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智能为新闻界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使智能新闻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面临新挑战。由于智能新闻本身的特殊性使其独创性的判断标准难以确定、作品法律属性模糊以及权利归属存在争议,进而导致司法实践中智能新闻著作权侵权案件认定的困境。鉴于此,应在非单纯事实性智能新闻作品可版权性的前提下,明确智能新闻独创性的认定标准,厘清智能新闻著作权由智能软件的媒体使用者享有;借鉴转换性原则,对著作权法合理使用中的兜底性条款予以司法解释;同时,借助区块链优化版权登记,从技术层面规制智能新闻侵权现象。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其不仅会给科技、医疗等领域带来效益,也会给艺术和创意领域带来影响.如今,人工智能对现行著作权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判定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是迫在眉睫的要求.因此,应通过各国司法实践与立法意向,协调各方利益,积极调整著作权制度,为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创作给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合理使用制度难以克服人工智能创作的“算法偏见”,而人工智能创作也难以运用传统“三步检验法”加以判断。反思人工智能创作对合理使用的开放化需求与封闭式立法的冲突,发现现行立法模式不足以回应人工智能创作对作品的使用,法定许可在规制人工智能创作使用作品方面缺乏制度优势,人工智能创作使用作品还会激化合理使用与技术保护措施的冲突。基于此,应当从分类保护视角出发,对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使用与传统版权领域的作品使用进行类型化划分,在维持传统版权领域合理使用制度稳定性的前提下,以开放灵活的态度借鉴转换性使用理论,在不排除商业性使用目的的基础上完成人工智能创作著作权合理使用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4.
蹇昶 《出版广角》2023,(24):28-32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式生成技术在创作领域的应用,对现有版权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AI作为非自然人创作主体,其生成的文学、艺术作品等在著作权归属上缺乏明确的法律指引。现行著作权关于作品必须源于人的创作活动的原创性要求,在AI作品中难以判定;AI创作内容的版权保护期限、权利行使方式以及侵权责任认定等关键问题,均未在现行法律框架中得到充分解决。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也制约了科技与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对现行著作权进行审视,以立法回应来确保AI时代依然能够有效保护创作活动,维护创作者和利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知识出版物产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引领一个媒体深刻变革的时代。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传媒生态将带来一系列挑战,包括存在重大意识形态风险、威胁清朗网络信息环境、造成知识产权保护难题以及产生严重数据安全威胁。对此,中国需要促进智能媒体技术创新,加强人工智能社会规范,推动智媒发展战略迭代,提升社会公众智媒素养,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传媒生态的战略优化。  相似文献   

6.
方元  曾庆醒 《出版广角》2019,(15):36-38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逐步脱离被算法支配的低阶局面,能够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度学习进行独立创作,进入强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背景下,人工智能对现有版权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法律定性、权利归属和风险承担等问题亟待厘清。我们应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可版权性,通过明确版权保护标准,明晰权利归属等方式规范对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保护,保障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图片有色彩美丽、表达直观、便于理解等特点而备受读者青睐.有的图片有不可替代性,没有图片不能够说明问题,如建筑图、解剖图等.所以,图书中配有图片就不可避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版物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对图书可读性的要求更高了.随着制图技术的进步,各种各样的插图制版与印刷成为现实.目前进入了读图时代,对图书中的插图的要求就更高了.图片与文字的创作形式不同,但都属于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的范畴.图书中插图有独立的著作权,但根据创作形式不同,来源不同,图片的新旧不同,图片的多少不同,在图书中的作用不同,著作权保护的程度也不同.每一个编辑正确理解图书中各种形式的插图著作权归属谁、图片与图书整体著作权之间的关系如何、图片著作权保护与文字作品著作权保护有何不同等,对于贯彻著作权法、避免纠纷、维护作者的权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保护具有文化、经济和技术上的正当性.在文化方面,这种保护可以增加知识学习的素材,拓展人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激励人类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在经济方面,这种保护可以促进人工智能的开发以及维持版权市场的均衡竞争;在技术方面,这种保护符合版权法应对技术革新的一贯态度,并可以避免增加版权制度运行的成本.人工智能创作物由其产生过程所反映出来的特点,客观上符合“作品中心主义”的独创性判断标准,为其版权保护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从法律上的能力、责任以及公共政策考量的角度而言,相较于人工智能本身、人工智能设计者和使用者,将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归属于人工智能所有者是最佳的立法选择.  相似文献   

9.
孟宪林 《传媒》2021,(2):81-83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媒体纷纷试水人工智能产品,以期提升工作效率,重塑媒体行业.然而,由于目前法律和政策尚不完善,人工智能生成物在市场上的应用已引发了一系列创作物的版权归属纠纷,"人工智能生成物"侵权使用问题向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的案件日渐增多.新《著作权法》将于2021年6月起生效实施,妥善保护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版权,已成为当下急需考虑的问题.本文拟探析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人工智能创作内容侵权类型,并就如何保护人工智能创作内容的版权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袁媛 《传媒》2018,(8):66-69
智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从三方面对新闻产业链进行了重构:物联网与传感器新闻带来的智能化新闻信息采集,以机器人写作与编辑为主要表现的智能化新闻加工,以及以个性化新闻推荐为主要特色的新闻分发.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介产业的运用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对用户隐私权的侵害,拟态环境与"信息茧房"效应的加剧,以及"后真相"时代的到来等.  相似文献   

11.
田苗 《出版参考》2023,(7):26-29
本文从选题策划、组稿、编写、使用四个维度分析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教材面临的挑战,提出人工智能辅助职业教育教材出版的路径。理性客观分析编辑应关注人工智能发展动态,对出版工作中编辑的主导地位保持信心,积极探索教育和行业场景下的人工智能应用,努力为高质量教材出版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及19家唱片公司起诉MMO侵害音乐著作权,提出要求其停止文件的传播以及赔偿损失。2003年1月29日,东京地方法院认定日本MMO通过互联网络实施免费音乐曲目传播下载服务侵害著作权行为成  相似文献   

13.
为高效释放作品的数据要素价值,需厘清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作品的边界,以调和产业发展与著作权保护间的冲突。在具体论证中,首先,通过剖析ChatGPT出现智能跃迁的原因,展示数据要素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但也发现不同使用阶段的侵权风险制约作品获取。其次,在作品合理使用层面,基于产业政策目标,解析相关群体的利益诉求,提出“转换性使用”标准来划定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作品的合理边界。最后,在侵权规制层面,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输入阶段和输出阶段的差异性使用目的和技术实现原理,以“转换性使用”和“表达性使用”二分法认定著作权侵权风险;同时,明确作品使用的合规治理路径,通过双向监管来高效规制风险。  相似文献   

14.
潘雪  张海生  果磊 《编辑学报》2022,(4):378-383
科技期刊出版流程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科技期刊要把握机遇与挑战。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运用为背景,结合科技期刊智能出版审校平台智能化、产品形态多元化和传播推送精准化的发展前景,分析科技期刊智能出版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迫切需求与技术资源匮乏的冲突,创作传播与版权风险的冲突,以及精准推送与算法歧视的冲突。未来科技期刊智能出版需要将公平、安全、高效、精准等价值嵌入科技期刊智能化出版过程,从提升编辑素养、保护知识产权、参与算法优化等方面协同推进,从而为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艺术"与"人工智能时代"更广泛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面对人工智能艺术的发展,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影视艺术作品让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下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也是人工智能艺术和影视艺术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谢沁露  张译匀 《传媒》2023,(22):43-45
AIGC是数智化时代的新型生产力工具,既能满足用户便捷、快速、高效的内容生产需要,也带来了颠覆性的媒介技术变革。本文在人工智能技术与视频生产应用深度合成趋势的基础上,分析B站UP主应用AIGC如何提升创作特色,逐步拓宽UP主群体发展路径,突破困境并带来重构发展。同时提出AIGC技术革新助长了技术实践隐患和现实风险,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法规空白带来监管和治理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创作物是否系智力活动的成果?能否作为作品被著作权法保护?在法学界尚有争议的情况下,本文试图以法律解释学的方法,分析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可版权性,从而使其在相关法律法规尚未修改、司法解释及指导性案例尚未出台的情形下,为对人工智能创作物予以作品著作权保护寻找依据。  相似文献   

18.
档案工作现代化中的著作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软件的著作权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计算机软件属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我国于1991年6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一直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9.
王影航 《中国出版》2022,(21):38-43
人工智能创作物识别性信息与技术性信息的合理披露,是区分人工智能创作活动与人类创作行为、防控人工智能创作风险的应有之义。当下,我国著作权法与网络内容治理相关规定,尚未就人工智能创作物信息披露问题作出合理全面的回应。从人工智能法律治理趋势与强化技术风险防控需求出发,我国著作权法宜增设专规,在人工智能研发者、使用者以及创作物传播者之间合理地配置有关信息披露义务;为确保有关义务履行效果,还应当因类制宜地细化披露瑕疵责任条款,并推动建立配套的技术辅助与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20.
再创作型短视频作为现今短视频创作中的一大表现形式,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与著作权相关的争议,其对长视频既有着增加曝光度、促进传播的积极作用,又因其创作主体分散、创作来源和创作方式上存在著作权法上的权利和合理使用认定难题而面临诸多法律纠纷,因此有必要探讨其独创性标准来使其满足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合理使用理论来建构再创作型短视频的合规使用规则,为厘清其主要的著作权纠纷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