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新闻要抓角度,这是挂在记者、编辑嘴边的一句行话。记者为使自己的新闻稿不与他人雷同,为使稿件能在编辑手中顺利地通过,为找角度“众里寻它千百度”。而编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仅要求记者那样做,自己也绞尽脑汁追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佳境。由此,记者、编辑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只要角度抓得好,不与它稿重复,稿子就好上。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某些记者甚至偏离事实的本质,硬挖、硬扭出一个角度。找角度固然重要,但首先必须把握事实的本质,准确把握现象与本质、新闻价值与本质的联系。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而本质是事  相似文献   

2.
写新闻要抓角度,这是挂在记者、编辑嘴边的一句行话。记者为使自己的新闻稿不与他人雷同,为使稿件能在编辑手中顺利地通过,为找角度“众里寻它千百度”。而编辑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仅要求记者那样做,自己也绞尽脑汁追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佳境。由此,记者、编辑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只要角度抓得好,不与它稿重复,稿子就好上。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某些记者甚至偏离  相似文献   

3.
中专毕业后,我带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边关五十州”的豪迈气概走进了军营。入伍后常被部队首长那“兄长情、慈母爱”的关怀和战友间一件件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业余时间拿起笔,把生活中一些感人的事情写了下来,满怀信心将稿件寄到报社,然而等到的却是杳无音信。在一次次失败后,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搞新闻的这块料。这时在众多报刊中有缘与《军事记者》相识,她紧贴时代脉搏,贴近基层报道员,贴近新闻实践,集知识性、学术性、军事性和可读性于一体。初次与她相见,让人就有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一年来,在这本杂志…  相似文献   

4.
在宁夏当了10年驻站记者,我得了个雅号:在石头缝里抠新闻的记者。对此,我虽说不上有什么得意,但从心里还是认可的。 宁夏地处偏远,被称为新闻的“贫矿区”。一位从辽宁调到宁夏的老记者说:“在辽宁—弯腰就能捡条大新闻,在宁夏掘地三尺也找不到新闻。”话可能说得有点过头,但却形象地道出了在这里干新闻工作之难。在号称没有新闻的地方,真的就发掘不出新闻吗?有些事件,从表面上看确实没有什么新闻,但是只要深入挖掘,就会发现新闻,有时甚至是很有意思的新闻。我当记者,就没少从石头缝里抠新闻,也确实抠出了不少东西。 1991年,宁夏电视台为几位获奖记者颁奖。这条新闻对于我们光明日报这样一张全国性大报来说,也  相似文献   

5.
笔者的主要采访区域在全国百强县(区)萧山,经济新闻的采写量比较大。如何写好县(区)域经济新闻?在笔者看来,首先要善于把握大尺度观察。这有三个层面上的要点:一是把握新闻的角度与事实的本质。从事经济新闻报道,常常会为找角度而"众里寻它千百度",认为只要角度抓得好,不  相似文献   

6.
这里说“觏新闻”指观点正确、尺度把握恰到好处、题材出众、写作新颖,让读者看一眼就能留下痕迹,很久以后还能娓娓道来的新闻。这些新闻或因题材难得、典型;或因标题制作“鹤立鸡群”而动人心弦;或细细品味有种“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篇却是泛泛新闻难以堙没”的感觉,读后让人有所深思和启迪,或使人豁然开朗,顿时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7.
关中 《新闻战线》2023,(21):51-53
<正>挖掘那些乍看起来“无”,实际却“有”的选题,给受众一个意外,让同行说一声“我怎么没想到?”是新闻工作者的真本领;抓好稿的“抓”,讲的是别等着新闻来找你,而是要——众里寻他千百度1992年4月26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夏秋明教授主刀,给农民杨玉民进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这个手术在全国并非第一例。1978年,上海瑞金医院完成了我国第一例原位心脏移植手术,病人手术后存活了109天。就在杨玉民“换心”的前一个月,北京安贞医院又完成了全国第二例。新闻对“第一”特别“偏心”。  相似文献   

8.
方仁 《传媒观察》2007,(10):14-16
“百度”二字源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她千百度”。百度的出现,为中国互联网树起了民族技术的一面旗帜,百度是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全球十大网站之一。每天超过1亿人次使用百度,平均每个中国网民每天使用1次百度。百度有超过6亿的中文网页,超过5000万张图片,超过500万首中文mp3及各种格式音乐,每天新增20万条以上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一位老报人曾说:记者写稿要有点“辩证法”。调入报社当记者一年多来,写了一些稿件,也有一些体会,也确实尝到了应用“辩证法”的甜头。下面,我就所写的几篇稿件,谈几点体会。“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刚进报社,社领导找我谈心,谆谆告诫我要从过去的新闻干事进入现在的角色,实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纽约时报》的老记者阿尔比恩·罗斯十分强调背景材料的运用,他指出:“任何事件的新闻价值全在于通常被称为背景材料的上下文之中。”背景材料,固然可以放在新闻的腹部和末尾,同样也可以让它在新闻的开头出现——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导语都需要开门见山,“反弹琵琶”、“背面敷粉”也未偿不可。请看下面这两条导语: 一位29岁的美国留学生今晚在这里主演了中国京剧优秀传统剧目《贵妃醉酒》。京剧是一种只有中国演员才演得了的一种戏。主角魁莉莎出生在美国的堪萨斯州,现在南京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11.
这世界变化快,过去给媒体写新闻叫“投稿”,如今却流行发“伊妹儿”。在相对发达的地方,“伊妹儿”可能“风景这边独好”;在相对落后的地方,“伊妹儿”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纽约时报》的老记者阿尔比恩·罗斯十分强调背景材料的运用,他指出:“任何事件的新闻价值全在于通常被称为背景材料的上下文之中。”(《新闻大学》第3期)背景材料,固然可以放在新闻的腹部和末尾,同样也可以让它在新闻的开头出现——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导语都需要开门见山,“反弹琵琶”、“背面敷粉”也未尝不可,同样可以起到突出中心和吸引读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晓红 《出版参考》2009,(11):43-43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相似文献   

14.
妻子在不是我妻子的时侯,常常想当兵,就因了他爸不是什么大官,也因了她住在一个小城,这个梦破灭了。其实,她想当兵的愿望始终没有放弃,就因这,她选择了当兵的丈夫。妻子的个一米六八,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透出了一股俊俏灵气。在我之前,追求她的不少,然她无一相中,直到我一身戎装出现在她眼前,她才有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自从有了我,她的从军梦便随着我踏入了军营,每个队列动作因想着她,我便整齐有序;每一次射击因想着她,我便弹无虚发;每一篇稿件因想着她,我便信心十足。在我的…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心里,颍川女士原本是一位以国家为己任的经济学家和政策研究专家,但当读到她交给我的诗词,从事出版工作10多年的我还是大大地吃了一惊,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读者之声     
山东省平度市档案局刘保国:1993年,我用12元续聘了新闻辅导老师——《新闻与写作》。我订阅《新闻与写作》刚两年多,但已十分喜爱她。她一年为我辅导12次“课程”;她设有我特别喜欢的“讲座”如:“新闻采访系列谈”、“新闻来稿评析”、“新闻标题写作”、“视听之友”、“当好通讯员浅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在谈到新闻理论时,说了些明显的外行话。在座的一位刚毕业的新闻研究生连连发笑,那音容笑貌流露着轻蔑之意。当时,我真想问那位年轻人一句:你写出过几篇象样的新闻作品?因为我知道那位长者发表的作品摞起来有那后生高。但是,话到嘴边我又咽回去了。那后生固然有可气之处,那长者似也不该论所不知。事后,我反复回味着那一幕,觉得有些话要说。前些年对两代人有“代沟”之说,也有人不以为然。且不谈是否有“沟”,但同代人之间,差别也是有的,何况一代与一代之间。用此道理看我们新闻专业队伍的现状,是否可以  相似文献   

18.
人参是药中之王,采撷人参要特别小心,不能对待萝卜那样,或挖或拔,而是要“刨根”,保持主根须根的完整。药性才好。新闻采访也是这样,遇到好的新闻题材,也要像刨人参那样,也须细心地“刨根”,尽量使它的“根须”完整。当然新闻讲究时效,但不能因为要快就“拔”,拔了一把叶子,对读者的滋补功能就会大大减少。有些新闻读来觉浅,我以为就是缺少“刨”的功夫,找不到尽量完整的“根子”。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条党的基本路线,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客观上就要求加强经济宣传的力度和深度,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本文不想论述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新闻,而着重就异军突起的经济法制新闻谈些浅见。一我之所以称经济法制新闻为“异军突起”,是因为各种报刊上这类新闻与日俱增。它在改革的大潮中,悄然出现,迅速成长,由此也就使它在经济宣传中所处的地位日趋显著,并已成为经济新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为读者所注目。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在新闻战线干了40多年,写过不少新闻,但我很轻视短新闻,以为写“豆腐块”消息,是雕虫小技,做不了大学问。 实践证明,我的思路错了,写新闻不易,写一条好的新闻更难。真正使我醒悟而折服的是《总书记关心新闻记者》这条简短的新闻特写(载《人民日报》1994年6月14日4版)。这条新闻特写,可谓是真正的“豆腐块”,全文只有200多字,全用事实说话,感人至深。这条新闻特写,配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摄像记者提摄像机的大幅照片,版面超过文字稿一倍多,读来更加可亲、可敬。它给人们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江总书记平易近人,与新闻记者心连心。 这条图文并茂的新闻,为什么人们一打开报纸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