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学了《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我就对那奇异而又迷人的海底景色憧憬不已。今天爸爸妈妈带着我参观了青岛的“海底世界”,我终于真正领略到了美丽的海底风光。我们第一站来到海洋生物馆。一进馆就看见一个巨大的抹香鲸骨架,长10米多。它的周围陈列着各种各样的人工鲨鱼标本,其中最醒目的是双髻鲨,它的头部像小姑娘扎  相似文献   

2.
<正>[教材分析]《海底世界》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的植物、海底的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海底世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造句。3.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  相似文献   

3.
<正>【师生共读】施老师:150多年前,有这样一个人,当人类还没有发明电灯的时候,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个靠海水发电而充满光明的潜水艇里,他就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下面,就让我们共读《海底两万里》,一起乘坐“鹦鹉螺号”去畅游海底世界,感受科幻小说想象的恢宏,探寻人文思想之光。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作品的故事梗概。  相似文献   

4.
一、看头看尾窥前貌 师: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读一本书.这本书是—— 生(齐):《海底两万里》. (屏显,生齐读.) 《海底两万里》导读——科学与幻想之旅 师:现在,请大家针对这个标题提一些问题. (生提问题.略.) 师:在解开大家的疑惑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一起来读—— (屏显,生齐读.) 儒勒·凡尔纳,法国作家,现代科幻小说之父.  相似文献   

5.
<正>开学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没有学习京版语文教材,一直在做一件事—共读《海底两万里》。现在,整个小学语文界在提倡整本书共读,其实,整本书共读已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要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明确提出要读整本  相似文献   

6.
据《东方早报》消息,近日,大洋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体系方案通过专家审议,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成为大洋海底地名命名体系。据中国大洋协会副主任李波说:"以《风》《雅》《颂》为主,将来在三大洋的海底为主线进行命名,《诗经》里面《风》《雅》《颂》中的《风》这部分重点在大西洋位置,《雅》在太平洋,《颂》在印度洋。"谈起选  相似文献   

7.
打开《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的灵魂就踏上了"鹦鹉螺"号,跟随勇敢坚强的尼摩船长、冷静忠实的仆人康塞尔、暴躁却勇敢的尼德·兰,哦,还有以第一人称叙述的阿龙纳斯教授一起,开始了一次长达10个月的海底旅行。这本《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正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  相似文献   

8.
相信同学们都会对海底的斑斓与缤纷赞叹不已,但深邃的海底曾经吞食过多少人类的航船,制造过多少离奇与神秘,她究竟与人类有着怎样的渊源呢?请随这份报告的展开而让其大白于天下吧。 《海底世界揭秘》(VCD)向你详尽讲述了海底的考古故事,这是一套由英国广播公司(BBC)独家拍摄,由中录德加拉家庭  相似文献   

9.
姜智芹 《中学时代》2022,(15):32-35
<正>法国著名小说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堪称一部奇书,出版150多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凡尔纳是世界上作品被翻译较多的十大作家之一。《海底两万里》迄今已被译成上百种文字,在世界畅销不衰,并被拍成电影、电视剧,让人们在声光电中领略海底世界的瑰丽神奇。《海底两万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运用“读”的教学手段落实情感领域教学目标——《海底世界》教学体会□深圳红岭小学罗芳茹《海底世界》一文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象及丰富资源,其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奥秘、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我认为,要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就得在本课的教...  相似文献   

11.
看过《007》电影的朋友都知道,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许多重要的军事基地都建在海底。这使得海战的舞台,正在不断扩大和延伸。现在的军事专家们,正在考虑建造一批水下兵营——海底基地,诸如海底补给站、海底兵工厂、海底发射场等场所。 海底补给站 要开辟海底战场,则需要建立海底补给  相似文献   

12.
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师:一说到海,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那无边无际的蔚蓝色海面。可是海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海底世界》。 (板书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 生:我想知道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 ?   生:我想知道海底有些什么物产 ?   ... ... 感受情境,初学课文 师:我们就带上 "海底探测仪 "去看个究竟,好吗 ?请跟我来。 (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海底美丽的画面 )海底可美啦 !你们看,有高耸的山崖,低陷的峡谷,最美丽的就是这一群群五光十色的鱼。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的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相似文献   

13.
国际海底富含大量的矿产资源,各国开始关注国际海底区域开发,相关海洋环境问题相伴而生,早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称公约)缔约过程中,各国在"区域"环境保护事项上形成了基本统一意见。《公约》和其他国家的相关国内立法亦有相应的环境考量。中国作为《公约》缔约国和国际海底区域开发先驱国家,需制定相关法律,履行成员国制定"区域"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之义务,以减轻乃至免除作为担保国的担保责任。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区域"海洋环境保护制度应纳入海洋法中,同时应当参考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制度设计;另外该法应当成为激励中国参与"区域"开发活动之立法,在立法原则上采取一般预防原则而非风险预防。  相似文献   

14.
亦元 《小火炬》2008,(10):4-5
8月29日,由《小火炬》编辑部和福州左海海底世界主办的"美丽的海底世界"作文绘画大赛颁奖仪式在福州左海海底世界举行。来自全省的获奖同学和老师代表齐聚一堂,一起分享获奖的喜悦。同时,福建教育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福建少儿频道的记者哥哥姐姐们还采访了我们呢!  相似文献   

15.
海底纠纷     
2013年幻想小小说风暴全面来袭,首先登陆的是荣获二等奖的作品——《海底纠纷》。 蔚蓝的大海适是今人产生遐想:在深不可测的海底,各种海洋生物是怎样和谐共处的?动物、植物的生活到底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在神秘的海底世界,生活着各种有趣的生物。它们构成了海底的自然风卷,享受着水世界的无限风景,感受若人类无法拥有的神奇魅力……可是。海底的生物也是会发生纠纷的。不信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一次海底纠纷的听众吧!  相似文献   

16.
【阅读导航】《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于1870年问世,至今已逾百年,仍能以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足见其生命力之强,对读者的吸引力之大。在当时,书中描摹的"奇妙的异域风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深受读者的喜爱。作者在书中描述了海底惊险狩猎、  相似文献   

17.
一部美国电影《威廉潜水探险记》,展现出海底世界的奇妙: 美丽的海葵,花斑奇异的贝壳,往来穿梭的蝴蝶鱼,茂密的珊瑚丛,还有凶猛的鲨鱼……这一切都使观众心驰神往、惊叹不已。然而,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在海底拍摄的困难,以及海底摄影所走过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8.
正区里举办青年教师"幸福课堂"赛课活动,许老师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许老师工作时间不长,但极具亲和力,对文本有研究,着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可圈可点,值得借鉴。当然,也有值得商榷、有待完善之处。教学片段一:情趣模仿教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低中年级理应受到教师关注与引导。教学片段中,读海底声音时,  相似文献   

19.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奇异景象和丰富资源。文章以一疑问句开头,提出问题,引出下文,又以回答开头问题作结,点明了中心,首尾呼应。课文结构严谨,条理井然。教学时,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着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让学生掌握“整——分——整”的写作方法。一、抓住首尾,理清层次1.抓开头“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吗?”激发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一句话回答了课文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1.通过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分享好书共读的收获。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3.初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活动准备1.收集学生阅读后自主出的有关《海底两万里》的考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