更有价值些。  相似文献   

14.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对老师职责的界定。我们该怎样做老师?该做怎样的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老师,从老师的角度去揣摩学生,相信也只有在完成了这两个角色的互换后才能明白,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竟是如此微妙,教与学的关系总是在交融互动中显露真意。教育的艺术在于"激励"和"唤醒"。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示意、一个手势,都是对学生心灵的关注,我们给学生的一次赞许、  相似文献   

15.
郝敬宏 《班主任》2015,(3):17-18
"手机控",是信息化时代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一种诱惑,也是班主任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一个新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很多老师采取严防死守、一味禁止的办法,甚至用没收手机的极端方式来解决。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学生的一生要面临林林总总的新生事物,让学生排斥新生事物绝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反之,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勇敢地面对新生事物,在勇于面对中理性认识,并正确对待新生事物。所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相似文献   

16.
李佳瑜 《湖南教育》2014,(11):64-64
常常这样:当我们强调别人遵从一些规矩时,而我们却理所当然地忘记自己也应该遵从。就像老师强调孩子要倾听的时候,作为老师的您,是否又真正倾听了孩子的声音呢?如果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倾听是孩子的事,那教育里许多荒唐的事将由此发生。小学的前三年,我一直是老师的"得意门生",会背很多古诗词,会朗诵,更值得一提的是:那时我的作文常在校刊上发表,成为同学们模仿的范文。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我们换了一个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7.
李镇西老师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具有民主思想的教育名家,更是一位真正爱孩子、懂孩子的老师。
  他提出的“在教育坚持平等”,以我们平常人的思维就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哪一位学生,不管他的学习成绩好坏、有无家庭背景,都要一视同仁。而李老师的“平等原则”则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不仅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还要实现老师与学生的人格平等。  相似文献   

18.
徐方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241-241,243
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既要严格,还要充满受。特别是班主任不能过于严格而失去了教育中爱的真谛,老师的爱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学生要从学生的起点抓起,爱学生不要走入误区,爱中也有严,爱与严是相辅相承的,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9.
写作,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和教学。对我们教师而言,写作是基本功,是素养。备课要写教案,给学生评价要写评语,教学正思和反思要有文字记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要通过文字,都离不开写。会写作的老师,应该是一个会表达的老师,一个对自我要求较高的老师,积极进取的老师,也是追求较高课堂质量而不断努力的老师。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有效途径。人具有创新的本质特性,我们的教育教学也是依赖创新得以发展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提高创新教育的标准和要求,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他们勇于打破常规,习惯标新立异,使学生逐步养成大胆探索、勇于质疑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